最近收到一份特別的禮物,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書。喜歡紙本書籍的真實感,觸摸平滑的手感和書本厚度讓人感覺很實在。閱讀就像跟老朋友推心置腹,捧在手心讓人陶醉。書中有農人值得參考的二十四節氣表,有各種不同變化雲朵的名稱──像那自由流浪的層雲、濃密簇擁的積雲、開闊綿密的捲層雲....當大自然熟悉的樣貌躍上文字,清楚的記載就像找詢已久的一切都有了名分和真相,竟有份踏實感。
身邊許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終於得到答案,真實了解事物的本質與根底,願坦然接受一切生活萬象,以冷靜平和心面對。宇宙在五行生剋中維持平衡,而人體又何嘗不是一個小宇宙,人心可以主宰健康,也會因負面情緒破壞健康。年輕時追求晉升、財富和榮譽很自然開始與人攀比、妒忌、衝突,回首時才驚醒已浪擲多少光陰。
受月球潮汐力的影關係影響地球自轉的速度,漁民出海則更關心漲退潮的變化。節氣對種菜的小農來說尤為珍貴,隨著四季流轉的變化每個節氣都是一個故事,溫暖又親切。發現太陽移動的方向影響作物日照的位置與生長,曾經想了解自然的規律,紀錄每天的日出時間,無奈紀錄半個多月就因忙碌間斷,無法銜接情形下只好放棄;讓人歡喜的是這本書有著一整年的詳細記錄──太陽最早升起的時間在六月上旬的五點九分左右,太陽最晚升起的時間在一月下旬的六點四十左右,前後相差九十分鐘。隔著中央山脈,台灣東西部還得差個三分鐘左右,才有了後山日先照的說法。這樣的洞悉讓人欣喜,知其所以然之後,感覺大自然跟自己的距離變得更近了。
生活在天地中,無形中受環境影響,而人的意念也影響著自己、他人和地球;天象中星球運行造成的日蝕月蝕就像是人與人之間無可避免的衝突與矛盾、對立與爭執;人與大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己,相互間都有著深厚的因緣。天象可以循序走過不留痕跡,而人卻在過程中引發的情緒起伏蒙上陰影、留下陳疴和心結。傳統中醫可以從身體臟腑疾病中推論出心理創傷的病因,並進行治療,許多動物則具有自行尋找治療的青草方,動物跟大自然的關係竟是何等密切又神奇。
有一說每個人在星空中都有一顆對應的星星,明暗隨著自己心靈清明而改變;生命的靈魂不死,藉著輪迴我們將在一世世的生命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與浩瀚的宇宙相比,人類微小有如塵埃,正是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對身邊有意無意得罪的人、愛我我愛的人,我我真心懺悔也真心感恩,相信所遇到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最好的禮物,就像手邊拿到的這份值得珍藏的書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1樓. 麥克侯2024/08/31 09:23
節氣對種菜的小農來說尤為珍貴,隨著四季流轉的變化每個節氣都是一個故事,溫暖又親切。
我想節氣跟養生也是息息相關。華人幾千年來的精華,真的是其來有自。值得我們重視和學習的,只是現代人多不務農,對節氣這塊,大概僅限於來自中醫吧!
非常可惜。
過去以為節氣就像四季,只感覺是自然週期與輪迴的名詞,慢慢才知道每個節氣都是前人的智慧,跟土地、健康、種植密不可分,背後還有濃濃的人文關懷和豐富的故事。 城市小農 於 2024/08/31 19:13回覆 - 10樓. 郁勝2024/03/25 12:47僅僅10年前我還甚少用到健保卡,現在檢保卡不得不隨身了!
一個稍大意的扭傷,竟讓我痛了四個多月未癒,這是以往想像不到的。果然"生、住、壞、空"不由人,人天循環都如此。年紀漸長,一切都可以慢下來,雖然身體只是一個暫住的軀殼,善待才能好好地陪伴我們走完最終的旅程呀。 城市小農 於 2024/04/02 10:38回覆 - 9樓. 一點心2024/03/10 19:57話說一點心從學生時代以來身體一直都比較孱弱,尤其是2018年確診肺結核(此前已經咳嗽一年半),連續吃抗生素9個月又加上自己運動才治癒。因此從那時就常常研究一些養生方法,練習過午不食,也開始調整作息、運動,甚至在2021年夏天~23年夏天實施每週斷食一天(共計40小時)。結果在嘗試這麼多方法後,健康情況仍然起起落落。終於到現在的發現是:心理狀態(情緒)的影響才是最關鍵的!人體是一種能量波動(萬物也都是波動),直接影響波動狀態的其實就是心情。而且許多時候別人的情緒也會影響到自己(所以作人處事最好經常考慮別人的感受)。
正如您所說的「宇宙在五行生剋中維持平衡,而人體又何嘗不是一個小宇宙,人心可以主宰健康,也會因負面情緒破壞健康」,「人的意念也影響著自己、他人和地球」等等。只是這個時代資訊爆炸,凡事講求速效,人們愈來愈難靜下心來省思自己的內心狀態與生活品質。原本擁有的真誠心也愈來愈被世俗環境淹沒,人性變得愈來愈尖銳扭曲。只能從自己好好做起,淨化自己的心,淨化自己耕作的土地,期許有一天世界會重新變好吧。
仰天地,傲霜雪,浩氣直衝太虛際,立身堪比長青萬年草;
展乾坤,任棟梁,和顏進退俗世間,接物須憑澄素一點心。都說養生先養心,我想是有道理的。萬物都難逃成、住、壞、空,就跟歷史的興衰輪替都是有一個週期的。
只是娑婆紅塵是我們考驗及歷練的道場,當社會沉淪到極點就又在覺醒中再次慢慢提升。我們在受苦難後反省最好要多考慮別人的感受,仍然難免無意的傷害,有時甚至連你的存在別人就不開心,因為誰又知道前世已經種下甚麼樣的因果,只能在懺悔、感恩中繼續前行。願你健康如意!
城市小農 於 2024/03/11 07:50回覆 - 8樓. 亦言亦詩2024/03/09 22:09
有詩與遠方吧?
以良知,寫文字(Write with conscience) - 7樓. ifalltopiecess2024/03/09 17:07
不知道多少年沒買過書本了
這些年
更多是在網路上查詢工作上所需的資料
學生時代愛看的詩詞散文小說
過了25歲之後
幾乎也不曾再碰
沒辦法
開始工作之後
才了解到生活壓力多麼沉重
能拿到一本自己珍愛的書冊
值得恭喜^^
- 6樓. Chen Mimi2024/03/09 03:39我一向對發明陰曆或陽曆的人很佩服,真不懂他們是如何這麼精確地觀察到天地運行與節氣等的規則?古人實在太天才了。
同感!
前人在一代代知識累積及研發中有了完備的陽曆陰曆。就像電腦的發明,從無到有、到今天的AI,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成為更高明的犯罪手法。越是高階的東西越要小心使用,否則就會是人類的大災難。
城市小農 於 2024/03/09 08:01回覆 - 5樓.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2024/03/06 23:19
我也喜歡紙本書。有一本書在那裡,看得見,摸得著,才有「擁有」的感覺。
可惜大部份紙本書對年長者而言,字體偏小。美國有專為長者印的「大字書」。不知台灣有否?
在電腦上看部落格文章,至少可以將字體放大,眼睛舒服些。
美國出版業較貼心,小字確實傷眼睛。就像年輕人的名片多半字很小,退化是中老年人的自然狀態,許多功成名就的人多半有年紀。
曾聽聞一位長者,他就是把機會給了名片字體最大的年輕人。雖然是笑話,但友善老者也是可以重視的議題,像公共場所的文字標示等。疼愛老人跟疼愛孩子一樣社會將會更祥和。
城市小農 於 2024/03/07 08:41回覆 - 4樓. 意樵2024/03/06 18:56不得不放的執念
以前我也喜歡紙本書,那厚實的書頁,往往讓我安謐若素。
我是租屋一族,每每搬遷紙本書成了我最大的甜蜜負擔,104年因故開刀,這次的小手術後視力受到影響,紙本書的字體偏小,讓我的視力更惡化。
近幾年又因散光度數加深,我只好放棄紙本書,連電子書也不看了。
至今還讓我不放棄的只剩下UDN版文,卻也因視力太糟,減少看文的次數和時間。
由於視力退化因素我們不得不縮減喜愛的閱讀,但也在珍惜中收穫一份彼此的默契。少看電腦手機是明智的,但祝福與關心卻不會稍減。謝謝意樵的留言!
城市小農 於 2024/03/06 19:30回覆 - 3樓. 旭日初昇2024/03/06 12:40--
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正式將其登錄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節氣」是中華文化的智慧四千年展現,結合天文、氣候和物種生態的觀察,使農事規劃有所依據的曆法。
由自然界運行的大宇宙,中醫將其原理對應於人體的小宇宙,以整體觀來調理改善人體健康,同樣是深奧智慧的展現。
以西醫為主流的醫界,中醫絕不能偏廢,反而更需政策的鼓勵、保存與發揚。
謝謝小農的寶貴資訊分享~
聽說中醫開始在美國醫療上獲得認同。傳統慢慢被重視,彷彿我們知道生活又將回到真實原始,才是對人類身心健康有益,然而文明前進的腳步和人類的慾望野心也將進行拉扯。
願筆耕不輟的大哥永遠健康!活力滿滿!
城市小農 於 2024/03/06 13:11回覆 - 2樓. Awesome 澳森2024/03/06 00:13的確,從事農耕的人對節氣特別敏感,對大地也特別感恩。天地能容,生養萬物,怎能不謙卑以對呢。因為感恩所以謙卑,農耕是一種寶貴的體驗!澳森必然收穫多多! 城市小農 於 2024/03/06 13:1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