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如何選擇健康的早餐?
2025/06/08 11:16
瀏覽32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如何選擇健康的早餐?

~2025.6.8  陳宗嶽整理/ChatGPT供稿

壹、麵包的選擇

「台灣的麵粉是否添加過多添加物?」與「怎麼挑選健康的麵包?」確實值得深入探討。我來分幾個層面說明:

一、台灣麵粉是否「沾了太多的添加物」?

 一般現象:

台灣大多數市售麵粉是進口小麥加工後製成,其中部分會添加「改良劑」,目的是:

增加麵團筋性(方便機器操作)

延長保存期限

改善烘焙效果(如色澤、膨脹性)

⚠ 常見添加物(通常出現在麵包、烘焙用麵粉):

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抗壞血酸)

麵粉改良劑(如過氧化苯甲醯、溴酸鉀—後者台灣已禁)

乳化劑(幫助麵包口感蓬鬆)

酵素類(如澱粉酶、蛋白酶)

漂白劑(已較少使用)

雖然這些添加物在法規內使用劑量都有限制,但若長期大量食用經過重度加工的烘焙品(如便利商店麵包、速成吐司),還是有健康疑慮,特別是對腸胃敏感者、孩童、老人。

二、麵包為什麼「可口但不健康」?

原因在於:

1. 高糖、高脂肪:很多麵包為了口感會加入大量奶油、糖、奶粉。

2. 使用「改良過的速成酵母」:發酵時間短但容易造成腸胃不適。

3. 添加人工香精、乳化劑、安定劑:提升風味和保存性,但對身體負擔增加。

4. 低纖維、高升糖指數:導致血糖波動大,不利代謝健康。

三、吃麵包如何選擇才健康?

✅ 選購建議:

項目

健康選擇建議

麵粉

優先選擇「全麥麵粉」「石磨麵粉」「有機麵粉」或「單純無添加麵粉」

成分

避開含有「麵包改良劑」「乳化劑」「香料」「色素」「玉米糖漿」等加工添加物

麵包種類

選擇「歐式麵包」「全麥麵包」「裸麥麵包」等無油無糖、長時間低溫發酵的天然酵母麵包

店家

支持小型天然酵母麵包坊,有透明製程、成分標示清楚的烘焙店

吃法

可搭配蛋白質(如雞蛋、起司)、蔬菜,避免單吃高糖高澱粉類

四、給你一個實用口訣:「三少一多」

少糖少油少添加多纖維(全穀)

五、延伸建議(若想從根本改善):

1. 自己做麵包:選擇有機全麥麵粉、天然酵母,雖花時間,但成分透明。

2. 詢問店家使用的麵粉品牌與成分:例如是否使用「無改良劑的日本鳥越石磨麵粉」「台灣福壽低筋純粉」等。

3. 觀察麵包色澤與保存時間:越柔軟、久放不壞的麵包越可能添加越多。

貳、中式早餐的選擇

台灣傳統中式早餐(如酥餅、油條、燒餅、豆漿)雖然美味又充滿情感記憶,但從健康角度來看,確實需要挑選與適量。以下是分項解析與健康建議:

一、酥餅、燒餅等中式麵點——健康評估與選擇建議

⚠ 可能的健康隱憂:

問題

說明

麵粉來源不明

多數使用一般中筋麵粉,可能含麵粉改良劑(如抗氧化劑、酵素)與漂白劑(若來源不明)

油脂來源與使用量高

為了酥脆口感,多用大量豬油或酥油,脂肪含量高

高溫煎炸或烘烤

高溫烹調會產生「丙烯醯胺」「反式脂肪」(特別是使用回鍋油或氫化油的店家)

纖維與蛋白質偏低

幾乎沒有蔬菜、全穀或高蛋白配料,血糖上升快、容易餓

✅ 改善建議:

項目

建議做法

麵粉

選擇強調無添加、非漂白的麵粉來源(可以主動詢問店家或選擇標榜乾淨麵粉的品牌)

油脂

避免經常食用酥油酥餅,選擇「烤燒餅」勝於「煎炸酥餅」

配料

搭配蔬菜蛋餅、蔥蛋、少油豆干等,讓整體營養更平衡

頻率

建議每週吃1–2次即可,避免天天高油澱粉早餐

二、油條——最需注意的早餐項目之一

⚠ 主要風險:

1. 高油脂與反式脂肪:部分小吃店仍可能使用氫化油(尤其油色暗沉者),且油條吸油率高。

2. 膨鬆劑使用不當:傳統可能使用「明礬(含鋁)」做膨鬆劑,過量攝取與鋁有關的健康風險(神經毒性)。

3. 易致胃脹氣、腸胃不適

 建議:

少吃為宜,尤其是兒童、老人、腸胃敏感者。

偶爾可吃但建議「共食」分食油條,避免吃整根。

若能選擇手作油條、標榜「無明礬、非氫化油」的小店更好。

三、豆漿——潛在健康與誤區

 豆漿優點:

植物蛋白來源、含大豆異黃酮、卵磷脂

熱量相對低,容易飽足

⚠ 常見問題:

問題

解釋

高糖

市售豆漿常為「加糖型」,每杯可能含糖 10g20g,不利血糖控制

添加物

部分包裝豆漿添加「乳化劑」「防腐劑」「香料」等

非現磨

有些「現煮豆漿」實為粉泡型,營養價值打折扣

 建議選擇:

優先選擇「無糖豆漿」「現磨豆漿」「當天製作豆漿」。

可自己在家用黃豆、黑豆自製豆漿(控制糖量與成分)。

豆漿搭配全穀饅頭蔬菜蛋餅是較理想組合。

四、整體健康吃法建議(中式早餐篇)

選擇方向

建議內容

澱粉類

選「全麥饅頭」「地瓜粥」「糙米飯糰」勝於「酥餅」「炸油條」

蛋白質

加入「滷蛋」「荷包蛋」「豆漿」「豆干」「溏心蛋」

蔬菜

可以搭配「蔬菜蛋餅」「地瓜葉」「小黃瓜」補充膳食纖維

飲品

以「無糖豆漿」「溫水」「現打蔬果汁」取代含糖飲品

頻率控制

若吃了油條或酥餅,當日午餐建議清淡、蔬菜量加倍

五、總結金句:

「傳統早餐要吃得巧,少炸少酥配蛋豆,纖維補上最重要!」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