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回應藍田先生:關於立場、論述與「台獨」標籤的澄清
2025/07/29 18:32
瀏覽184
迴響2
推薦5
引用0

藍田先生留言指出:「版主就算不是台獨死忠者也是準台獨支持者」、「這不是民主政治討論而是傳教行為」,並認為我「把已被反駁掉的想法不斷重複」。對此我有幾點想坦率回應,也澄清我的立場與論述基礎。

首先,我不否認自己支持台灣主體性,也支持在現實條件下捍衛台灣的實質獨立現狀。若這樣的立場被定義為「台獨」,我可以接受這個稱呼。但我要補充的是,我與部分「台獨建國派」或「深綠」之間,確實存在不小的區別。

部分綠營支持者可能認為中國永遠是敵人,文化上應全面切割,政治上絕無統一可能。但我並不這樣簡化問題。我曾經真誠思考過:若中國能民主轉型、放棄極權,未來是否有可能與台灣建立新的政治想像與文明對話?我不排斥這樣的可能性,只是,我也清楚地看到,在中共一黨專政與對外擴張本質不改的情況下,這種統一幻想只是自欺欺人,甚至會帶來極高的戰略風險。

因此,我的立場比較接近「彈性台獨」,或可稱為戰略現實主義下的民主防衛主張。也就是說,在當前局勢下,保障台灣的民主體制與政治安全,才是首要目標;不是好戰,但也不應綏靖。只有讓中共清楚知道,台灣有能力也有意志自我防衛,才能真正嚇阻戰爭、維持和平。

對我來說,主張台獨本身沒有什麼道德問題。而且,如果台灣能夠獨立發展,很可能比只作為中國的一個省,會發展得更好。進一步說,我甚至相信,中國大陸可以因為台灣的1良好獨立發展成果而從台灣獲益。事實上,我認為這種獨立台灣促進中國獲益的關係已經實際發生。只是可能不被承認,或者不被意識到。

當然,關鍵問題是,台灣保持獨立發展,是否會招致中國大陸致命的攻擊。果如此,那其實不只是台灣的悲劇,也將是整個中國的悲劇。希望有識者能夠看清楚這一點。

抱歉扯遠了。你說我「不斷重複已被反駁的主張」,我認為這是標準不同。我不否認你曾針對我的文章提出反駁,但反駁是否成立,不是靠聲稱自己「已反駁」,而要看論點是否經得起邏輯與現實的檢驗。你不接受我的觀點,不代表我就要放棄我自己的觀點。民主社會的對話,正是透過持續論證,讓旁觀者自己判斷何者更具說服力。在未能說服他人的時候,何妨各自發言,而不需要去遏阻對方的發言。

你也批評我將民眾黨打為「親共賣台集團」,是武斷。我再次說明,我的批評從來不是針對動機,而是針對政策言行在客觀上是否削弱了對中共的戰略防衛能力,是否落入中共統戰的設計中。只要其言行在實質上對中共有利,無論其主觀動機如何,我都會嚴肅指出其戰略後果,這不是貼標籤,而是政治風險評估。實際上,我從未指責任何人「賣台」。

你說我傳教,我則認為你過於急於貼標籤,而未真正進入我論述的層次。我主張的不是「與中共決一死戰」,而是要讓中共知道,動武的代價將遠大於其所能承受的收益。這才是和平的保障,也是國際現實中最有效的嚇阻策略。

若在你眼中,這樣的立場就等於「台獨死忠」,那我只能說,你的分類過於粗糙,未能理解台灣內部其實也有多樣化的立場光譜。我並不追求一種標籤的歸屬,而是努力在混亂的局勢中,提出更接近現實、更具判斷力的思路。

謝謝你願意討論,我願繼續就事論事,開誠布公。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2樓. bill
2025/07/30 16:52
既然版主已回應, 為何不乾脆回應重點: 我所提及的三則留言, 版主不回應重點很容易讓路過網友們有避重就輕的感覺, 還有, 版主文中雖沒有賣台兩個字卻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賣台, 這很像美國對於是否介入台海戰爭所採取的戰略模糊, 版主的戰略模糊不僅表現在"賣台"也表現在"中共極權源於中國傳統""軟性台獨"上頭, 美國的戰略模糊不像是對付中共倒像是忽悠台灣人而版主的戰略模糊對象是誰?
1樓. 出岫閒雲
2025/07/30 16:07
“版主將「不是針對動機,而是針對政策言行在客觀上是否削弱了對中共的戰略防衛能力」當成親共賣台定義”

看起來,雞同鴨講的問題,比我想像還要更常發生啊!

我的意思不是說“談親共賣台不必管動機”;而是說我在這篇文章裡談的不是親共賣台。

我也曾經特別澄清過,我不說誰賣台。如果我的文章中有賣台這兩個字,都是引用的。

我希望我的解釋夠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