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建立澳大利亞為一個國家體制的是英國人,所以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時,澳洲也徵召青年參與戰役,其中許多人再也沒有回來。
雪梨的海德公園內就有一座澳紐軍團戰爭紀念館(Anzac War Memorial),這座紀念館建於1934年,是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陣亡的將士而建的,館內設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圖片展(黑白照片),以及當時的戰爭物品,例如戰時的望遠鏡、號角、軍人服飾、日記、勳章、飛機模型等,館內一角還不間斷地播放戰爭記錄影片。
館內中心點有一個大型雕像,雕塑著三個背部互靠而立的女人,其中一人手臂上抱著嬰兒,而她們的頭頂上共同馱負著一名男丁。這座雕像象徵著每一名軍人的背後支撐的是母親、妻子、姊妹三種女性的力量,每一名將士都必須犧牲家庭與親情,而女性的包容與犧牲,才成就一名英勇作戰的將士。這座雕像傳神的傳達戰爭的冷酷與女性的力量,意義深遠。我看著這座雕像,心裡有莫名的感動。
  我到柏斯度過了
圖一:戰爭紀念館外觀;
圖二:戰爭紀念館內令人動容的雕像;
圖三:西澳柏斯英皇公園樹下的戰士悼念牌


- 4樓. Jeff & Jill2006/05/29 23:24櫻桃籽你好
謝謝參觀!
倫敦的澳洲參戰紀念碑2003年落成,資料不多.我查資料時,前十筆都是你這兒的紀念館本尊呢!
期望人們真能從中反省,戰爭不再為禍人間.
 - 3樓. 櫻桃籽2006/05/29 10:31資料補充
網站上的Anzac Day網址:http://www.dva.gov.au/commem/anzac/index.htm
Jeff & Jill的網誌「英倫雙城記:白金漢宮」有位於倫敦的澳洲參戰紀念碑。
 - 2樓.2006/05/05 09:11這就要問現在的政府了
感慨很深,雖然澳洲軍人參與的戰役和人數與其它國家相比並不多,大部分還是吃敗仗,可是國家對參與戰役的老兵,的確很尊重,後代子孫也很引以為傲 - 1樓.2006/05/05 08:52對歷史的尊重
我曾在泰國桂河大橋遇見一位澳洲人,
他說是來悼念二次大戰時死在這裡的五千名澳洲士兵,
相對於其他忙著拍照的台灣旅客,不禁對他肅然起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