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上這麼大一片的陰影在心頭,每次週末SUSAN說要去南區買菜,OZ就全程緊迫盯人,生怕老婆又"順便"買了啥米有的沒有的,總要回到家繃得緊緊的神經才能鬆弛下來,彷彿又逃過一刼。
儘管如此,還是難免有百密一疏的時候,每次好友們聚會,總會看到SUSAN那票姊妹淘泡在一起,洋洋得意地互相炫燿自己逛街"順便"撈到的戰利品。
這次的江南之旅會成行,也是SUSAN上菜市場例行採買時碰到的好康,七天六夜連機票帶五星飯店包吃包住,一口價,AUD$890!這樣誘人的便宜,不檢是會遭天打雷劈的,向來以勤儉持家自許的老婆當機立斷,馬上火速把賴在書報攤看免費雜誌的老公拖來,直奔巢穴,押人取貨。
"真的要去嗎?",走入旅行社前,OZ少不得裝模作樣一番。
"少囉哩囉唆,去!",SUSAN杏眼圓睜,斬釘截鐵回答 。
"喳~~~,遵旨!",OZ擺出一副小李子的模樣,竊喜在心,嘻嘻,反攻大陸的口號從小喊到老,這番號角已響,總算要成行了。
不到一個禮拜就要出發,得先趕到城裏的中國領事館辦簽証,填好表格後送進櫃臺,接件的年輕女職員只朝表格輕瞄一眼,頭也不抬就把表格推出來。
"你另一個國籍填寫臺灣是不可以的!"
"可是我確實是臺灣移民來的呀,不寫臺灣寫那裏呢?"我隔著一層玻璃低首陪笑的回答,有點摸不著頭腦。
"臺灣不是個國,你得填中國才行。"女人應該是碰多了這種情形,表情依舊木然,無意多費唇舌。
"欵,同志,你有沒有搞錯?",忍不住提高了一點聲調:"如果我另一個國籍是中國,那憑啥我去自己的祖國還要來申請簽証?"
這位女同志一聲不吭,抬頭賞了我一個白眼。
一旁的SUSAN嗅出空氣中的火藥味,扯了扯老公的衣袖,搶過表格,劃掉臺灣,快筆寫上中国,順手把紙推回去,女同志也很上道,順勢得理饒人,點點頭道:"三天後來取簽証!"
出了領事館,SUSAN看我依然怏怏不樂,顯然剛剛那一幕很是傷了OZ不太堅強的民族自尊。
"老公,你不要腦筋不懂轉彎,她堅持她的PRC,咱堅持咱的ROC,這叫一中各表 - 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哉抹?小不忍則亂大謀,萬一破壞了兩岸的和諧,豈不成了歷史罪人?"
照哇~,想不到向來電視只看卡通影片的老婆大人,三言兩語分析起兩岸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竟是如此的有見地,咦,可不是麼?只不過是到對岸去當個觀光客,幹嘛扛著一個歷史包袱來自討沒趣?
這個臺階下得不免有點阿Q,心結一打開,再無掛礙,OZ隨著老婆興沖沖地回家準備行囊。
對玩心甚重的SUSAN & OZ來說,日子只分成兩部份 - 旅行中,或是正在籌劃下次的旅行中 - 像這樣臨時起意的出遊,可是從來沒有過的,忖度反正是跟著旅行團走,觀光團嘛,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不就是那麼一回事?那像自助旅行,兩個禮拜的行程,三個月前就得開始運籌帷幄,趴趴走結束行程後還老是覺得掛一漏萬的。
參加旅行團的觀光客嘛,心知肚明,就像一羣馴服的綿羊一樣,早上被領出羊圈,晚上再趕回窩去,當地熱門景點就安排個蜻蜓點水,整團帶去各大土產店瞎拚才是主要的重頭戲,不過OZ在眾親友中是有點名號的鐵公雞,這點定力自忖還是有的。
雖然隨著觀光團走馬看花,其實像是隔著橱窗看中國,有著諸多的侷限,無法貼切的去感受當地人生活的脈動,不過畢竟是第一次去這個國家,就算匆匆忙忙的旅程中只擷取到一些吉光片羽,也是一次新鮮的體驗,可不是嗎?
下一篇,走,咱們逛江南去吧!
* 照片大多是純從觀光客所看到的印象中國,同志們別太介意。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9樓. 終南山2020/06/25 16:53
- 8樓. AnKong2011/05/03 16:20等到了
太好了,看見你有新文章.
如果國內沒有親朋戚友,我們真的不敢到中國自由行.覺得治安,食物都不安全.感覺很可悲,對自己的國家是如此沒信心.
AUD$890真的很平宜.酒店衛生設備合格嗎?
跟著旅行團觀光,看到的中國大多只是浮面,回到布利斯班後,對中國這個國家仍是霧裡看花,並沒有因為走上這麼一趟而增加多少感覺,也許是因為接觸的侷限在上海杭州等都會區,沒有大自然山川之色,只有人工堆砌的仿古建築,讓我們夫婦有點失意。
希望能有機會去自由行,感受應該會深刻些。
住宿的酒店都很有規模,據說都是五星級飯店,設備衛生都不差,但服務態度及效率令人搖頭。
OZ & SUSAN 於 2011/05/03 20:19回覆 - 7樓. nothing special2011/05/02 01:15同文同種 是嗎? 不是嗎?
那個「月交」我猜了半天 才恍然認知為 「膠」
碰過 也交過「幾個」來自「中國」的朋友
只能說「中國大」甚麼樣的人 沒有阿?註: 我爸媽來自與很多島上同胞 祖先來自同一塊版圖 那時叫「大陸」的地方 ... 只是 彼此間的差異 真的很大嘍~
同文同種,這得看人從那個角度切入囉,至少在簡體字方面我是很不以為然的,中國文字畢竟由六書衍生,為了減少筆劃改革文字我不反對,但簡化到只求同音而卻其原義,像吃麵變吃面一類讓人摸不著邊際的,跟網路上的火星文又有什麼差別?乾脆改成字母拼音還更了當!
差異性是長期時空分隔所造成的,不只是兩岸之間,即便是長居國外的人如你我,偶而回去臺灣也會感到多少有落差的,N.S同意嗎?
OZ & SUSAN 於 2011/05/02 17:56回覆 - 6樓. B2011/05/01 17:45呵呵。。回得好!
"如果我另一個國籍是中國,那憑啥我去自己的祖國還要來申請簽証?"B已經去過大陸多次,每次辦簽證都很折騰(路途遠而且得跑兩次-很官僚不寄);去秋為了再去大陸旅行,打電話去問是否可以不再需要親身去辦?結果伯恩的中國大使館電話老不通,蘇黎世經貿處館員很親切好心說:台灣人喔?好說好說妳來我給妳一張特行文件(馬上辦,馬上拿)定期內可以進祖國,別忘了把瑞士的居留證也一並帶來。B:“沒瑞士居留證,護照可以嗎?” “那妳算外籍人士得辦簽證!”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儘管兩岸在經濟上的差距已拉得很近,不過在便民服務方面,看得出來,彼岸仍有一大段路要趕,特別是官僚心態上,往往教人氣不過,不禁懷疑當年的無產階級革命,似乎也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吧。OZ & SUSAN 於 2011/05/01 20:53回覆
- 5樓. divagirl2011/05/01 13:05印象中國
拍得很好
我倒覺得很貼切
平民的日常生活唷
- 4樓. 沙漠之花2011/05/01 11:53我不當呆胞
看了OZ在中國領事館的遭遇,更堅定我不當呆胞的決心。
不過那女士怎麼知道您是多重國籍,為什麼要填那麼多個啊????
表格上有一欄是前國籍,倫家老實嘛,誰知道就這樣被抓包!
原本以為我們運氣好,踢到一塊特別頑冥的鐵板,剛剛看到瑞士的B回應,似乎這項堅持是他們國家的既定政策,簽証費照收,裡子面子都不放掉,真的很超過咧~~。
OZ & SUSAN 於 2011/05/01 20:32回覆 - 3樓. 南十字星2011/05/01 10:43好久不見
尊夫婦還是一樣幽默啊
這個價錢便宜的不可思議,是否只優惠QLD? 我自己出國玩一趟似乎不賴,嘿嘿
相信不會只是獨優昆士蘭人,因為我們團也有兩個可愛的小女生來自雪梨,阿星不妨去找華人旅行社打聽打聽,五月下旬同樣的團目前還在招兵買馬中,如果有需要,留你的EMAIL ADDRESS到我的留言板上,我把資料轉給你。OZ & SUSAN 於 2011/05/01 20:18回覆
- 2樓. 馬丁諾2011/05/01 10:23生活哲學的實踐者
有道是"聽某嘴,大富貴",嫂子真真正正是位生活哲學的實踐者,妳堅持妳的中國,我信仰我的中國,名同實異互不相妨,生活上的摩擦就這麼給平順了過去,小弟敬服!OZ的個性有時會失之駑鈍不冥,這幾年來真虧有SUSAN扮演潤滑劑,否則還不曉得會得罪多少人呢?
一中各表,大家不必扯破臉,這當然很好,只是兩岸之間真有爭執時,恐怕還是大哥表的才算....,這不能不說是個隱憂哩。
OZ & SUSAN 於 2011/05/01 20:08回覆 - 1樓. Jacaranda2011/05/01 08:50一中各表
光是國籍這點,就表不清了。
前幾天和朋友聊臺灣撞球員加入中國籍,可是又得在臺灣服兵役的新聞。
中國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拿澳洲籍的中國人是必須放棄中國籍。加入中國籍的臺灣人不必放棄中華民國籍,因為中國不把中華民國當成國,但是臺灣人去中國得申請臺胞證簽證,大陸人到臺灣也要簽證。兩岸真是錯綜複雜!
的確是錯綜複雜。
只是一個單純的觀光簽証,卻被逼成國家認同的政治大題目,原本快快樂樂要出遊的心情,還未踏出半步就搞到一肚子的不情不願,印象中國的初次印象,令人難以釋懷。
OZ & SUSAN 於 2011/05/01 19:4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