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植樹節的歷史?
2025/03/12 12:01
瀏覽414
迴響0
推薦11
引用0

我這輩子最早聽到植樹節這個名詞,是在念小學的時候,堂上老師說這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逝世紀念日。

最近,經我進一步查詢相關資料,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朱利葉斯·斯特林·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植樹節的建議。該州採納了莫頓的建議,把4月的第3個星期三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但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發行世上首枚植樹節郵票之前,早在1915年(民國4年),參與制定《中華民國森林法》的著名林學家凌道揚,有感於國家林業不振,「重山復嶺,濯濯不毛」的林業現狀,便開始實踐他所提出的《森林救國論》,致力於森林科學的研究和宣傳普及工作。

凌道揚連同韓安及裴義理(Joseph Bailie)等林學家,上書當時袁世凱的北洋政府,將美國「植樹節」的推行辦法向農商總長張謇提出,希望政府仿效,在中國推行植樹節。由於中國民間有在清明節植樹插柳的習俗,所以凌道揚等林學家倡議以清明節為中國植樹節。

同年7月31日,北洋政府批准以清明節為「中國植樹節」。

1916年4月6日清明節,北洋政府在北京西山馬金頂舉行了中國第一個植樹節慶典,同時要求全國各級地方政府部門都要在植樹節期間廣泛植樹造林。這項活動每年照例舉行,持續多年,但以後漸漸流於形式。

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之後,民國18年(1929年)國民政府農礦部呈請行政院,鑒於國父孫中山生前積極倡導國家造林運動以改善民生,因此,明訂每年3月12日(即孫中山逝世當天)為植樹節(國民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稱該日為「國父逝世紀念日」),並在行政院院會中通過《植樹節舉行造林運動辦法》,通令全國實施。

1962年植樹節,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攜手副總統陳誠於今天臺北市孔廟明倫堂前種植樹苗。

臺灣近年來的植樹節活動,就我所知是一些大專院校、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每年會舉辦,有些政治人物也會參與,例如,2024年3月,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於國立政治大學與學生參與植樹。

除了臺灣以外,目前的中國也將每年3月12日訂為植樹節。

1979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植樹節。次年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了「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郵票一套4枚。1981年,在鄧小平的倡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5年3月,北京市根據胡耀邦的建議,將每年4月第一個星期日設為「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日」。1986年4月6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京集體植樹活動首次從3月12日植樹節調整至首都義務植樹日。

1990年3月12日,中國中央政府的郵電部,又發行了「綠化祖國」郵票一套4枚,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1994年,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日改為4月第一個休息日。2006年,內蒙古自治區將每年4月10日至16日定為「義務植樹周」。黑龍江省則在2012年12月14日通過的《黑龍江省全民義務植樹條例》中,將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定為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月。

2020年7月1日,新修訂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明確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

有誰推薦more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