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法明年上路!專家直言:農民恐被犧牲〉這則報導對於「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論點的轉述,當中還有包括臺灣民眾、業者支持臺灣米,偏愛進口米。
不過,臺灣稻米目前也是有出口到海外,並有一定出口值的。
依據農業部官網「農業貿易」之「農產品別資料查詢」系統的統計資料,臺灣稻米今年1~8月的出口總值為8,120萬9,000美元,其中超過100萬美元的國家或地區,有澳大利亞、加拿大、象牙海岸、英國、香港、海地、日本、吉里巴斯、摩洛哥、莫三比克、荷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新加坡、史瓦帝尼、美國、萬那杜、薩摩亞群島,其中對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出口值最高,有1,327萬1,000美元,超過1,000萬美元。
臺灣稻米今年1~8月出口值超過500萬美元的國家或地區,金額由高至低依序為美國923萬6,000美元、海地781萬8,000美元、澳大利亞672萬1,000美元、萬那杜570萬1,000美元。
而臺灣今年1~8月海外稻米進口總值為9,746萬8,000美金,進口值超過100萬美金,由高至低依序為美國3,937萬2,000美元、泰國1,663萬7,000美元、日本1,405萬1,000美元、澳大利亞1,164萬8,000美元、越南961萬9,000美元、大韓民國495萬9,000美元。
接著,進口值低於100萬美元,而超過10萬美元的依序為義大利30萬4,000美元、緬甸29萬7,000美元、馬來西亞22萬2,000美元、印度11萬4,000美元。
由上可知,臺灣目前在稻米貿易這一方面,總體上是呈現貿易逆差、貿易赤字,對於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你我而熟能詳的國家,其稻米貿易亦復如是。
何執行長主張臺灣民眾要多支持臺灣米,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臺灣米在外銷的表現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尤其針對上述目前出口值超過100萬美元,但未達500萬美元的國家地區,建議應就該地消費者、農產運銷商對臺灣米優缺點、偏好等進行調查,超過500萬美元的萬那杜、澳大利亞、海地、美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則應設法維持住市場。
只是,考量臺灣或海外其他國家地區民眾購買臺灣稻米的狀況還不夠,應該還要再注意,臺灣稻米內銷或外銷的成果,其利潤究竟是由誰分得?是各種農產運銷商、農產品販賣業者、農企業負責人,還是農民分得?而且,這個問題不光是稻米,對任何臺灣農產品都很重要。
- 1樓. 安歐門2024/12/05 11:19
台灣米,國際競爭力完全不可能,日本米早已敗陣多年,
美國米品質絕對不輸任何台灣米(日本米),成本卻低得多,
北美的農地規模,台灣人無法想像,無垠無止,
一家幾口人可以耕作幾百甲農地,所有程序全部外包,
工作都是機械化自動化,一望無際的農地,超低成本。
台灣任何農作物,都沒有國際競爭力,別浪費精力。
臺灣目前也進口頗多美國米、泰國米。 天蠍浪子 於 2024/12/05 17:4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