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研精心得] 馬可福音第四章(「撒種的比喻」、「燈放在燈台上」等)
2025/05/21 20:38
瀏覽225
迴響0
推薦14
引用0
各位格友平安,

格主今天(20250521周三)的研經進度是馬可福音第四章(「撒種的比喻」、「燈放在燈台上」、「種子生長的比喻」、「芥菜種的比喻」、及「耶穌平靜風浪」)
本章經文有四十一節之多
裡面有些膾炙人口的教導或是故事
由於時間有限
本篇鹽菁心得只能簡單的點出一些重點稍加說明

此外
由於時間有限等因素
所以格主在守護天使的指引下
除了和合本(中譯本)及新國際本(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英譯本)這兩個聖經版本
鹽菁工具書只閱讀了中文的尋到本聖經
沒有閱讀其他的研經工具書(雖然小弟手邊的鹽菁工具書很多,也有馬可福音的註釋本)
在撰寫本研經心得時亦未參考研經工具書
錯漏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並不吝指教!

1. 第二至八節說:「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在教訓之間,對他們說:(第二節) 「你們聽啊!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第三節) 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第四節)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第五節) 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第六節) 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就不結實;(第七節) 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發生長大,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第八節)」。這七節經文至就是聖經非常著名的撒種的比喻。關於這個比喻的解讀,耶穌基督在接下去的第十四至二十節有清楚的解釋:「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第十四節)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第十五節) 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第十六節) 但他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地十七節) 還有那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地十八節)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第十九節)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第二十節)」有解經家整理這幾節經文,表示傳播神的道可能受到三種阻礙:第一種阻礙是撒蛋的敵對、第二種阻礙是世界的逼迫或是同儕的壓力、第三種阻礙則是世界及私慾的誘惑。

2. 第十至十三節說:「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他這比喻的意思。(第十節) 耶穌對他們說:「 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地十一節) 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第十二節) 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第十三節)」這四節經文有好幾件事情值得一提。首先,地十一節顯示耶穌的傳到還是有分成不同的圈子,只有最核心的圈子才能得到最清楚完整的教導。(令參見第三十三、三十四節。)第二,第十二節是引用以賽亞書第六章第九、時兩節。第三,第十二節說「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難道 神還會怕赦免人嗎?根據小弟的淺見,這是因為某些應新的人已經到了惡貫滿盈的程度,已經沒有回頭悔改的餘地,所以 神(耶穌基督)對他們講道也使用比喻的方式,不讓他們理解。根據某些解經家的說法,這就是 神(耶穌基督)審判的方式。最後,從第十三節來看,耶穌基督認為這個撒種的比喻是很容易了解的比喻,所以他會說如果他的門徒連這個簡單的比喻都不了解,那怎麼能了解其他更難的比喻。至於撒種的比喻有沒有這麼容易,各位格友可以自行體會XD。

3. 第二十二節說:「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管見以為,這結晶文士指出 神是無所不知的,在審判的時候,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對神隱藏。

4. 第二十四、二十五節說:「又說:「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第二十四節) 因為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第二十五節)」管見以為第二十四節的意思是我們對別人有多好, 神就會對我們有多好,而且還會更好;我們對別人有多壞,標準有多嚴苛, 神就會對我們有多壞,而且標準還會更嚴苛。舉例來說,就像是耶穌基督在主導文之後提到我們饒恕別人的過飯,我們的天賦也必饒恕我們的過飯;我們部饒恕別人的過飯,我們的天賦也必不饒恕我們的過飯(馬太福音第六章)。第二十五節則是針對我們做 神的好管家的標準,如果我們能保住 神賜給我們的才能或是財富,那 神會賜給我們更多的才能或是財富;反之,如果我們浪費掉 神給我們的才能或是財富,那連我們剩下的才能獲財富 神也會奪走。

以上幾點讀經心得跟大家分享!

祝各位格友平安健康
周三夜晚愉快
法喜充滿
福杯滿溢!

願 主耶穌基督的恩惠、 神的慈愛、 聖靈的感動常與我們眾人同在!

巴拿巴+_+
20250521(三)8:38 PM(台北DELL電腦時間)

文:Barnabas Yu/余慕德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