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和服務經過不同的系統流程,逐漸累積價值,以呈現給消費者。波特的價值鏈(Value Chain)將各個區塊所產生的價值以系統性的方法整合,示意圖如下:
圖片來源:http://www.cmu.edu/erm/images/value1-new.jpg
一、基本活動(Primary Activities)
1.進料後勤(Inbound Logistics)
接收、儲存、和分配進料。如原物料搬運、倉儲、庫存控制、車輛調度,和供應商退貨。這裏供應商代表創造價值的角色。
2.生產作業(Operations)
將投入轉化為最終形式的產品與服務。如加工、包裝、組裝、設備維護,與檢測等。這裏的價值油生產系統創造。、
3.發貨後勤(Outbound Logistics)
集中、儲存,與將產品配送給消費者的活動。例如成品庫存管理,與車輛調度,訂單處理流程。他們可能隸屬於組織內部或外部。
4.銷售(Marketing and Sales)
說服消費者選擇自家產品服務,而不是競爭者。廣告促銷,與品牌溝通是創造價值的要角。
5.服務(Service)
售後企業所提供能維持甚至增加價值的活動。包括安裝、維修,或退換貨。
二、支持性活動(Supporting Activities)
1.採購與物料管理(Procurement)
購買價值鏈的投入要素之活動。包括與供應商議價原物料的量價、購買研發設備、實施物料管理等。
2.科技研發(Technology)
核心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如自動化生產,硬體設備,與軟知識等。
3.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包括對人力的聘用、培訓、獎懲、開除。
4.基礎制度(Infrastructure)
企業維持日常營運的各種制度,如會計、法律、行政、公關與品質管理。更抽象的包括組織階層與組織文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