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開放公民到古巴玩之後,明明是航空業比較方便,為什麼郵輪業才受益?
因為古巴的基礎建設長年落後,無論是飯店、餐廳或休閒設施都無法滿足美國人的標準。開始享受增加流量的是郵輪業,因為消費者可以到當地走走逛逛,但晚上還是回到好的床鋪、好的食物和乾淨的水。
2. 歐洲寒害擴及葡萄酒莊,為什麼事先買好凍傷險的農人佔少部分?
很簡單,因為凍傷險只有賠償凍壞的葡萄,並沒有賠償這些葡萄可能生產出的葡萄酒價值。
3. 中企商用飛機公司(Comac)因應內需而建單走道飛機,但其載客不是較少?
雖然中國大陸的國內航空市場成長顯著,但是直白邏輯應該要建造大型飛機來載多一點人。但因為單走道(single-aisle)、窄身(narrow-body)飛機各邊只有一具引擎,所以比較省油。第二是這些小飛機比較適合國內的中短線航程。
4. 人力經濟學中,若兩員工具相同預期價值跟工資,要選風險較大還是較小的?
在上述前提下,再配合無搜尋成本、訓練成本等成本之下,企業最好是雇用風險較大的那一位。若最後那個員工績效不好,企業直接將他解僱就好,成本不高。但反之如果那位員工實際上有潛力的話,儘管機率很低(20%的機率極好,80%的機率略為失職),但仍然一試。也就是,可以試著賭賭看會不會中那20%,反正還可以解雇。
並且在人力經濟學的語言裡,若是好員工,且假設他會一直留在公司,則雇用一個高風險工人的收益機會,會隨著工人年齡的增長而降低。這是關於終生淨價值的概念。
5. 強制退休年齡從65調至70,大學為請走爛教授,推出提前退休金卻反效果?
這是一個逆想選擇的問題。美國1979年就業法的年齡歧視部分被修正,終身教授的強制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70歲。大多數大學擔心,這樣就請不走那些很老,但教學研究品質已堪憂的教授了。為了請走這些殘喘尸位素餐的老教授,大學都實施買斷計畫,也就是如果55歲以上的老教授馬上退休,那學校就會提供豐沛的養老金。有些教授接受了這些條件,但不幸的是,大多數自動退職的老教授往往是大學希望挽留的,而那些拒絕自動離職的教授又常常是學校希望他們離開的那些人。最好的教授離開了,是因為他們能夠容易在其他大學找到工作。尸位素餐的教授無法接受買斷計畫,因為他知道一旦走了之後,也沒有學校會要他。
通常實務上而言,為了避免逆向選擇問題,大學都是一對一的、僅與尸位素餐老教授個別談判。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