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基本競爭戰略Three Generic Competitive Strategies
2016/02/17 16:52
瀏覽29,70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大家應該聽過Porter的三大競爭策略,分別是成本領先、差異化,和集中策略。其實當初Porter的模型分為四個區塊,而集中策略佔兩個,為成本集中與差異集中。這四項競爭策略分佈在二維矩陣中,橫軸是競爭優勢種類,縱軸是尺度,示意圖如下:

圖片來源:https://www.mindtools.com/pages/article/newSTR_82.htm

ㄧ、成本領先戰略(Cost Leadership)

藉由關鍵技術、有效率的物流、低原物料或勞動成本、外包、垂直整合,或產量來降低總成本,但仍收取業界標準價格,以提升利潤。但也可以隨之調降價格,雖然利潤增加有限,但能增加市佔率。只要競爭對手尚無法模仿這些低成本結構(高資本投資代表高進入障礙),企業就可維持成本領先的優勢。此策略應用於競爭激烈的標準化產品市場,差異化傾向小,消費者的轉換成本低,議價能力高。

二、差異化戰略(Differentiation)

除了要擁有優勢的R&D能力,還必須有足夠的行銷與廣告經費,讓消費者充分了解每種差異化產品的不同,並判斷哪一種產品最滿足自己的需球。給消費者足夠的資訊變得很重要。企業必須對消費趨勢十分靈敏,並避免碰觸到Focus Differentiation的競爭者。此區隔的消費者議價能力叫成本領先戰略的消費者低,因為替代品變少了。

三&四、聚焦/集中化策略(Focus Strategy)

通常只選擇聚焦還不夠,必須額外判斷要走聚焦成本領先(Cost Focus),還是聚焦差異化(Differentiation Focus)。使用聚焦策略的企業必須較ㄧ、二的業者更為深耕目標區塊,因為利基市場可說是他們的全部。企業宜發展自己獨有的供應商或通路商,來增加某一區塊的最大化優勢。適用於企業資源有限,或是每一獨立區隔的特性相差很大,不論是規模或是成長率。優點是戰略目標明確,市場熟悉度高。缺點是如果這個區隔的消費者萎縮或選用替代品,則會帶來危機。另外,低產量可能導致供應商議價能力較高,但是企業可以將它合理轉給消費者身上。無疑地,實施聚焦策略的企業通常擁有高品牌顧客價值與忠誠度。企業典範例如Rolls-Royce和Bently。

參考資料
https://www.mindtools.com/pages/article/newSTR_82.htm
http://wiki.mbalib.com/zh-tw/基本竞争战略
http://www.quickmba.com/strategy/generic.shtml
http://www.learnmarketing.net/generic.htm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