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願當異類的理由只有一個:我不甘願強迫自己要和大家一樣;這樣的強迫也同理適用於任何他人,尤其在我待了三十幾年的輔導室裡,「強迫一樣」,是何其的殘忍!
卡夫卡的小說《變形記》大家應該不陌生,它描述推銷員格里高爾某天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於是他失去了工作能力,成為家人的負擔,漸漸地被鄙棄,最終只能孤獨地走向死亡。
值得一讀再讀的小說。年輕時閱讀的感受只是覺得荒繆與疏離,如今跨過中年,讀到的卻是人生經驗中(尤其是個案輔導的沉重經驗中)的印證:馴服與被馴服、服從與反抗、變形與偽裝......。
變形的重點是:非自願的、不得不的;格里高爾一覺醒來就變成一隻蟲,被討厭的蟲,就一如我們現在看到不得不的:出櫃同志被排擠、氣質特異被霸凌、先天障礙被孤立、其貌不揚被嘲笑、被害者被質疑、特立獨行者被歧視.......。
這難道是群居人類社會註定的悲哀嗎?只要和多數人不一樣,就註定被排擠,被討厭;好好的一群白羊裡面,幹嘛來了一隻突兀的黑羊搗亂!
由此進一步去觀察我們人類社會的真實樣貌,也很容易就發現:為了避免這種被討厭、排擠(即使我們早已變形),我們也只好努力偽裝,偽裝成不變形,偽裝跟大家一樣。
原因也不難理解:我們害怕衝擊!怕傷害親近的人。變形的衝擊最大往往是家人,覺得羞恥的家人;我們看到格里高爾變成甲蟲,父母和妹妹從否定、憤怒、沮喪、討價還價、到接受......,「悲傷歷程五階段」全用上了!
偽裝不可恥,可恥的是,不想面對、接納、甚至根本忘了自己變形的事實。
從輔導室實務工作經驗來看,不甘願變形,不願接受變形事實的人,就註定會是痛苦的,我甚至覺得,最後會走向吸毒酗酒(慢性自殺)、自殺的人,有一定比例就是:始終無法接受自己變形的極致痛楚!
以前我有一個個案,他確定自己是「跨性別人」,可以是男生,也可以是女生,別人只會視他為「怪胎」!所以他誠實跟我說,這一輩子大概不會對任何人說出這個真相,他寧可偽裝,這樣才安全。有安全感的活著很重要!
存在並不荒繆,真正荒繆是對變形、異類的排擠和打擊,讓變形者長期痛苦不堪!
不要說特殊個案,看看新聞上每天上演的結黨營私、黨同伐異、國家戰爭、宗教鬥爭......,其實大家都在變形,變得一樣的一群人還會一起取暖,然後去攻擊不同形狀、樣貌的他人他群。
小說的結局殘酷地告訴我們一個真相:一旦「剷除」變形,風清雲淡,世界太平,一切回到一群白羊的樣貌,和平地咩咩叫!格里高爾一死,家庭氣氛頓時豁然開朗,辭退房客和幫傭,一家三人去了久違的旅遊,青春洋溢的女兒才是不變形的亮點:
「彷彿要證實他們新的夢想和美好的打算似的,在旅途終結時,他們的女兒第一個跳起來,舒展了幾下她那充滿青春活力的身體。」(洪範版「變形者」p.88)
所以,不要怕變形!如果我是突然變成甲蟲的格里高爾,我會當下大大方方地從大門「爬」出去,去找適合我吃、喝、拉、撒、睡的地方,然後跟和我一樣或懂我的物種取暖;無關乎變形與否,所有適合我的地方和生活方式,就是我要的人生。
註:插圖依據內文由AI文字生圖。
#感謝我的有感天團讀書會導讀和劇本朗讀超有感
#勇敢變形吧
#阿得的讀書會
#阿得老師的晤談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