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廣式佳餚好滋味 : 香港 The Chinese Library & 嶺南美食巡禮 @ 潮逸薈 / 客語 / 菉雅苑 (粵東潮客菜 vs. 粵西湛江菜)
2025/03/03 04:56
瀏覽722
迴響1
推薦16
引用0

廣式美饌好滋味 @ 香港 中環 The Chinese Library & 深圳粵饌名店小記(潮逸薈菉雅苑客語客家餐館)& 漫談嶺南佳餚:港式粵菜 vs. 粵東潮客菜 vs. 粵西湛江菜

在年初的文章裡,貓兒談及粵菜是由屬性各異的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包括山系梅州菜和水系東江菜)經長期發展而來;喜愛研究嶺南飲食文化的友人則強調:欲瞭解粵饌的博大精深,可別忘了粵西菜特別是風味十足的湛江菜和茂名菜),傳統粵東菜(即潮客料理)與粵西菜皆是廣式佳餚的重要組成部份,但後者卻經常被食壇KOL所忽略。雖說港式粵饌早已蔚為潮流,粵菜愛好者安排美食行程,一般會優先造訪香港或澳門,然而貓兒網誌中的這段敘述,卻令許久未見的友人Jessica興味盎然;經過前陣子的密集交流,Jessica進行了一場嶺南尋味之旅,也讓提供不少意見的貓兒感到相當高興。

對於假期有限的好友Jessica而言,原本她打算將「粵東潮客菜+粵西茂湛菜」都囊括在一週旅程裡,但實際規劃時,卻發現過於緊湊,因此貓兒給出建議:她本次行程暫且以粵東的潮州梅州為主,亦可順道於深圳嚐一回湛江佳餚。上星期Jessica從桃園搭機抵達香港,貓兒選在中環商圈的時尚餐廳The Chinese Library隸屬於Aqua餐飲集團)以港式粵菜為她接風,一同品嚐了原隻燜花膠筒、陳皮蒸鱈魚、青芥醬滷蹄等特色佳餚,搭配精選港點組合及(主食)海參鱔絲拌麵;席間,Jessica對於貓兒曾經在FB發帖介紹的潮逸薈、MO東灣和嘉苑飯店頗為好奇,熟悉深圳餐飲動態的貓兒自然知無不言。

(如圖)羅湖北商圈潮逸薈。深圳與粵東的潮客佳餚向來深受香港朋友青睞,這回也吸引Jessica專程一嚐鍾情;自台來港次日,她於西九龍站搭09:28出發的高鐵G6574前往潮州(11:39抵達潮汕站)並且停留兩天,盡情大啖潮汕在地美饌,再搭乘G1160轉赴梅州(08:49出發、09:35到梅州西站,同樣住宿二晚);第六天Jessica搭高鐵G8451班次(10:30出發、12:37抵埠)回到深圳市,隔日於Shangri-La的香宮享用早市點心任食,接著步行到羅湖口岸進入香港,隨即乘車至赤鱲角機場搭機返台。回顧Jessica這一週粵東美食行,除了領略道地潮客菜,當紅的深圳餐廳(例如客語和菉雅苑)亦讓她驚艷不已

綜觀深圳的潮汕美食名店,從高檔的嘉苑和東灣(The Bay by Chef Fei,位於深圳文華東方酒店1樓,由名廚黃景輝師傅掌理),主營私房料理的橙橘、臻頤和吳-現代潮菜、再到連鎖經營的陳鵬鵬和海門魚仔,香港朋友大都耳熟能詳;而貓兒特地北上與Jessica相約的潮逸薈那時候她剛完成粵東行程),則以創意潮汕菜贏得口碑。這回點的潮逸薈午市套餐內容有:潮式雙丸湯、淺海雜魚煲、嶺南特色燒肉、金銀蛋浸時蔬、潮州蠔仔烙和三絲炒粿條,餐後甜品為陳皮紅豆沙及白果芋泥;基本上,菜餚表現大多ok,原本對於潮汕美食意猶未盡的Jessica(畢竟她這次停留潮州時間稍短)也有滿足賦歸之感。

深圳的餐飲市場向來繁榮興盛,近兩年拜港人北上消費之賜,中高檔餐廳數量(像是潮汕菜館)更是大幅增長,就連剛造訪過多間潮州市區名店(包括韓上樓、千潮薈和麒麟閣)的Jessica都直呼:日後再來深圳,還要多吃幾間特色館子。依照她的尋味itinerary,第六日美食行程包括潮逸薈+客語+菉雅苑湛江菜(or望海潮粵西菜),但因時間關係,貓兒與她享用好潮逸薈午膳,便搭車趕回香港(當晚要播報1900開始的連續幾節新聞),未能陪Jessica在深圳享用接下來的風味美饌;好在我倆對於「粵西美食巡禮」已有所規劃,只要春季的假期能夠配合,便可將茂名湛江的心水餐館逐一嚐遍。

說到客語客家菜館(本店由河源客家人士創立於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的食客想必不陌生,依照飲食文化學者觀點:廣東客家民系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飲食傳統,以梅州菜山系客家菜)和惠州菜水系東江菜)最具有代表性。客語的古早鹽焗雞、三杯鴨、客家紅燜肉、傳統釀豆腐、酸筍炒肚絲、花甲煮絲瓜、客語蛋餃煲、梅州醃麵(佐土豬湯)等招牌美食,囊括了山水兩大菜式精蘊,不僅膾炙人口,也為客語贏得「港人最喜愛嘅客家餐廳」之美譽;開設在熱門商場的部份門市(像是客語金光華店)則強調用餐環境和服務更加精進,藉由質感的升級(例如深灰色桌布營造沈穩風格),讓客語成為深港友人聚餐佳選。

BTW~有關潮客菜的淵源互動,坊間資料甚多,研究粵東史籍多年的友人,建議貓兒有空應走訪一趟梅州的豐順縣(古代潮州八邑之一),俾能對「潮客文化」的交流有更多認識;至於粵西菜的傳承典故卻眾說紛紜。從文獻記載得知:粵西飲食可溯至高涼文化時期(漢代設置的高涼縣以境內高涼山為名,唐朝改稱茂名縣),歷經數百年演變,又融合了四邑(主要是毗鄰陽江的恩平)、雷州半島和欽廉地區的飲食習俗,造就出體系龐博、呈現返璞歸真的粵西菜,跟廣州及佛山一帶的飲饌(廣府菜系,以舊日廣東省城與南番順為核心,餐點講求精緻細膩)相比較,其實風格上差異頗大

時而上網查詢飲食文化資訊的朋友,想必經常讀到「粵菜是由廣州菜、潮汕菜、東江菜所組成」這樣的敘述(甚至有人加上順德菜),但擁有完整體系、自成一格的粵西菜卻極少被提及,的確殊為可惜。現今粵西美食以湛江菜茂名菜為大宗,當地盛產的禽類及海鮮乃主要食材,烹調手路多採用清蒸、水煮及白灼方式,著名風味里食則包括湛江蒸扇雞、竇州楊桃鴨、蒜蓉焗生蠔、沙薑炒蝦蟹、慢浸氹仔魚、徐聞燜山羊、陽江鵝乸飯、化州清湯牛雜(佐以醬料蘸食)和茂名撈粉,特有的鄉土風情,讓曾經遠赴粵西+桂東尋味的香港饕客們(那回友人還拉點到合浦博白品嚐客家菜)個個讚不絕口。

涵蓋廣東省西部沿海三城(地級市湛江茂名與陽江,毗連廣西玉林和北海)的粵西地區,飲食與景致都別具特色,傳統粵西菜在嶺南食林的重要性,亦僅次於廣府菜和粵東雙雄(潮汕菜、梅州客家菜)。記得數月前,香港好姊妹Joyce約貓兒來深圳Staycation(那次住的是Conrad酒店),品味新開業的前海佳寧娜潮州料理之外(包括餐廳裝潢、菜餚和服務都優於灣仔佳寧娜),也就近至「菉雅苑·湛江菜」享用聞名已久的粵西美食。初度造訪設於前海卓悅intown商場的菉雅苑,Joyce與貓兒品嚐了湛江鹽擦鵝、原味焗鮮魚、砂鍋湛江生蠔etc.主廚拿手菜(搭配蒜蓉時蔬、紫菜焗飯和松茸燉肉湯),喫的是心滿意足。

從餐飲雜誌的報導中,我們得知食壇專欄作家常用「清、鮮、香、嫩」來概括粵西特色菜,這回品味菉雅苑的湛江美食,確實讓味蕾獲得全新感受,只是Joyce與貓兒倆人食量有限,對於餐牌上的多款風味料理(如菉雅苑三鮮、東海島拌花甲、海味燜羔蟹、沙薑焗扇雞、紙包鵝和海蝦芥菜煲),就等日後邀約好友們再來品嚐(畢竟人多好點菜)。粵西飲饌和名勝令人嚮往,用餐講究菜式繽紛多元的Joyce,則希望她較常餐敘的The Chinese Library、唐閣和卓苑等香港名店,能夠把經典粵西菜像是湛江焗蠔和陽江炊鵝)甚至粵北韶關的南雄客家菜納入menu中,咸信將更能展演廣式佳餚的全面風貌。

談及中環大館的The Chinese Library,香港食林KOL們總是讚譽有加,多款時尚港點(像是賽螃蟹鱈魚餃、松露素菜粿、胡椒雞湯小籠包)造型與味道皆屬上乘,也在網絡上獲得不少好評。就食客角度,這間風格典雅的中餐廳既然以The Chinese Library為店名,菜餚品項想必包含百味珍饈;主廚李師傅過去曾任職於香港賽馬會,廚藝功底不在話下,招牌推薦菜(例如殿堂叉燒、陳皮蒸鱈魚、蔥油脆皮雞、陳醋咕嚕肉、花膠魚蓉羹)味道大多不俗,讓The Chinese Library這兩年接連贏得大眾點評網「黑珍珠餐廳指南」的一鑽榮耀(全香港僅有20間中菜館得到鑽級肯定),人氣指數也水漲船高。

粵港澳大灣區的美食名店林立,但菜餚能兼顧廣度(至少要囊括廣東主要菜系)與深度者並不多。在貓兒的網誌中,曾談及好姊妹Joyce的家宴盛況,雖說自宅餐會偏重廣府菜家廚擅長的八珍燴大鴨、順德釀鯪魚和新會陳皮雞都很出色),然而身為美食愛好者的Joyce,仍計劃擴充家宴菜品範疇:以全方位擷取粵饌精華為目標,將粵東的潮汕菜尤其是滷水鵝和凍花蟹)及梅州客家菜、粵西的湛江菜包羅進來,希望賓客們彷彿置身於Cantonese Library盡情大啖嶺南美饌。廣東飲食文化豐富多元,境內各地皆有獨到的好滋味,在此也期待春季的粵西尋味之旅,能讓貓兒對粵菜的領會更為全面。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皓呆土豆
2025/03/03 08:11
色香味俱全,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