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 : 野壽司外帶散壽司/バラちらし寿司)
十年前開始就極少記述本地餐廳,只靠著年度「出(入?)口民調式記帳」慣例回顧一年間台北外食,留個記錄兼混一篇文而已
原本純以年間去過一次以上的各類餐廳中「最多次」者計。但是 2020 非比尋常:一來是將近一整年「關」在國內、本地用餐大增;二來上半年減少外食、改為網路點餐,外帶外送模式也從此融入了生活,所以調整一下、以括弧增加外帶/外送
不變的是:同類型如超過一家,只因分不出或記不清多寡,沒出現的類別可能一家也沒吃過、多家都只去過一次、或忘得一乾二淨。商務應酬、親友邀約,別人挑自己選的都有;有喜歡的,也有普普通通、甚至不怎麼樣的店。總之跟好不好吃未必有關、更談不上推薦與否。藍色部分代表有別於前一年
中菜界去年有一番「洗牌」,僅以粵菜來說,世貿聯誼會結束(由名人坊承接)後部份班底去了台中頂粵吉品,君品頤宮雙主廚之一調去同集團日月潭雲品,晶華軒聘來港廚後改弦更張投入粵菜,雅閣主廚跳槽 101 捌伍添第,澳門來的 101 十二粵結束營業。另一方面,疫情之下私廚大紅,當紅者如鄒記、喜相逢等一位難求,訂位要排到三四個月以後
泛中菜
台閩:山海樓 (欣葉)
粵:辰園
江浙:夜上海 (紅豆食府)
川:國賓川菜廳 (吳抄手)
北方:(都一處)
西北:秦味館
私廚:鄒記食舖
創意 Fusion:Chinois
簡餐:鼎泰豐 (外送同)
疫情前常去日本,這一年雖去不成(還取消了鮨さいとう、河豚味滿ん、天婦羅たきや、Quintessence 等等等訂位),但日本餐廳、廚師絡繹不絕來台展店,食材供應也不輟,愛吃日本料理的食客在台稱得上幸福。邀約頻密,僅壽司店就去了四次足立(Adachi),三次 Sushiyoshi(壽司芳),兩次鮨天本,鮨ます田、鮨七海、北上的鮨二七、再出發的匠樂各一次,加上慣至的野壽司,親友們的「補償作用」真是可觀(笑)
亞洲
壽司:野壽司 (外帶同)
天婦羅:山里 (金子半之助)
燒肉:梵燒肉 Vanne
鐵板燒:Mark’s Teppanyaki
日式蟹料理:月夜岩
居酒屋:阿鑫小料理
韓:徐羅伐 (Meat Love)
星馬:ChopeChope Eatery (小紅點)
創意 Fusion 泰菜:Coast
印度:Saffron 46
在號稱「台魂法菜」領軍下,創意融合西式小餐廳這一年堪稱大爆發,親朋好友們出不了國、頻頻邀約品嚐,雖然吃完大都毫無印象、也沒想再訂,但這一波小館風潮也的確旺
西式
法:ChouChou
義:DiVino
西:El Marqués
牛排館:A-Cut
美墨/Tex-Mex:Gordon Biersch (Chili’s)
創意 Fusion:RAW
生蠔吧:Oyster Bar at Bellavita
火鍋
涮涮鍋:合 Shabu
小火鍋:肉大人 (黑毛屋)
酸菜白肉鍋:圍爐
沙茶火鍋:元香
商務宴會
小型:喜來登請客樓
中型:國賓飯店
大型:文華東方酒店
外燴:亞都麗緻天香樓
其他/小吃
早午餐:Café de Lugano
台式小吃:財神担仔麵 (肉伯火雞肉飯)
台式小館:溫暖好家
中式麵食:史大華麵食 (南川麵館)
茶餐廳:太興 (外送同)
拉麵:凪 Nagi
烏龍麵:佐藤養助*
三明治:Liquid Bread Company (外送同)
越南 Pho、Báhn Mì:(銘記)
齋麵:Vege Creek
酒吧:Asylum
疫情前大家出國方便、不易邀集,朋友曾形容『約吃飯比召開國是會議還難』。去年大多數親友都在台,一約就湊滿一大桌,不過下半年約得越來越頻密、又變得困難,加上某些餐廳幾個月前就得預訂,於是大家比拼「超前部署」,動輒約到兩三個月後去了。餐敘時各種美酒爭奇鬥豔,想挑些年度佳釀當配圖簡直是自找麻煩,所以今年就省了。好此道者有興趣歡迎看看 Instagram 就是
揮別動亂不安的 2020,祝大家今年平安健康、食運更佳
2021‧01(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已結束營業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