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美國總統川普反對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 醫界澄清此說法違反醫學證據
2025/10/29 12:48
瀏覽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美國總統川普反對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 醫界澄清此說法違反醫學證據

好心肝會刊

2025-10-15


根據多家媒體於2025年9月22日的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表示應對嬰兒的常規疫苗接種時程進行重大修改,並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堅稱「沒有理由」讓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川普說:「我會建議等孩子12歲、身體發育成熟後再施打。」不過這番言論完全違背醫學證據與醫界的廣泛共識,即預防母嬰垂直傳染B型肝炎病毒的最佳策略就是在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B肝疫苗,因此醫界紛紛發聲澄清。

 
圖片來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事實上,全世界最早實施全面新生兒B肝疫苗注射政策的就是台灣。這個劃時代的成果,讓國際驚艷並群起效法,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參考台灣的成功經驗,訂定全球嬰幼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的政策。
  
在新生兒B肝疫苗注射實施前,台灣的成年人有15~20%為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其中大多數是由B肝帶原的媽媽於生產過程中傳染給新生兒,因此,當B肝疫苗於1981年問世後,1984年7月,台灣就針對B肝帶原孕婦的新生兒實施B肝疫苗注射,更於1986年7月擴大至所有新生兒,此舉使年輕一代的B肝帶原率大幅下降,成功將台灣人感染B肝病毒之宿命根除。


根據臺大醫學院小兒科張美惠教授團隊持續追蹤的研究顯示,1984年B肝疫苗政策實施前,一歲以上兒童及青少年B肝帶原率已達10%以上;而2024年5月發表的研究數據顯示,疫苗施打後的台灣新世代B肝帶原率已下降到0.64%。此外,張美惠教授團隊研究也發現,疫苗政策實施後,肝細胞癌發生率已由未施打疫苗世代每十萬人0.92個病人,大幅降至疫苗世代0.23個病人。這些成果足以證實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對於防治B肝的重要性,不容否認。

目前台灣的B肝疫苗接種政策需打3劑,新生兒應於出生後3天內、出生滿一個月、以及滿6個月,各接種1劑疫苗;若母親是B肝帶原者,寶寶除了注射B肝疫苗外,出生24小時內還應注射免費的B肝免疫球蛋白。若母親是B肝陽性且高病毒量,在第三孕期起並增加給予抗病毒藥物。在不斷優化的疫苗政策中,無數的民眾及家庭已脫離B肝的陰影,也使台灣成為全球B肝防治的重要典範。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衛生福利部

B型肝炎疫苗接種三十有成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

2025-07-30


今年是台灣推動B型肝炎全面預防注射30週年,6歲幼童帶原率已降至0.8%以下,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小於1%目標;但B型肝炎疫苗並非終生免疫,疾管署呼籲血液透析、免疫功能不全、先天免疫缺損疾病患者仍應自費追加疫苗。

 
1986年台灣成為全球第一個大規模施打B肝疫苗的國家。


30年前,台灣創世界之先推動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政策,這項政策不僅讓國內6歲幼童B型肝炎帶原率由10.5%降至0.8%以下,有效阻斷母嬰垂直傳染,並證實預防注射可以預防肝癌。疾管署感謝畢思理(已故)、宋瑞樓(已故)、羅光瑞、李慶雲、廖運範、陳定信、陳培哲等數不盡前輩的研究貢獻。

同時當年如果沒有衛生署署長許子秋(已故)、防疫處處長許書刀(已故)、以及在防疫處任職的許國雄、許須美「四許」將研究成果落實為防疫政策,台灣不可能扭轉肝病的威脅。其中親手撰寫防治計畫的許須美與許國雄是台大同班同學,同時也是陳定信之妻,傳為佳話。

B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體液,經由親密接觸、輸血、注射等途徑傳染,台灣過去約有半數病患是經由母子垂直傳染。全面疫苗注射後,國人B肝帶原率及自然感染率已逐漸下降,但高病毒量的孕婦仍有約10%無法藉由疫苗預防,另外B肝疫苗保護力並非終身,疾管署建議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感染高危險族群體,如體內已無抗體應自費追加疫苗,一般健康民眾若擔憂亦可諮詢醫師評估追加。

雖然B肝帶原率持續下滑,但國內仍有百萬名慢性帶原者,未來是演變為肝硬化、肝癌的高風險族群,疾管署呼籲這些民眾每年定期接受肝功能及超音波檢查。有關B型肝炎資訊請參閱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