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知遲
2007/05/02 22:43
瀏覽574
迴響2
推薦13
引用0

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黃庭堅在寫這詩的時候,肯定是有人在邊上催著稿件,在那種被架著要求得寫出東西卻絲毫擠不出文字的狀況下,面對著白紙,真有百般無奈的感覺,很自然會有這番的低鳴。平日翻書或如賞花,多少覺得讀點書算是有趣的活,只是讀著讀著,心頭越發空虛。總覺得書上文字易散無形,等到提筆為文就是腹笥甚窘,好些書都讀到背頭去了,難免哀怨莫名。

人家黃庭堅可是讀了幾輩書啊!修水縣誌上說黃庭堅26歲被任命為黃州知府。在任之時,連續兩天午睡夢到自己去一位老太婆家吃麵,吃完了回到衙門裏。醒來的時候嘴裏還有香氣。第二次他感到很奇怪,順著夢中的道路尋找,果然找到了那位老人的家裏,問起這件事。老太婆回答說,昨天是女兒的忌日,因為生前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擺面在門外,喊她來吃,每年如此。黃知府一問,她的女兒恰好也是26歲,昨天還正是自己的生日。於是再問她女兒生前的情狀。老太婆說她女兒喜歡讀書,沒有嫁人,26歲時病死了。這知府就跟老人家去了她女兒的閨房,看到有個大櫃子。黃庭堅問這裏是些什麼,老人家說是她女兒的書,只是忘記鑰匙擱在哪了,說也奇怪,黃庭堅居然一下就想到鑰匙放的地方,打開後,發現自己寫過的很多文稿的內容都在裏面,原來他前世是老人的女兒。袁枚在《隨園詩話》中偶寫:「諺云:讀書是前世事。余幼時,家中無書,借得《文選》,見《長門賦》一篇,恍如讀過,《離騷》亦然。方知諺語之非誣。毛俟園廣文有句云:名須沒世稱才好,書到今生讀已遲。」看來這讀書之事,今生不讀,來生會不會更晚?

當桌角不平,想要找本書來墊著,就會明白「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今生找書讀讀,算是未來生作點功德,好比有小說問人為什麼要有兩隻眼睛?他的答案是:一只是為了看過去,便於知道自己現在該怎樣走,一只是為了看未來,便於知道自己將要走向何處去。現在想讀讀書也是如此吧!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男女話題
自訂分類:冬粉與粉絲
上一則: 選車
下一則: 走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2) :
2樓. Frances
2007/05/03 22:30
前世不忘

前世不忘, 後世再思,

尋究脈絡,貫通經緯,

反覆誦之,永不嫌遲.

1樓. Monkeyboy
2007/05/03 14:53
當桌角不平,想要找本書來墊著,就會明白「書到用時方恨少」

呵呵,有趣而深刻的形容。

插圖畫得真好!


睡美猴到此夢遊...ZZZ...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