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水]
有沒有想過威尼斯的水是什麼味道? 鹹的還是淡的?
威尼斯Venice之名可能來自拉丁字venetus,藍色的海。旅遊書會告訴你它是”泡在亞德里亞海的城市”。
'
了了罷!?鹹的。但因它是威尼斯灣內大潟湖 (Laguna Veneta)100多個小島組合成的島群,嚴格講水質是淡鹹混合的。那些外來海水增快了建築物的侵蝕,而她自己的地下水卻是淡的,而且還有冷泉。
'
威尼斯的下沉速度,百年來約28公分。這真是現實版本的威尼斯之死。
(1)遠因是地理因素,可惜威尼斯人當初並不知道~~義大利位於非洲板塊,板塊還在向北漂移,使阿爾卑斯山上升,也使威尼斯下沉,因之每100年威尼斯基本就要下沉1.3公分
(2)中程原因是海水導致建築物侵蝕
(3)近因則是大量抽取地下水,以及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二戰後,城市20年內就下沉了30公分,若不處理僅可撐到2050年。'
'
現今一切寄望2003已經啟動的摩西計畫以及補救方案。[摩西計畫]是修築三條水底巨型機械水壩,將威尼斯外海兩座海島(包括麗都島),以三道浮動水壩與內陸連接。
'
但於我而言,出發去威尼斯似乎無法感覺興奮,僅僅想要看到普魯斯特小時去過的威尼斯(普魯斯特的家討論區),電影『偶然與巧合』(Hazards ou Coincidences )的場景,以及,不知怎地最感興趣的,德國作家湯瑪斯‧曼(Thomas Mann)1912小說『威尼斯之死』故事的發生地(魂斷威尼斯,Der Tod in Venedig, Death in Venice ) 。
↑波浪與光聯手起舞,這是大運河巴士站起點
↑大多人選擇在聖馬可廣場下船, 廣場旁運河邊有"代謝症候群"的中廣型鴿子...第一張照片就在此處, 船夫敲竹槓把70-80歐元一趟竟抬到120
↑最環保的船,才剛到就來教育我們這些壓垮城市的遊客
↑燥熱的天沁入一道蔭涼的巷弄
↑一個城市的快樂指數應該與衣著的顏色成正比罷!
↑一個城市的快樂指數應該也與房子的表情成正比罷!
↑我鑽在這讓普魯斯特一親近便對愛人思念百轉千回的城市巷弄, 幾乎看不到天....沒有迷路, 我男人的外號是GPS
↑巷弄有貢多拉船夫上船的秘密基地
↑普魯斯特1900年住過的飯店是我的首要目標,14世紀蓋成, 19世紀文人雅士喜歡居住的飯店;華格納, 狄更斯也住過, 喬治桑與謬塞( George Sand& Musset )也在此10號房有段戀情....
↑普魯斯特書中特別提到聖馬克教堂的鐘樓上的金色天使
↑我, 我出發前就立志要把她照清楚, 用那21-55mm的鏡頭, 來搭配書中的字句
↑我, 我也立志要把教堂上威尼斯人828年"從埃及回教徒手中從教堂把聖馬可屍體偷回來"的馬賽克照回來
↑華格納在這兒寫下高難度又悽美的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的第二幕, 他的死亡與喪禮也在威尼斯
'
↓下面請聽會起雞皮疙瘩的"愛之死"(Liebestod ),那時他與威森東克夫人(金主Wesendonk的老婆)還在熱戀....演唱者是瑞典名女高音Birgit Nilsson (1918-2005)
↑快到近海點, 大運河末端...我們乘2號水上巴士準備前往麗都島
↑入威尼斯的"海關點", 球上的命運女神是Falcone所雕的命運女神, 隨風向轉動
'
[麗都島的水少年]
'
湯瑪斯‧曼『威尼斯之死』被義大利電影大師威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1971將之改編的電影『魂斷威尼斯』(Morte a Venezia ),故事的發生地起於每年舉辦威尼斯影展的麗都島的Grand Hotel des Bains (拜恩大飯店) ,發展於威尼斯的巷弄(這個網站有電影場景的整理),終於拜恩大飯店的海灘。
檢視較大的地圖
(上圖藍色D所指之處便是該飯店)
'
我揣想一個中年危機已至被社會規範拘泥著的德國作家,男主角阿申巴赫(Aschenbach, Dirk Bogarde飾),為什麼他會因為看到一個戴巴拿馬草帽的男人忽然動念啟程至水都?為什麼會在這樣的海邊耽溺於波蘭美少年Tadzio (瑞典人Bjorn Andresen飾,有中文介紹)而無法自拔,渾然不覺、或是渾不在意身染霍亂的可怕後果?
Bjorn Andresen因此片不但成為當代美少年代表,更是同性戀朋友愛慕的對象,偏偏他是異性戀。中老年後(下圖)那種粉嫩的氣質已經被滄桑取代,他已經從蠱惑人的事物,轉化為當年被蠱惑的男主角了!
什麼樣的魅力讓一個海灘、一個瘟疫中的城市,共同埋葬了一個成熟男子?
'
電影網站IMDB上有影迷稱它是史上最被誤解的電影鉅作,但其實書與電影都無意強調同性戀的成份。試想,如果他喜歡上的是個女性,那麼男主角的”性欲”層面不是反而更容易被拿來作文章嗎?
'
我那會欣賞義大利男人的男人好可憐,硬是被逼入境照了張海灘照,以紀念男主角最後的死亡。
'
海灘人很少,但是躺椅與茅屋在潮聲中都帶著人抽離現實瑣事。
雖然書是湯瑪斯‧曼自我經歷的寫照,電影把作家改成了作曲家,配合對馬勒音樂的重用,除此之外非常忠實且惟美地呈現出原著主角內心對生命與美的性靈渴求。電影讓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 1901-02完成的第五號交響曲的慢板自此也開始受到非古典音樂愛好者的注意~~請一定要看看聽聽下面這一段電影的終局,背景音樂便是馬勒五號絕美的哀戚。
飾演男主角的Dirk Bogarde 在他的回憶錄提及,結局時他臉上需要呈現的慘白,怎麼畫都不合劇組之意,最後導演欽定某條軟膏,他擦上後不久開始一臉灼痛,下了戲才看見軟膏上有行字:「本軟膏不可接觸皮膚」。
'
嘔,原來那些痛苦的表情還真是發自內心啊!至於男主角為什麼死狀是腦殼出血?不是霍亂嗎?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咧!
'
↑麗都島東岸的樹影是很陽剛的松樹, 沒有花花草草
↑樹與海間隱約便是故事中的海岸
↑回望是悲情的故事發生地
↑那頭, 男人無怨尤地在亞德里亞海邊等著, 走完威尼斯再從下船處橫走麗都島到東邊, 兩人都累慘了, 而沒有一個地方, 不是為了我出的餿主意!!
- 14樓. 等候者2009/07/17 23:36回憶.........
曾經,我聽了長輩的建議去看了"魂斷威尼斯"一片,當初是為了看究竟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怎麼被使用在影片中的,但不自覺的被男主角的情緒所吸引;或許並不覺得主角對美的事物(美男孩)的沉迷以致於丟掉性命是健康的表現(但說來說去其實正如女孩對自己鍾情的男孩,或是男孩對所迷戀的女孩那般的半狂亂狀態),但很能體會人對於自己所鍾情的事物所有的熱誠和執著是一種無法言諭的感性召喚。
很喜歡欣賞您的作品,總能使我有些思想與回應。
- 13樓. 阿who2009/07/10 21:57美景
提到義大利阿who會想到那兒的足球, 提到義大利女兒會想到義大利麵, 因為那是她的最愛.
不過義大利的美景也是令阿who嚮往的.
- 12樓. ~吳*阿*娟~2009/07/05 18:34實在很亮
真的實在太漂亮的地方
我想請問一下在醫院紀錄的紅藍鉛筆
什麼樣子是鉛筆寫上去有藍色與紅色可以橡皮擦可以擦掉的那種嗎
如果網路上有圖的話
可以付網址嗎
謝謝
請多指教
SORRY完全看不懂你的意思
■♀醫楊曉萍 於 2009/07/19 01:25回覆 - 11樓. 泥草2009/07/04 23:45厲害!
18-55mm拍的?好厲害!怎麼拍的呢?!
- 10樓. taiwanmickey2009/07/04 18:01好想去啊
水應該是鹹的吧!!有機會去的話,會記得問一下船伕這個問題感謝您的經驗和影像分享。
- 9樓. 譚敬宇(胡椒)2009/07/04 06:47威尼斯的水
威尼斯的水真的美嗎?每次在電影中看到,我都覺得好髒呦! - 8樓. ABE2009/07/02 11:47幾張水影拍的太有意思了
有圖配搭著,足跡就清楚地顯示出來。好紀錄。
的確, 搭配照片是為了自己的爛記憶啊■♀醫楊曉萍 於 2009/07/19 01:02回覆
- 7樓. 馬蹄2009/07/01 20:25*_*
我想也是鹹的,因為搭水上巴士,去到玻璃島,就已經通到海洋了...
我也遇到聖馬可廣場淹水,那倒影真是漂亮..呵呵..
- 6樓. 小帥哥~女人可以這樣過日子2009/06/30 21:17好認真
報導的真的好精彩
樓下滴藍鳳凰是到處殺很大
殺到眼角都撞個大包…還跑來妳這兒繼續殺
- 5樓. blue phoenix斯人已逝--懷念小弘2009/06/30 20:02猛一看
我還以為是個女孩
完全看不出兩人是同一個
哎中年真是殺很大哩
blue phoenix
不曾太美麗就不會害怕容顏的失去, 對不■♀醫楊曉萍 於 2009/07/17 01:1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