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北藝大,你是否已看到曹永坤老師的愛?
2008/11/03 01:56
瀏覽2,508
迴響7
推薦95
引用0

紀念樂評家曹永坤北藝大舉辦音樂會

udn校園博覽會- 文教要聞- 新聞追追追- 姚一葦、曹永坤藏書捐給北藝大

udn校園博覽會- 校園指南- 校園流行風- 曹永坤鋼琴、大鍵琴贈北藝大

自由電子報- 永遠的騎士曹永坤捐贈法吉歐里名琴遺愛兩廳院

引用文章能有一個老師

 

兩年多了,大概沒有一個人,會讓那麼多沒有血親的晚輩思念得如此殷殷切切。

我們因為思念而時常相聚,但多半談笑,說到老師好玩之處也是點到為止。因為話題深時,會掉淚。掉了的淚,很難停止,又很難向人解釋。

【小愛】

民國九十七年十一月一日在北藝大參加曹永坤老師的二度紀念音樂會,嫻熟台灣藝文界的慧姐再度回台張羅。我見她一次比一次消瘦,很是心疼。我們的眷戀永遠比不上老師與兒女的深切聯結,可是不知為何,卻依舊難以止歇。

非常痛恨在公共場合掉淚的我,常希望自己有幾分老師那一貫的世故。但在華格納圖書館聚會紀念老師的那個晚上,卻還是只用到了老師最後這幾年的自由自在,縱聲大哭。

而大哭的不只我一人,更多愛著老師的晚輩,天天在家掉淚,卻躲著不敢參加這個讓人崩潰的場合。

每回的紀念音樂會或聚會,都讓太晚認識老師的我,又多瞭解他一丁點。老師擁有全台最佳音響、一流聽力、最佳音樂鑑賞能力,甚至有著其他愛樂者未必擁有的,一等一的好涵養與風度。在我關心他健康時,他總自稱擁有榮總最佳醫療團隊的照顧,完全不需擔憂,更讚美他們的細心與專業。始終,我不知道他病得那麼辛苦,每回住院的經歷,都被回了家的他,說成了個探險故事。

但生病的他,不僅只對各個不同層次的臺灣新興音樂家照顧有加,提供場所、經費,還分心照顧我們這些沒有權勢單純愛樂的"華格納圖書館"晚輩。他的部份性格很隨意,對學問卻像完善主義上身。每場應邀的無償演講,往往耗費數晚熬夜收集相關史料,好能文史並茂地為我們介紹得詳盡通達。更不必提,自從場地缺乏後,他不由分說提供私人音響室、奉上免費飲食、與一個個笑鬧的夜。

許多好學者前來曹府拜訪,往往借了老師的音樂書籍沒有還;每場賓客紛至的家庭音樂會,老師也總要損失幾張收藏的CD。但是老師從未因此停止借出珍藏,從未因此在音樂會把滿牆的CD上鎖。老師過世後,光是整理這些書籍與CD,家人與友人萬分辛苦,他們得自己整理搬運,老師忘年之交小魏(魏致祺)的背還因此舊傷復發。

【大愛】

外界常以為老師是個好施喜藝的有錢大爺,卻不知他出身台大經濟系的專業,以及畢業後各任職台銀與國泰十多年的認真。其後老師為延續大學時期音響與愛樂的興趣,轉業成為台灣"蒂雅克"(TEAC)總經理,爾後更執著創業出台灣第一個開發出杜比音響的卡式錄音座的瑩昇電子公司。

外界更不知,老師那「賺的每一分都要用在臺灣音樂」的生活態度。他從不想把自己具體的與無形的財富私藏。在曹家人辛苦籌劃的紀念音樂會上,我們除了重溫《曹府音樂會》的丰采,更是要重新感受老師當時為愛樂者籌備私人音樂會的辛苦與無私。

去年老師家人依照遺願捐贈國家手工的Fazioli名琴,今年則繼續捐贈給北藝大史坦威Steinway名琴與Von Nagel先生製造的十八世紀巴黎派復古大鍵琴,這種復古琴,大陸直到最近才擁有,慧姐細心要求北藝大把大鍵琴的歷史附在音樂會手冊上。特別受邀來臺維護這架十九年歷史大鍵琴的Von Nagel先生,感情豐富地道出他當年對曹老的認識情誼。

'

曾經,我們像無法無天的孩子在老師家隨意翻動名琴,大膽試彈,而老師從未稍加阻止。這些貴重的樂器,都是老師花費大半積蓄預先為台灣樂界準備、提供的表演經驗與教育機會。今日才恍然想起,再也不可能與這幾架認識多年的朋友褻玩了。

本日紀念音樂會參與來台演出的日本音樂家,與去年的陳宏寬等音樂家一樣,也是因為與老師的私交或恩惠自動自發前來。他們都是當今日本樂壇的重要人物,也正巧是我最難忘的《曹府音樂會》的主角們。

岩崎淑與岩崎洸小時生於高雄,父親在雄女教音樂,二戰後,就像海角七號電影情節那樣,悵然帶著孩子們離開付出過一段生命的地方。在九十二年一月曹府音樂會當年,身為長姐的岩崎淑女士還娓娓道出童年乘船離開台灣時在大海漫行的記憶片段,。

那日的曲目是"海頓大提琴奏鳴曲",以及"舒伯特鳟魚五重奏"(後來還有Ruth Slenczynska心血來潮的一曲蕭邦)。今日紀念音樂會,換上同樣在抒情與明亮樂音中埋伏低鬱的"蕭邦大提琴奏鳴曲""舒曼鋼琴五重奏"。岩崎洸先生的大提琴還是那麼自信,而且表情十足、舉重若輕。姐弟的合作還是順暢至極。在那一刻,某個部分的我無法自主地回到五年前老師還是談笑風生主持音樂會的昂揚神采,現場音樂的美妙總是讓他興致昂然,口才便給,各種典故與分析都信手拈來。那個時候,怎會知道,美好的時光真就是稍稍都不為人停佇?

淚水忍不住跟著小魏大喊Bravo後潰堤,圖書館的勳豪兄對著我那大花臉用力拍拍肩:「振作起來!」。其實,稍早剛到時門口遇見文慧,她與老師認識更久。領了老師的紀念文集,我們併肩坐著翻閱,心神不定胸口發疼間,偏巧注意到她低頭不語,以指頭輕輕反覆撫過文集頁面。當時,我也是很用力拍了拍她說:「別看了,這樣會哭。」。對老師的愛讓許多人產生一種自然的親近,我一直覺得,這必然是老師的魔力,使得同類相聚。我們也都習慣了彼此耽溺的淚,無法灑脫的眷戀。

老師的孩子承襲了他的謙遜,全家都坐在音樂廳後半,完全不喜高調。而老師的孩子更承襲了他的細心與好客,以往在曹府音樂會,正如這兩回的紀念音樂會,也總是有精美甜點供應我們這些分文不花卻貪吃的客人。

這些點心的出現,彷彿正是要帶著賓客,回到當初私人音樂會那熟悉的歡愉,在藝術與愛的衝擊下,迸發的興奮總是與食物在心與腸間相互激盪。

【愛的反芻】

北藝大的同學,想告訴你們,我比較幸運,多親近了些曹老師;而你們又比全國的學生幸運,喜歡攝影與登山的老師常常駐足校園,早就在別人不知覺間,決定了這份對北藝大的愛心。生前,曹永坤老師便把自己一生所愛不斷地無條件地付給臺灣,而今,他的孩子們更決定將最具形的部份依約送給了你們,甚至比老師指定得還多。

而我的絮絮叨叨,只是希望,那些不具形的老師無價的愛、寬闊的思緒、以及紙張上好學的指印,你們能在觸摸那些書籍時嗅聞得出,在樂音響起時的腦中,淺淺飄過數縷。那是一位諄諄長者辛勤辛勞遍跑海內外的收藏,他花費畢生積蓄的心血,更是他不求回報的愛的綿延。

不是質疑,是對於北藝大孩子們的期待。

(註:本文於98年10月6日重新修訂)

台日交流音樂會~曹永坤先生紀念音樂會

 演出日期:2008111() P.M.2:30

 演出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  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

演出曲目:

1. 巴哈: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

    J.S.BachViolin Sonata No.3 with Harpsichord

         小提琴 / 漆原啟子Keiko Urushihara;  大鍵琴 / 蔡佳璇;

2. 柴可夫斯基:鋼琴三重奏  第一樂章

   P.I.TchaikovskyPiano Trio Mov.I

           / 岩崎淑Shuku Iwasaki;  小提琴 / 漆原啟子Keiko Urushihara;  大提琴 / 岩崎洸Ko Iwasaki

3. 蕭邦:大提琴奏鳴曲 , 作品65

   F.Chopin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65

         大提琴 / 岩崎洸Ko Iwasaki;   / 蔡佩真         

4. 香月修:詩曲~為雙小提琴與鋼琴

   Osamu KatsukiTrio for two Violins and Piano

         小提琴 / 漆原啟子Keiko Urushihara;  小提琴 / 蘇顯達;   / 岩崎淑Shuku Iwasaki

5. 舒曼:鋼琴五重奏

   R.SchumannPiano Quintet

小提琴 / 漆原啟子Keiko Urushihara蘇顯達; 中提琴 / 君恆; 大提琴 / 岩崎洸Ko Iwasaki;   / 岩崎淑Shuku Iwasaki

6. 洪千惠改編:友琴友藝組曲

   Chien-Hui HungTaiwanese and Japanese Folk Song Suite

小提琴 / 漆原啟子Keiko Urushihara蘇顯達; 中提琴 / 君恆; 大提琴 / 岩崎洸Ko Iwasaki;   / 岩崎淑Shuku Iwasaki 

 

↑漆原啟子(日本國立音樂大學客座教授),最年輕18歲Weiniawski小提琴冠軍

岩崎淑, 國際比賽1967慕尼黑季軍,1968布達佩斯與1970柴可夫斯基賽伴奏特別獎, 與弟成立Okinawa Music Festival. 現任多場國際比賽評審

↑岩崎洸,於朱麗亞音樂學院師事齋藤秀雄,國際比賽1967維也納與慕尼黑季軍, 1970柴可夫斯基賽季軍,任教美日多所學校, 多場國際比賽評審 

Von Nagel先生製造的十八世紀巴黎派復古大鍵琴

史坦威Steinway名琴, 白髮蒼蒼的是老師的兄長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先生

↑嚴肅的大提琴手, 卻在樂曲平順如絲的慢版時常突然微笑起來

↑又如去年延後一小時結束, 茶會就在荷花池畔.

老師的孩子承襲了他的細心與好客,以往在曹府音樂會,也總是有精美甜點供應給我們這些分文不花卻貪吃的客人。而老師的孩子更承襲了他的謙遜,全家人都坐在音樂廳的後半,完全不喜高調。

(p.s. 特別只提這三位音樂家, 並非對國籍的大小眼, 實是因為他們已是屬於我個人對老師的家庭音樂會不可分的記憶。)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音樂
自訂分類:雞皮疙瘩
迴響(7) :
7樓. 筆記阿本
2008/11/11 13:47
感人
長今此文,深情感人.
6樓. 朱宗慶
2008/11/10 14:01
謝謝妳的留言

 

醫師,妳好:

謝謝妳的留言,很感謝妳對於北藝大和我個人的鼓勵、支持。

我閱讀了妳的文章,相當喜歡妳的大作。謝謝!

感恩朱校長....

您屢屢出任要職,

也是背負了許多愛樂者的期待的好老師

相信您的謙和與創意

把學術與現實生活結合

更是學生學習時最佳的引導者

辛苦您了

■♀醫楊曉萍2008/11/14 17:04回覆
5樓. Dexin Lee
2008/11/05 15:00
嗯~

聯想到"第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那本書

一位用心的老師

能感動學生許多

往往超過他原本教的

http://blog.udn.com/albertineproust/2349611

長期的無償付出不是簡單的事

能夠這樣做的人都值得稱老師

■♀醫楊曉萍2008/11/08 16:20回覆
4樓.
2008/11/03 21:05
男子漢

曾被問到所謂的男子漢該是什麼樣子。想來想去,總是這類外貌溫文謙遜,卻用一生活出非凡典範的人。


http://blog.udn.com/albertineproust/2349611

除了如您練得一身好肌肉, 或是腦筋有很多肌肉, 都是一種男子漢

但面對壓力與挑戰時的態度, 或許兩種肌肉都很重要

曹老喜歡登山步行, 70多歲還是自己搭捷運趴趴行, 不過飲食非常節制,  雖非肌肉男, 卻是一身好肉清瘦結實

■♀醫楊曉萍2008/11/08 16:18回覆
3樓. 快樂鼠尾草
2008/11/03 14:25
感動
真羨慕您認識了一位如此棒的老師,他對人事物的謙恭,對音樂界的貢獻,真叫人感動~~~

這是至大的運氣, 我將終身珍惜

北藝大,你是否已看到曹永坤老師的愛?

■♀醫楊曉萍2008/11/08 16:11回覆
2樓. 燕(休息中)
2008/11/03 10:10
^_^

 北藝大的學子們,確實比其他學校的學子們幸福ㄋㄟ。

朱校長也是音樂愛好者、教育者,我覺得曹老師的捐贈,更有拋磚引玉之意,這種感動心情足以湧淚!


莫大小說 ─ 暗潮
莫大小說選 ─ 瘼

那日朱宗慶校長也特別與會, 他還成立曹先生的專區以及保存大鍵琴的防潮室

除了是很棒的音樂家, 他的確也是很有心的校長.....兩項特質都能兼具, 難能可貴

http://blog.udn.com/albertineproust/2349611

■♀醫楊曉萍2008/11/05 00:31回覆
1樓. blue phoenix斯人已逝--懷念小弘
2008/11/03 08:37
curious

how did you get to meet him?

It is hard not to cry when we think of someone we dearly loved.


blue phoenix

Introduced by a great friend who is a music crtic.

Lucky me.

http://blog.udn.com/albertineproust/2349611

■♀醫楊曉萍2008/11/04 23:2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