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 06 由 問天齋 發表于文化
作者簡介:歐陽衡,其父歐陽旭,字愈眾。歐陽旭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據說嘗遇異人授以道妙。抗戰之際,傳道於四川。歐陽衡繼承家學,精中醫,兼擅仙學。
劉神仙有三不語:初見面問貴姓,只說姓劉,問名字,則不答,一不語也;問貴處,神仙是川陝口音,也不言何地人,二不語也;問其高壽,年年都說五十歲,蓋忘其年紀已經很久了,三不語也。所以,無人知曉其身世。
民國十四年乙丑,我就讀小學,隨父旅居北平之西城。父行醫為業,一日出診,於西直門乘電車。因為是起始站,車內很空,因坐於門一坎,不一會兒一老者接踵而至,靠著父親而坐。車空卻傍身而坐必有緣由也。時當嚴寒,父身穿重裘,擂雙手入袋內,細視之。見老者鶴髮童顏,穿著青布單衫,虎虎有生氣,不覺肅然起敬。老者操川陝口音說:「我不是摸包包的。」意思是自己不是扒手。但何以坐在這兒呢?老者說:「便於下車。」二人就易坐交談,告以行止,且自稱亦精於醫道,善治「斫頭絕症」。車行了幾站,老人說:「明日當去造訪您」,遂從容而去。父親到病人家,病人頸後生瘡已十多處,洞見白骨,正迅速變成「斫頭瘡」,險症也。一時苦無良策。看其人很面熟,細看才知是往日曾經被聘為訴訟代理人(律師)者。我父親早先很富有,因產業纏訟十年余,此律師受對方重賂,大理院重審共三次,律師則發跡,我父則因此破產。時睹病狀,暗想適所遇老者或許可以救之,告辭回歸。
第二日,老人果如約而至,請之入堂。堂中原懸山石畫八幅,細觀則為八仙,形態生動,為某親王府故物,相傳為三豐祖師之戲墨。 老人自坐於「漢鍾離」處之座位,指點云:「這一塊,是這塊所傳。」復指何仙姑一幅云:「這一塊,是這塊所度。」川語中「塊」,就是「個」也。父唯唯應答,請示上下。老人說:「人呼我劉神仙,名籍年歲莫勞問。」父請問「道」。老人白眼相加,答道:「強盜」。請問「經」。回答說:「我不識字」。以醫道詢之,則《靈素》、《內經》、《難經》等典籍可以倒背。父極為折服,請求拜師,老人說:「好,師尋徒易,拜師要錢,看你這個排場,少說三千個銀洋,不要叩頭,叩頭是假的。」當時家道中落,雖三四十個銀洋也無力湊足,只能據實以告。老人微笑而回顧八仙像說:「此畫可抵免,日後還需常住教你」。取畫拿在手裏就要離開。父請賜治「斫頭症」之方藥。老人說:「藥可給你,若用以治惡人,則當心還要貧窮一輩子。」從懷中取黑色丹一塊,並示以用法後離去。很久沒有再來。
我父持藥試治前病,果然有奇效,越想求其修合之法。但我家人總以江湖行騙之徒看待老人,不太恭敬,只說這個老頭子有點古怪而已。一天老人忽然又來我家,行囊簡單,而所帶廚下之物很豐足,米麵油鹽無所不備。說:「來這兒久住需要自己煮食。你們素食生飯,我非常不習慣。」看他烤飯,約近二小時,鍋頂四周都結鍋粑而不焦。看他把別人平日所食稱為生飯,誠不為過。他說:「學道必先會煮飯,白氣正是時候,青氣就烤焦了,連火候都拿不準,還學啥子道?」咄咄逼人,眾皆笑之。吃完飯讓各人蹲踞在地,或倚門或倚牆,剛好有放屁者,老人說:「濁氣下降,這就通了。你們平日吃生飯,所以根本不通」。眾又譁然大笑。師正色道:「飽食之後,定要蹲踞,這是神仙坐功,日日如此行之,百病自愈,且可長生。」全家將信將疑,行之日久,果然功效顯著,始信服之。
我父平時好孔孟之言。師譏笑他說:「你喜歡說五倫八德,我的八得與你的大異其趣:一要吃得,二要喝得,三要把得(指大便),四要溺得(指小便),五要跑得(能走),六要扭得(讀去聲,能動作也),七要睡得(不失眠),八要受得(能忍也)。」眾人雖不能體會,但點頭而已。請傳長生之訣。曰「道不傳六耳,要學需一個一個來,不許互通消念。我教給你,還未學會,又講給別人,我最不教這種人。」眾人立誓必不輕道,師才說它日再傳。師居未久,旋又他去。我家宅院甚大,是原端王府之花園所改,建地三畝,房舍數進,眷口甚少。父不事生產,以致家無隔宿之糧。吃神仙留存的糧食後,不覺一年多,糧食又將盡。親友常來相勸,說學道不可自絕生計。正在躊躇無計之時,師又匆匆而至。入門便道:「心動了,動心了,提包包,賺鈔票」。眾人不解何故。說:「有病人住在北海夾道,與我約定在亥時往診,想賺大錢治絕症,跟我提包包就走。」交給我父一藥囊,命父親立即隨行。父視囊中空空無藥。師催促道:「要你提你就提,當跟班,哪有不提包包的。」立即乘車而往。到了門前,交給父一玉環讓含在口中。即入,示病人家屬曰:「他是啞巴徒弟。」病家羅拜在地。師說:「叩頭是假的,錢是真的,錢呢?」主人即獻出錢物,師一五、一十點數,共三千,命納入提囊中。問病人,說在內寢。入內見病人年約五十多歲,據說已臥床甚久,手足不仁,不能行動。師懷中取出一葫蘆,倒出藥丸三粒,異香滿室。回視病人曰:「此一粒千金,速吞服。」病人張口吞藥,師就隨手扶之令坐,又移動其雙足,拍前胸後背,撫摩其項曰:「起。」即令病人下床,扶之而行,繞床走了十數圈,還坐床沿,已經無事。舉家大喜過望,皆嘆服曰:「真神仙,真活神仙。」師令眾人出,授以導引之術,並囑咐不許以車輛迎我,來時我自來。家人唯唯從命。
回歸後,吐還玉環,父親心中感到疑惑。師曰:「得人錢財,為人消災,有何不可以!」 父問濟世救人怎能索要財物!師顧左右而言它。父親很不悅。師說:「舍財以表明病人求生之切,惜財怎能信受力行?試熟思之,悖而入者,必悖而出,學道亦然。」父若有所悟,然一輩子不得其道術之精微,每每感到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