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從小吃到大。幼時吃來吃去不外是家常豬肉水餃、煎餃(只是沒吃完的水餃「加工」的),沒見過其他花樣。年紀大些才陸續嚐到各種餡的水餃、湯餃、蒸餃、粵式蝦餃、鹹水餃等等等。
對餃子的喜好、吃餃子的「資歷」都已經寫過,就少打一些字。《西安餃子宴飯店》所創的「餃子宴」頗出名,大概不難模仿、好幾家也跟著推出,咱們就挑了一家路程近些的《德發長》去吃餃子。
前一天陰雨,塵土被淋成了泥濘,這一天豔陽當空,泥濘馬上乾成了土塊,車輛一過、又是塵土飛揚。旅行時總會看看當地居民的面孔,不知是否因為地處大西北,假日午間的鐘鼓樓廣場上一眾路人、小販的臉上多帶著滄桑、世故感,就連線條也特別深刻。好拍人像的旅行攝影家該會喜歡這裡。
這家外觀古樸的「餃子館」真大,四層樓面加起來近一千五百坪。一樓散座區嘈雜,因有長輩同行,就換到樓上房間。房裡雖有一排窗,但光線不均、照明有些怪,便請服務員開燈,得到回答:『中午就是這樣,不能開燈』...這才想起, "Since 1936" 的老店當然又是一家國營飯店,別期待太多。坐這房間,不能單點、「規定」要吃整套餃子宴...那就來吧!
餃子宴並不全是餃子,放了薏仁、枸杞的白切雞冷盤賣相不錯,但味道、口感普普,盆碟缺角破口的,想必店家也不在乎,算了吧。長輩覺得紫薯山藥金瓜還不錯,但這組合與我無緣。
五香醬牛肉既乾又柴,不佳;幾乎原封不動,真浪費了食材。涼拌時蔬沒什麼味道、菜葉也多萎黃,一桌都喜歡素菜,這碟卻讓人又是一筷即止、不再下箸。
菌湯用了幾種蕈菇,鹹了些、沒有預期的清爽,但能喝。餃子之前來這一連串「撐場面」的開胃菜、湯,對我而言實在沒太大必要。還好,要開始吃餃子了。
第一批是蒸餃,分別是韭菜雞蛋餃與燒賣形狀的泡菜餃,餃子皮各不相同、有道理,味道也還行。從小吃慣了生餡生皮下鍋的傳統餃子,大陸近年越來越多樣化的熟餡生皮餃還是吃不習慣,就當嚐鮮好了。
第二籠有蝦餃、棗泥餃,兩種都是用澄皮包的;蝦餃以粵式點心來說只是過得去,不懂為何冒出個棗泥餃、有些突兀,但倒不難吃。
再來是咖哩味的牛肉餃、雞肉猴頭菇餃,餃子宴的十二種餃來了一半,樣樣有名堂、大多沒吃過,但是興致卻減了一半(其實只是想吃些「正常」餃子)。食興一降,就只顧著談天說地,再來小鴨造型的鴨肉餃、鳳尾魚餃、蓮藕豬肉餃、海鮮餃便只是聽聽名字、淺嚐而已。
終於上完蒸籠,各種溫吞不熱的精緻小餃也都來過了。一大碟熱騰騰的家常豬肉蝦米韭黃水餃來得正是時候,見到尺寸標準、只只白胖的水餃,簡直像遇到舊識、吃到了 comfort food。餡兒家常,餃子皮厚薄適中、微帶咬勁,好水餃!如果早一點上桌,前面那些精巧小餃反而只會相形失色吧?
水餃之後來了烙餃,乾烙比油煎爽口些,青椒、芹菜、蛋、粉絲餡也家常、好吃。接著又上了皮做成核桃模樣的核桃餃、素餃。
正想著既然是「宴」,總不好端一碗煮餃子湯水來『原湯化原食』吧?銅爐雞鴨口蘑湯就來了。沸湯裡又浮沉著不少小餃,滾燙的到底比較好吃。小餃有些份量,不像廣東雲吞、閩台扁食般輕巧。吃了餃子再喝湯、本來就飽肚,現在更是撐了。
應該有不少食客喜歡這「集天下諸餃於一桌」的吃法,否則也不會既出名又開了好幾家;但像我這種「一碟好水餃就滿足了」的粗人,卻只覺得畫蛇添足,工法、呈現方式也實在矯情了一點。這餃子宴,嚐一次已經足夠,如果再遊西安、又想吃餃子,還不如就在樓下來「五兩」水餃來得痛快。
2013‧04(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延伸閱讀:好吃不過餃子,樂事不過相聚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7樓. Reed2013/04/15 01:12這餃子宴實在矯情了一點....
16年前參與美南作協初訪西安,
就被導遊領去嚐觀光餃子宴,
具體哪家餐廳,已不復記憶,
印象中這餃子宴,果真是唬觀光客的噱頭!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八旬阿嬤【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本來標題想用「『餃』情」的...但好像有一點趕搭陸劇便車,呵呵 scubagolfer 於 2013/04/15 11:40回覆 - 6樓. taiwanmickey2013/04/14 22:36怎沒有
海味的 離海太遠淡水的河蝦餃有不??這餃子18吃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招架的
話說小弟最不善吃水餃了!!10顆已飽!!學生時代每回吃水餃比賽都是敬陪末座
年輕時怎沒遇到「吃水餃比賽」這種好事?正好大快朵頤scubagolfer 於 2013/04/15 11:37回覆
- 5樓. 程如晞2013/04/12 13:54吸睛的餃子宴
一看到餃子宴三個字 就飛奔過來
看到最後大笑
容我在臉書分享連結給我那些餃子控朋友看看
豐盛、花樣多,生意不錯,應該也有不少愛顧者吧
scubagolfer 於 2013/04/14 22:12回覆 - 4樓. blanka2013/04/11 21:00還不如就在樓下來「五兩」水餃來得痛快
第一次去西安, 被問要幾斤水餃..我還愣了好久才溫吞說要半斤
感謝好文分享
每家店餃子大小不同,五兩從十來個到三十個都有可能,重量來說,食量不大的人叫個三兩就差不多了 scubagolfer 於 2013/04/12 11:26回覆 - 3樓. LuLu Lin2013/04/10 22:59餃子
台灣餃子的變化應該強過於大陸吧餃子在兩岸自然各有演化,印象中還是以彼岸餃子館(如餡老滿、曾經開到台北的大清花等)花樣多些 - 尤其是熟餡生皮做法而言。但是好不好吃、喜不喜歡,當然是人人各有所好囉 scubagolfer 於 2013/04/11 12:05回覆 - 2樓. 廚房裡的酒鬼2013/04/10 08:59眼花撩亂
得要多點花樣
才好多點價錢
這倒也是,不然怎稱「宴」 scubagolfer 於 2013/04/10 13:49回覆 - 1樓. 馬丁諾2013/04/08 22:18這餃子宴 ...
還真得等到那盤最最家常的餃子上桌才讓人眼睛一亮。
無油的烙餃頗吸引人,在台真沒見過,核桃餃也有趣,就不知餡兒裡是否摻了核桃?
看來不只有我覺得如此。花樣雖然多,倒沒有什麼「分子料理餃」(thank God),該核桃、該棗泥等等的都貨真價實 ^^ scubagolfer 於 2013/04/09 01:1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