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紐約朋友找個「中途」地方一聚,中選的倫敦離紐約六個多小時、距台飛行時間卻將近一倍,實在不能算是 halfway;但太多年沒去、聽說大大不同,就去脫歐在即、亂成一團的英國瞧瞧也好。
匆忙成行,食宿全是問朋友。一朋友出差常住的 150 年老旅館 The Langham 近年才翻修,入住的側翼低樓層雖方便,竟感覺得到地鐵駛過,後來換到主樓就行了。從櫃檯、餐廳到房務人員,沒有一個操 proper 正統(英式)英語,如沒有工作簽證配套而「硬脫歐」、這大都會豈不是要停擺?
到埠當晚簡單吃。對英國菜的印象不怎麼樣,但另一朋友推薦了號稱是 Modern British 的餐廳,總要嚐嚐;同一集團在城中有幾家名稱相近的餐廳,就訂了歷史最久(1917)、幾年前才翻新的這家《The Ivy》
老樓房,但內部裝修頗華麗,經理說桌子很快就備妥、先帶到吧檯;雖然是西餐館多賺一杯酒的 SOP,但發現吧檯座反而比雙人小桌舒適,就直接改在寬敞漂亮的吧檯用餐
家人點的 Champagne Punch 調酒、用餐擺設
Carminetta Fizz 是從傳統調酒 Gin Fizz 變化而來,薑汁汽水添清爽。位於劇院林立之區、所以有這以音樂劇為名的調酒吧?
麵包、牛油
見到有布拉塔(Burrata)乳酪番茄沙拉就忍不住要點,加了芝麻菜青醬、麵包脆片。可能到哪裡都常點這一味、可能期待太高(畢竟還是歐盟第一大城),總之乳酪皮太韌硬、內裡過稀,搭配各料也像是放久了。不妙
前菜沒英式的可選,家人也點了義大利 San Daniele 生火腿、無花果芝麻菜沙拉。生火腿乾硬、芝麻菜又是放到有一些萎掉了,結果兩樣前菜都沒吃完
自己選了當地 Portland 海灣的麵包蟹(Brown crab)為主菜,冷蟹肉塔上是蟹膏美乃滋,附海藻脆麵片、偏酸的涼拌捲心菜(Coleslaw)。整體還行,但也就是那麼一回事
家人打定主意要來一個再英國不過的炸魚與薯條(Fish & chips),黑線鱈(Haddock)炸得外香酥內猶嫩、薯條也不錯,塔塔醬、煮豆泥(Mushy beans)搭配夠在地
尺寸大、份量也十足,家人賸一大半又推了過來,這傳統菜是當晚最佳一品
來自保加利亞的酒保一見到杯子剩兩分滿就殷勤詢問下一杯,忙碌中也不忘過來閒扯兩句(攸關小費?)。隨口說炸魚的份量好大,酒保竟說遇過一個瘦小亞洲人獨自用餐,連點了炸魚、牧羊人派(Shepherds pie)、烤牛肝三道傳統菜然後吃個精光⋯⋯其實聽了就沒胃口,只好回他一句:He must’ve been very very hungry.(笑)
雖然自稱現代英式,但大多是常見歐陸(Continental)菜餚,外加幾樣升級美化些的傳統菜式而已,整體感覺便是「差不多、還能吃」。但是環境佳氣氛好,一群人來熱鬧一下應該也不賴。
倫敦行有好幾晚沒訂位,本打算隨興吃,第一餐就吃得令人不禁有一點擔心,於是回到旅館就立馬打起精神、打開 iPad,進入「臨時抱佛腳之搜尋訂位」模式(笑)
2019・09(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純屬好玩、同場加菜:
延伸閱讀
波羅的海 - 八方齊集《Compass Rose》
米蘭 -《IL Salumaio di Montenapoleone》夏夜愜意餐
米蘭 -《Bàcaro del Sambuco》夏日愜意餐
巴黎 - 頂尖 Bistro《Le Violon dIngres》
巴黎 -《LOs à Moelle》小酒館風情
阿姆斯特丹 - 五隻蒼蠅《dVijff Vlieghen》
酒後駕車害人害己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意樵2019/09/26 20:56很眼熟!!
老覺得有那麼2-3個菜,我常做!!
再回頭研究研究。
這餐簡單吃,的確都是些自家能做出的菜餚 scubagolfer 於 2019/09/27 11:40回覆 - 1樓.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2019/09/26 15:16確實沒太多人拼死推介英倫美食,要怪莎翁當初未能置入行銷。反正,英國菜餚大抵beefy, bulky至少讓你餓不著。林語堂大師曾說理想生活就是「住英國房子、用中國廚子、娶日本太太、再有個法國情婦」。後人延伸說最糟就是「住日本房子、用英國廚子、娶美國太太、拿中國工資」
...但此行有些現代英倫菜的確令人印象一新,有空會繼續記述幾篇 scubagolfer 於 2019/09/27 11:3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