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生命是一條流動的河
2025/05/12 21:42
瀏覽348
迴響1
推薦34
引用0

印度教說,會改變的事,就是〔表相〕(maya)。

而永恆不變的事物,就是〔梵天〕(brahma)(萬物本源)。

但古希臘哲學家〈赫瑞克利特斯〉的說法,剛好相反。

他說,看起來永恆不變的事物是〔表相〕(maya)。

而那恆常在變化的無常,才是〔梵天〕(brahma)(萬物本源)。

〈佛陀〉也有同樣的了解:【變化是唯一的永恆現象】。

祂說:「靈魂根本不存在,你不是一個『我』,而是一個『無我』。

在你身上不具有任何永恆與實體的現象,你是一個流、一條河流。」

佛陀為什麼要強調〔無我〕?因為,如果你接受〔生命的不存在性〕,

接受〔空無〕,你就不會懼怕死亡,就可以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丟掉,

而當你把自己完全丟掉的時候,〔清晰的洞見〕會出現。

如此一來,你就具備可以〔知道〕的能力。

在〔自我〕之中,你總是會解釋,你無法知道〔真理〕。

當〔你〕沒有〔橫阻在中間〕的時候,真理就會反映出來。

所謂的〔無我〕、〔不變的變動〕、〔無實體〕,它們全都只是

一條源源不斷在流動的河流。

你自己必須先〔真實〕,然後,才有可能遇見〔真理〕。

一個人應該要學會能夠〔不沉溺〕,無論〔欣喜或悲傷〕。

始終沉溺於得失悲歡,如若不是軟弱,便是未能識見真相。

註:〈梵天〉是婆羅門教神話中的創物主,現今印度教所崇信的神靈之一 。

在婆羅門教教義中,梵天是萬物的本源,其居住的空間,稱為〔真實世界〕。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木香花
下一則: 又見楓橋夜泊
迴響(1) :
1樓. 旭日初昇
2025/05/13 12:44

佛說更能打動我心----。

謝謝sally分享!!!



當我們安全、健康活著的時候,很難體會〔生命的不存在性〕。
就算家人朋友或認識的人離世了,也不會否認〔生命曾經存在過〕。

這裡所謂〔生命的不存在性〕,是指〔不會永恆存在〕。

或許,有人認為〔曾經存在〕,就是〔存在的部分印證〕。
但若從宇宙綿延無盡的光年而言,人幾乎是不存在於軌跡。
據推估,宇宙是一個直徑為九百三十億光年的球體,浩瀚無邊。

然而,我們的存在,依舊要被自己充分認可,才足以自信自立。

關鍵是,〔生也有涯〕這個事實,絕不能被淡化或質疑。

我真正體認到〔人會死亡〕,是民國81年一位學生的溺水意外。
當下,很難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衝擊,完全沒心理準備,
還在告別式暈倒過去,也悲傷了好一陣子。

慢慢地,開始去研讀有關生死的書籍,也接受了這事實。
往後的歲月裡,也不斷遇到同事或學生的離去,甚或父母。
然而,那分衝擊與失落的哀傷,已逐漸減低或消失。

至此,我已深刻體悟 ~〔此身只是暫寄〕,任何人都一樣。
英年早逝或百年長壽,從終點而言,意義無大差別。

當然,這並非厭世或悲觀,而是理解〔生命的不存在性〕,
可以省卻不必要的追求和執著;從而自陷溺中,得到解脫。

或許這過程,需要不斷地經歷、超越。所謂【煩惱即菩提】!

sallychen2025/05/13 13:56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