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4德瑞遊記13~ Munchen慕尼黑市區觀光
2025/05/15 08:00
瀏覽445
迴響0
推薦23
引用0

德瑞遊最後一天行程就是慕尼黑市區自行觀光,Munchen是德國第三大城,也是世界上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

到達慕尼黑市區時還看見電車穿越

皇宮及歌劇院前矗立著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Maximilian - Joseph國王的雕像

從停車場前往瑪麗恩廣場Marienplatz,要先經過馬克斯·約瑟夫廣場Max-Joseph-Platz,右邊是開幕於1818年科林斯柱式的 慕尼黑國家劇院Bayerisches Nationaltheater

慕尼黑國家劇院也是巴伐利亞州立歌劇團、巴伐利亞州立交響樂團和巴伐利亞州立芭蕾舞團的主場演出場地,是希臘風格的建築;

外形猶如神廟的國家歌劇院建於1653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歷史。

德國的招牌真是太令人讚嘆喔!

舊市政廳Altes Rathaus 興建於14世紀,為階梯式山形牆帶有塔樓,現為玩具博物館;舊市政廳命運多舛,早期為巴洛克風格風格,二次大戰慕尼黑遭到轟炸,塔樓幾乎全毀,1958重建完成,重建後為現在所見的新哥德式建築,是西元1847年前的慕尼黑市政廳,現為市議會代表使用;尖塔是近代1974才完工,這也是為什麼舊市政廳看起來甚至比 新市政廳 還要沒有歷史感。

新市政廳Das Neue Rathaus興建於西元1867~1908年,乃新歌德式風格的建築物,內設有市議會、市長辦公室和一些行政機構;

新市政廳位於瑪麗恩廣場,其正面外觀裝飾非常富麗堂皇。

哥德式尖頂如雲的市政廳

新市政廳(Neue Rathaus)是慕尼黑的地標之一,外觀古色古香,實際是建於1867~1908年,新哥德式的新建築。

慕尼黑瑪麗恩廣場Marienplatz是慕尼黑古城區的中心位置,名稱來自廣場上的「瑪麗恩」圓柱Mariensäule﹚,其設立的目的就是頌揚聖母。廣場中央一座金色的聖母瑪利亞雕像立於大理石柱上,雕像刻於1590年,為感謝上天保佑慕尼黑舊城,未受到三十年戰爭的波及而立。

瑪麗恩廣場Marienplatz這邊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噴泉,上頭有河豚,聽說跟魚販有關,以前魚販學徒通過公會認可、可以出道時,都必須跳入那噴泉慶祝,為何噴泉是在這邊而不是穀物市場呢?因為久遠前新市政廳前的廣場才是慕尼黑主要市集。

遊客也可坐電梯到新市政廳高85米的塔頂參觀,但老彼得教堂的鐘樓更高,因shine2008年來慕尼黑時曾登過新市政廳塔頂,所以此次決定挑戰走306階的樓梯,來欣賞慕尼黑城市美景,登上塔頂就拍攝到新市政廳與聖母教堂都同時入鏡真是太棒啦!

雙塔圓頂造型就是聖母教堂,而瑪麗恩廣場新市政廳前的綠帳篷都是為了聖誕市集的布置。

新市政廳(Das Neue Rathaus)位於瑪麗恩廣場是19世紀末建造的哥德式建築,其正面外觀裝飾非常富麗堂皇。哥德式尖頂如雲的市政廳遊客也可坐電梯到高85米的塔頂參觀。

與市政廳成垂直角的綠色尖塔建築是小朋友最喜歡的玩具博物館;裡面典藏了古早味與現代的玩具,不過我們並沒進去。

新市政廳鐘樓高85米,修建於西元1904年,鐘樓上的壁鐘(Glockenspiel)表演內容是侯爵婚禮的故事;

觀光客最愛 瑪莉恩廣場 Marienplatz 以及 新市政廳 Neues Rathaus 85公尺的鐘樓地標;

若是來的時間剛好,這裡更是欣賞市政廳的報時秀的絕佳位置,因為這裡的角度會比廣場往上看來的好。

這裡有全世界最知名的人偶鐘表演,每天11(5~10月時的12點、17點、21),會有真人大小等高的32個機械木偶,演出1558年威廉5世的婚禮情景。最上層的表演為侯爵威廉武士與羅特林根的芮娜塔的婚禮,最下層是慕尼黑的傳統舞蹈Schäfflertanz

騎馬茅戰是將當年巴伐利亞大公爵威廉五世(Wilhelm V) 和洛林公主的結婚大典,為了祝福這對新人特地舉行一場決鬥,藍白色的騎士代表巴伐利亞,紅白色的騎士代表洛林。下半場表演的背景是1517年,當時因黑死病蔓延,居民都裹足不出,最先有膽量上街的是造酒桶的工匠,他們在街道上跳著奇特的舞蹈傳揚著病毒絕跡的好消息。表演時間較一般音樂鐘來得長,約10分鐘左右,由最頂端的3聲鳥鳴劃下休止符。

聖彼得教堂 St. Peterskirche 是慕尼黑古老的教堂,教堂唯一的鐘樓位於舊城區熱鬧的 瑪莉恩廣場 Marienplatz 後方,用最少的花費登上306階階梯後,可飽覽慕尼黑舊城區最美市景,據說天氣好的時候最遠還能看到阿爾卑斯山山脈呢!入口就在售票亭左邊,教堂建築很窄很扁平,所以內部也只能用僅有的空間蓋樓梯,會車的時候也不是很方便;樓梯大多用木頭搭建,一開始就能讓人感受到教堂滿滿的歷史痕跡,因為很窄真的不是很好走,越往上還能明顯看出樓梯越來越單薄的架構;要登頂前要爬過許多狹窄的樓梯,其中有不少地方不容易同時有兩個人交錯。果然登上最高處,風景美不勝收,真的會發自內心的讚嘆!

有兩顆藍藍綠綠的圓頂,這兩顆洋蔥頂就是有名的 Frauenkirche 聖母教堂 的兩座高塔,是慕尼黑象徵性地標建築物。

往另一側望去則是穀物市場,是慕尼黑規模相當大的市場。有賣各式各樣的傳統食物,還有許多的露天座位可以在這裡用餐,是來慕尼黑不容錯過的景點之一。

11月中不到5點就夕陽西下啦!

好多橘紅色的屋頂,一個個小尖塔好像童話故事裡面的場景…….

聖彼德教堂是慕尼黑市中心最古老的教堂,早在西元1158年慕尼黑建城之前就有,18世紀因火災重建後,原是兩高塔的教堂修建為現今只有一座高塔的模樣,此高塔高92米,是慕尼黑市內最佳的瞭望點,登鐘塔才能俯瞰慕尼黑最具代表性的景色。

老彼得教堂,許多人稱呼這座教堂前都會加個「老」字,因為它是慕尼黑最古老的一座教堂了,可謂是元老級啊!

看到眼前的景色,覺得爬得雙腿發抖都是值得的;登高望遠,把慕尼黑老城區的景色盡收眼底,這裡真的是絕佳的眺望處。

眺望瑪麗恩廣場最好的角度,就在老彼得教堂的鐘樓,這是一棟年代非常久遠的建築,也是慕尼黑最老的教堂。教堂建於11世紀,要登上塔頂只得沿著一圈圈狹窄老木梯,一階一階慢慢走直達塔頂。

聖母主教座堂 Frauenkirche  新市政廳 Neues Rathaus 兩大重要地標都能一同入鏡,誰能說老彼得不是坐擁全世界最佳美景呢?!

新市政廳(Das Neue Rathaus)位於瑪麗恩廣場是19世紀末建造的哥德式建築,其正面外觀裝飾非常富麗堂皇。

登上這座鐘樓約為91公尺,要爬306階才能抵達,真的有點累,但上頭的視野相當良好,傍晚太陽快下山,看到這美麗景色覺得一切都值得!

有著雙塔圓頂造型的聖母教堂,是慕尼黑象徵性地標建築物,已有500年的歷史,是慕尼黑第二老的教堂。這座教堂被當地人暱稱為「to our dear woman」外型相當特別,整體風格屬晚期歌德式,但高達100公尺(約33層樓高)的雙塔卻是偏向東正教的洋蔥狀而不是傳統歌德式建築的尖塔。

畢竟登頂很不容易,我們就再繞一圈拍照;穀物市場是慕尼黑規模相當大的市場,可惜我們時間不夠就沒去逛啦!

1807年,國王馬克西米連一世曾下令位於瑪利亞廣場的食品市場必需搬到一個面積更為寬闊的地方,即是現今穀物市場~維克圖阿連市場 Viktualienmarkt的所在地。

慕尼黑的夕陽西下,在高塔樓頂欣賞有不一樣的感受…..

不同方向看去的房子風格也有點不太一樣,舊城區瑪莉恩廣場附近的紅屋頂較多,其他方向就比較沒有這麼紅澄澄一片了,綠色、黑色、藍色的屋頂穿插在其中,偶爾出現較突出的教堂或尖塔,即使天氣沒有來個大藍天,也覺得登上高塔的景觀還是超美、超值得!!距離地表56公尺,這裡能用最平價的方式換得舊城區360度絕佳景觀,實在非常超值!!

舊市政廳階梯式山形牆帶有塔樓現為玩具博物館,而右側後面就是聖靈教堂高高的塔樓,非常漂亮。

聖彼得教堂 St. Peterskirche 鐘塔頂端俯瞰慕尼黑最美市景

推薦來到慕尼黑一定要上來登塔從高處欣賞慕尼黑城市喔!

由於年代久遠,老彼得教堂建築風格曾一變再變,目前教堂的內裝為華麗貴氣的巴洛克風格,也有歌德式高聳的祭壇與廊柱。

聖彼得教堂 (聖伯多祿教堂)St. Peterskirche Munich (St. Peter’s Church) 歷史可回朔到1158年,跟不少老教堂一樣,聖彼得教堂的命運也很坎坷,經過數次大火、戰爭摧毀,已失去原本樣貌,目前的教堂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修建,一直到西元2000年才完成,當地人稱聖彼得教堂為「老彼得 Alter Peter」。

目前教堂內部以白金色作為主要裝飾,整修後已看不出 聖彼得教堂 St. Peterskirche 原本老舊的面貌,沒有整個教堂都金碧輝煌,但華麗的點綴還是非常漂亮,特別是主殿上方的壁畫更是栩栩如生,進入教堂是免費的,還是很值得進來走走。

老彼得(聖彼得)教堂(St. Peter)是德國慕尼黑內城最古老的教堂;早在1158年慕尼黑建城之前此處已經建有教堂。教堂內部洛可可和巴洛克風格混搭風別具一格,以白色和金色為主,還有珠寶飾品和帶發骸骨的典藏室。安放在主祭壇的中央處的是聖佩特羅像,稍下方處的四位聖人像非常漂亮。整座教堂顯得十分莊重,雍容華貴。內部的裝飾繁複精美,尤其是它的祭壇,用了許多鍍金裝飾,很華麗的感覺。

慕尼黑聖彼得大教堂以其美麗精緻的雕塑而聞名,內部各個祭壇和牆壁上裝飾的聖人雕像和華麗的雕塑進一步突顯了大教堂的神聖性。尤其是主祭壇周圍的雕塑藝術水平極高,這些作品不僅是為了觀賞,也蘊藏著宗教意義和歷史,提供更特別的體驗。

老彼得教堂又稱聖伯多祿教堂(Alter Peter or St. Peterskirche)是慕尼黑最古老的教堂,白色的廊道,兩側伴有金色的神尊,天頂有鑲金的圖畫,以聖伯多祿的一生為主題,莊嚴典雅。

教堂內的裝飾金碧輝煌,主題是聖伯多祿(聖彼得)的一生,天頂壁畫便描繪了他受難被羅馬暴君尼祿倒釘在十字架的場景。

教堂內的旋轉階梯及柱壁上的聖者雕塑都是藝術品

教堂後方二樓的大管風琴,看起來好壯觀漂亮。

教堂內部以白色與金色搭配的洛可可式設計,使得教堂有種雍容華貴的感覺。

這應該是側邊的小小教堂,可惜這次沒拍攝到老彼得教堂的正門,只記得鐘塔外觀看不出歷經風霜,塔樓建築體相當扁平,側面看起來超窄,所以可以想像爬樓梯的過程有多艱辛。

出來後走到鼎鼎有名的 Frauenkirche 聖母教堂門口,不過沒時間進入參觀啦!

綠色建築的狩獵博物館前方的銅野豬雕像,這頭野豬耳朵跟鼻子都被摸得發亮,應該是摸了會帶來好運吧

晚餐自理,K導餓啦! 先在Rischart買個東西充飢。

通過卡爾斯門後便是慕尼黑市中心的行人徒步區,由卡爾斯門走到瑪麗恩廣場/新市政廳約十分鐘。這邊是最重要的逛街區域,要買精品或3C都可在此解決。

卡爾斯門(Karlstor)是慕尼黑行人徒步區的主要入口,通過之後就到了慕尼黑最主要的逛街區域。

卡爾斯門(Karlstor)牆上的雕塑

卡爾斯廣場(Karlsplatz)很熱鬧,各式各樣的商店林立。

過了卡爾門後,繼續沿著Neuhauser步行街直走,可以看到這座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文藝復興式教堂~聖彌額爾教堂(St. Michael’s Church / Michaelskirche),建築外觀看來非常德國南部經典建築樣式,在建立之初影響了南德巴洛克建築風格甚大,外牆的雕像部分是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古老的巴伐利亞王室~維特爾斯巴赫王朝成員的雕像。

聖彌額爾與惡魔

瑪麗恩廣場就是慕尼黑的市中心,也是遊客旅遊慕尼黑的起點。以此為中心,慕尼黑最主要的景點如皇家啤酒屋、聖彼得教堂、皇宮博物館、聖母瑪莉亞教堂等,都在徒步可達的範圍;

此外,瑪麗恩廣場也是慕尼黑市區交通的樞紐,再加上周邊還有百貨公司、運動用品專賣店以及眾多的餐廳、啤酒屋等,每一個遊客都會在此廣場周邊消磨掉一整天的時間。

瑪利恩廣場(Marienplatz)是慕尼黑古城區的中心位置,當然也是聖誕市集的最佳選擇,所以11月中已經開始有些許聖誕攤位啦!

瑪麗恩廣場以前是主要市集,冬天時從行人徒步區到這邊都有聖誕市集,新市政廳完工於1909年,塔高85公尺、可搭電梯登塔俯瞰市區,但景致不如老彼得教堂塔頂。

新市政廳也有天文鐘表演,正立面的雕飾倒是很精彩,主角是巴伐利亞的國王、選帝侯跟公爵們。

瑪利恩廣場(Marienplatz)是慕尼黑古城區的中心位置,名稱來自廣場上的「瑪麗恩」圓柱(Mariensäule),其設立的目的就是頌揚聖母。金色的聖母瑪利亞雕像立於大理石柱上,雕像刻於1590年,為感謝上天保佑慕尼黑舊城,未受到三十年戰爭的波及而立。

1874年舊市政廳遷入新市政廳,同年 Ratskeller 即在此開業,跟著新市政廳一起從頭見證歷史,至今已有將近150個年頭,每個觀光客都會路過經過,卻很容易錯過;百年地窖餐廳 Ratskeller在市政廳內廣場的入口,還有兩隻獅子在門口作為吉祥物,和 獅子公爵、巴伐利亞旗幟上的獅子,應該都有些關聯……

瑪麗恩圓柱(Mariensäule)及聖靈教堂高高的塔樓都非常顯眼。

好巨大火腿喔!

來慕尼黑除了逛穀物市場外,還有一個地方也不容錯過:豪華氣派的Dallmayr,是享譽德國的高級食材店,因為門面氣派到會把它當成高級飯店或餐廳而錯過,原來這邊就是入口,華麗程度超乎我們對食材店的期待。除了以咖啡、巧克力跟茶聞名外,也有賣琳瑯滿目的小食。

到歐洲似乎也要逛逛精品大街喔!

這家法國的馬卡龍真的很好吃!

慕尼黑最有名的啤酒屋非在 Dallmayr 跟慕尼黑王宮附近的皇家啤酒屋(Hofbräuhaus)莫屬;上次團遊白天來用過午餐,這次晚餐K導帶我來探險。

皇家啤酒屋(HofbrçÈhaus)位於Am Platzl街上,過去是巴伐利亞王家的釀酒廠,在1832年取得販賣啤酒給大眾的許可後興建了啤酒餐廳,是可容納4500人的大啤酒屋,現在為巴伐利亞邦政府擁有。19202月,納粹在此集會,希特勒第一次公開發表演說,起義並未成功。是觀光客最愛聚集的地方,可能僅次於瑪麗恩廣場吧!

進來之後自己要先找位子坐,坐定位後服務生才會來服務你,如在門口等人帶位,他們不知道你是否要用餐,就不會理你。我們進到皇家啤酒屋後就一直往裡面走,還好就找到座位啦!

皇家啤酒屋(HofbrçÈhaus)1644年便一直廣受歡迎,至今仍以啤酒、菜肴、遊客、地道音樂、豪飲作樂的氣氛,以及當地人所穿的短皮褲(Lederhosen)等馳名於世。皇家啤酒屋大大的有名,其與一般德國餐館相比,或是因為人多吵雜、擁擠而充滿南部粗豪熱情的感覺。

在德國啤酒餐廳用餐,入座後服務生都會先問你要喝什麼,看著超漂亮的menu,我們先點兩杯不同口味的啤酒。

因為午餐在Augustiner Keller啤酒花園區曾吃過超大的德國豬腳及馬鈴薯球;因豬腳(Schweinshaxe)及馬鈴薯球Kartoffelnknödel實在硬到難以下嚥,所以就點一份Salatteller沙拉及一盤Hendl是烤雞。烤雞是服務人員介紹的,還不錯吃!

我們選了一個原味的啤酒與黑啤酒,黑啤酒的味道比原味苦蠻多的……

除了菜單上面的餐點,也會看到穿著德國傳統服飾的女服務人員穿梭餐廳,賣著德國著名的蝴蝶餅。我們桌這位女服務人員動作很粗曠,和我們一直哈拉!當然我們離開前小費就不能少喔!

慕尼黑HB皇家啤酒屋前身就是專為皇室製作啤酒廠,HB啤酒則是慕尼黑知名的啤酒品牌之一,而在1828年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西一世下令開放眾人參觀後,如今就是我們看到的慕尼黑HB皇家啤酒屋。

慕尼黑HB皇家啤酒屋擺放的啤酒杯還真是多

這些應該是待販售的啤酒杯

有點吵雜的慕尼黑HB皇家啤酒屋,進門後就會發現古色古香的歐洲建築,挑高的樓層以及美麗的彩繪天花板,遠處不時還會傳來美妙的音樂聲。

彩繪天花板周邊可以說是餐廳的搖滾區,因為這區會有樂隊現場演奏巴伐利亞民謠,然後很多觀眾會在旁邊歡呼拍手,簡單來說就是熱鬧又吵鬧。

HB 皇家啤酒屋最有特色的是復古彩繪天花板,每一區畫的東西都不太一樣,因為是比較隨性的啤酒屋,大家都可以自由在餐廳裡走動、參觀。

每年慕尼黑啤酒節都是從這裡開始的,其實慕尼黑啤酒也沒什麼特別好喝,德國啤酒並不會比台啤金牌好喝。但是德國人,很豪邁大杯大杯點,大口大口喝,於是造就了現在的啤酒節的規模。重點不是在啤酒的口味,而是在喝酒時歡樂的氣氛,他們很會聊天,怎麼看德國人喝酒就是比台灣人有氣質,不乾杯、不鬧人,高談闊論但不鬼吼鬼叫,讓啤酒帶著大家走進歡樂的氣氛。

HB皇家啤酒屋(HB Hofbräuhaus)以前專門供應王侯的啤酒,歷史已逾400年,號稱世界最大的啤酒餐廳,來慕尼黑想吃豬腳、喝啤酒,推薦可以來這間餐廳朝聖。

裡面簡直就是市井食肆,人滿為患,人聲鼎沸,蛇鼠雜居,混亂不堪,室內正中央有一個樂團,但是吵死了,應該沒有人在聽。用餐環境浮誇到爆,有著最美麗彩繪天花板的餐廳。

HB皇家啤酒屋也順便販售很多紀念品

HB皇家啤酒屋從1589年就存在,是路德維希一世Ludwig I後來要求釀酒廠裡頭要蓋個平價餐點的餐廳,給周圍的平民、藍領階級吃飯,才有了現在的餐廳,因此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原本佔地大到爆的啤酒廠變成餐廳,真的很大

HB皇家啤酒屋的德文跟一般啤酒屋的bräuhaus不同,而是「Hofbräuhaus」,也就是宮廷啤酒廠的意思,在啤酒廠中有著崇高的地位,代表的是專門供應統治者的皇家啤酒廠,如此響亮的名稱,讓HB皇家啤酒屋至今,仍維持慕尼黑六大釀酒廠的地位。

走出HB皇家啤酒屋,Hard Rock就在附近。

午晚餐居然都吃啤酒屋,shine都快成酒鬼啦! 想說反正隔日就返台,而來慕尼黑怎可不喝啤酒啊? 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END~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