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成語的聯想妙用
2025/04/20 00:19
瀏覽515
迴響2
推薦47
引用0

我們在寫文章時,最怕腹笥甚窘、文思枯竭。

偶爾得著些靈感,會高興地以為是〔吉光片羽〕,盡速落筆。

而我也一直以為〔吉光〕,是心頭閃現的〔靈光〕,是〔美妙的文思〕。

今天在翻閱成語辭典時,無意間發現,原來〔吉光〕是【神馬】名。

〔片羽〕是一片毛。

〔吉光片羽〕這個成語的釋義是:【神馬毛裘,入水不沉,入火不焦。】

比喻殘餘的藝術珍品,如同神馬,既已不可見,得其片羽撮毛,亦足珍貴。

而今,引申到寫作的美好靈感或文思,似乎也說得通!

只是,多瞭解了本意,更增添〔神祕形象的遐想〕,頗覺有趣。

無獨有偶,〔含沙射影〕這成語,也容易被誤解,以為〔人是主體〕。

其實〔含沙〕是一種名為【含沙蜮】的害蟲。這種三隻腳的害蟲,

能含沙噴射人影,一旦被噴射到,即發瘡生病。(蜮,音ㄩˋ)

後來,被拿來作為比喻〔暗中誹謗、陷害人〕的意思。

中文的許多成語,都是從人物或事物現象而得,引申出的意涵十分貼切、

耐人尋味。這大概不是其他國家的〔符號語言〕,所能比擬、意會的。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關於更多的胡適
下一則: 民初文人金句
迴響(2) :
2樓. 旭日初昇
2025/04/20 10:04

人生如逆旅,一般認知解讀是人生逆境。

但逆旅其實是旅館、客棧之稱。



對,一般人很容易〔望文生義〕。

一看到〔逆〕字,會聯想到〔橫阻或困頓〕。

所以,下意識會認為:〔人生如一場充滿橫阻困頓的旅程〕。

而其實,在古文中,逆旅是〔旅館、客舍〕的意思。

這可追溯於三個出處:

1.南朝梁〈蕭統〉:「倏忽比之白駒,寄寓謂之逆旅。」

2.唐〈李白〉:「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

3.宋〈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從這些文句中,能明顯體會出 ~

〔人生這個過程,就是生命暫時寄宿於客棧〕之意。

sallychen2025/04/20 10:51回覆
1樓. 安歐門
2025/04/20 09:31

悲哀的是,中文地區的多數人,一樣不懂,也不想懂。




中華文化(尤其是文字),是世界的瑰寶,十分珍貴!

現在許多國家都興起了中文熱,比方說:

1.亞洲國家:

〔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

2.歐美國家:

〔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義大利〕。

3.非洲與中東:

〔南非、埃及、阿聯酋〕

4.大洋洲:

〔澳大利亞、新西蘭〕。

以上資訊摘自〈DeepSeek〉

~~~~~~~~~~~~~~~~~~~~~~~~~~~~~~

至於你說,中文地區的多數人,一樣不懂,也不想懂。

應該是指〔成語典故〕或引申的〔深層意涵〕,

甚至是〔經史子集〕,〔詩詞曲文〕。

我想,術業有專攻、興趣有不同,也難以求全!

只希望,當〔中文〕日漸被外國重視時,

台灣,不要忽略與去中化,那顯得很不合時宜。

文化深耕,才能談明心見性、道德內化與社會安詳和諧。

sallychen2025/04/20 10:20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