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中美間的〔貿易關稅〕抗衡,雙方態勢強硬,壁壘分明。
常聽到【修昔底德陷阱】這個詞。好奇下,爬梳其出處與資訊。
~~~~~~~~~~~~~~~~~~~~~~~~~~~~~~~~~~~~~
1.修昔底德陷阱,是由美國政治學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的概念。
2.源自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分析。
3.【伯羅奔尼撒戰爭】發生於公元前431年 ~ 前404年。根本原因是:
雅典與斯巴達的〔霸權競爭〕,政治制度的對立與勢力擴張的衝突。
4.修昔底德認為〔雅典的崛起和斯巴達對其恐懼〕是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
5.艾利森借用這個歷史案例,比喻當一個新興大國(如雅典),威脅到現有
霸權國(如斯巴達)的地位時,雙方極易陷入衝突,甚至戰爭。
6.這一概念,常被用來分析中美關係。即中國作為崛起國與美國作為守成國
之間的潛在衝突風險。簡言之,就是霸權之爭與恐懼心理。
7.部分學者認為〔權力轉移〕不一定引發戰爭,取決於雙方的〔外交策略〕
和〔制度調整〕(如:核威懾、經濟相互依賴)。
8.也有批評,覺得修昔底德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解釋,過於簡化歷史。
戰爭發生的原因複雜多元,有可能牽涉到〔同盟體系〕與〔國內政治〕等。
■
(參酌DeepS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