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奧匈帝國之旅】匈牙利:聖伊什特萬大教堂、中央市場、加爾文廣場、煙草街會堂、國家歌劇院、英雄廣場、民族學博物館、Piroska Slager Pub餐廳
2025/08/18 15:25
瀏覽694
迴響0
推薦14
引用0
第九天上午
布達佩斯市政府
一早先到麵包店買早餐,買了麵包就直接坐下來吃,匈牙利麵包店實在太強大了,每一樣看起來都很誘人,讓人陷入選擇障礙。接著順道去藥局買藥,用噴劑處理昨天的傷口;匈牙利的藥局都有藥師,藥品不是像台灣藥妝店那樣隨手就能取,得由藥師拿給你。
第一站搭車前往布達佩斯市政府,從這裡開始今天的行程。話說匈牙利搭車幾乎沒在查票,其實還是會抽查。像公車在駛入站前,車上告示板會顯示要查票,這時就要準備好票給司機看,也算是留點面子給沒買票的乘客。地鐵則偶爾會有查票員隨機巡邏。我們曾遇過一群「古惑仔」上了地鐵,結果一看到有查票員靠近,立刻慌張地下車。地鐵有時則會在出口設查票點,若沒買票,就到下一站再下車。
歐洲的鐵路和地鐵安全規範,和台灣差很多。像高雄輕軌,連在鐵道旁觀看都不行,還訂出一堆「鐵路法」條文;但在歐洲,沒有人會管你站在哪裡,自己要對自己的安全負責。至於交通工具方面,布達佩斯街頭幾乎看不到機車,自行車也不多,騎的人大多是外送員。
可惜今天市政府沒有開放參觀。莉莉說平常其實經常會對外開放。現任布達佩斯市長柯若瓊(Gergely Karacsony)是匈牙利反對黨的一哥,匈牙利是多黨制,而他代表幾個反對黨的聯合陣線出來競選,已經連任第二任首都市長了,深受市民愛戴。匈牙利奧爾班政權能贏得全國選舉,係以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以驚悚口號煽動鄉村選民;但是布達佩斯選民大多數支持柯若瓊,討厭奧爾班,冀望柯若瓊能贏得下次總統大選
奧爾班是匈牙利的極右派,近年來極度親中;而柯若瓊屬於左派,政治上大相逕庭。例如奧爾班不准同志大遊行,柯若瓊以市長身分核准。奧爾班在布達佩斯設立復旦大學分校,柯若瓊就把旁邊街道改名,力挺香港、維吾爾、達賴喇嘛。當然啦,反對黨也表明挺台灣的立場。
聖伊什特萬大教堂
從市政府走不遠,就來到布達佩斯的地標之一的聖伊什特萬大教堂。
沿途經過「噴霧門」,炎炎夏日裡,匈牙利各地都會設置這種裝置,讓行人走過時能瞬間清涼一下。前兩天在巴拉頓湖也有看到。
路上還有許多雕塑,其中一件是形狀像公事包的雕像,用來紀念瑞典外交官華倫堡(Raoul Wallenberg)。1944年下半年,他被派駐布達佩斯,發護照給猶太人,拯救了幾千名猶太人。可惜後來被蘇聯紅軍逮捕,從此下落不明。
走到大教堂前,這座於1905年落成的建築,高達96公尺,是為紀念匈牙利第一位國王聖伊什特萬一世而建。8月20日的「國王日」也因此被訂為匈牙利最重要的國定假日。廣場上還有老師帶著學生參觀,可見這裡是匈牙利人歷史教育的必修現場。
聖伊什特萬於西元1000年統一了匈牙利,並於隔年接受羅馬教宗冊封為國王,將匈牙利建立成為基督教王國。精準地說,應該是基督教分支中的天主教王國,宗教改革後,匈牙利逐漸變成多宗派基督教國家,但國王仍支持天主教。也就是因為接受冊封,馬札爾人開始跟歐洲接軌並融入,使馬札爾民族擺脫部落時代、走入歐洲文明。
![]() | ![]() |
![]() | ![]() |
中央市場
參觀完教堂後,我們搭地鐵和電車前往中央市場(Nagy Vásárcsarnok)。
莉莉說這個市場東西比較貴,專賣給遊客,但實際在其他景點比價後,才發現這裡反而更便宜,所以我們後來又特地回來買紀念品。
市場環境乾淨整齊,價格標示清楚,小販都會為自己的攤位和品項的美感負責,連醃黃瓜的罐子都有笑臉。當然,看到香腸和酒就買來吃,在美食如雲的匈牙利,香腸真不算是強項。
加爾文廣場
繼續往下一站走,看到一座加爾文(Kálvin János)的雕像,才知道這一帶就是加爾文廣場。
加爾文宗教改革者,創立加爾文教派。他是法國人,因宗教迫害在瑞士日內瓦(Geneva)定居活動。他並未去過匈牙利,但他的思想和教義在16世紀中期傳入匈牙利,對宗教與文化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匈牙利人尊敬他為新教信仰的奠基者。
加爾文反對聖像與教皇崇拜,強調「上帝決定一切,人無法改變命運」,並認為《聖經》是唯一的信仰與實踐權威。加爾文教派主張簡約,講究嚴謹、樸素與節制。信這種教應該很累。
布達佩斯至今仍有許多加爾文派的教堂與學校。莉莉路過自己念過的天主教高中時,指著對面另一所高中說,那是加爾文派的學校。她說當年兩校的競賽很激烈,誰也不讓誰,就像是台灣的梅竹賽。
煙草街會堂和生命之樹(Dohany utcai zsinagoga)
這裡是布達佩斯、也是全歐洲最大的猶太會堂,因為這裡曾經有煙草工廠,所以被稱為「煙草街會堂」。
它的建築風格與周邊截然不同,屬於「摩爾風格」,外觀靈感來自伊比利半島的伊斯蘭建築,而伊比利半島是摩爾人到歐洲的跳板,前年去葡萄牙曾學過。因為具有阿拉伯風格,所以在當時被認為能表現出猶太民族來自於東方。
外觀有許多以色列國旗上的星形徽標「大衛之星 (Star of David)」,代表猶太人的標誌。當年希特勒命令猶太人配戴這個標章,任何商店都不准接待猶太人,而今這個徽標成為以色列國旗。
至於會堂內的展覽,我之前已經看過不少,就沒有再深入參觀,只沿著外牆走了一圈。生命之樹在會堂內,葉子上有猶太受害者的名字。
往下一站走去,路過兩面特別有意思的大牆。
魔術方塊之牆
魔術方塊是匈牙利建築學教授魯比克(Ernő Rubik)的發明,別忘了匈牙利有出過一些知名的數學家,最有名的莫過於電腦之父馮紐曼 (John von Neumann)。
足球之牆
匈牙利足球曾經風光一時,雖然始終與冠軍無緣,但在歷史上留下了經典一頁。1953 年 11 月 25 日,匈牙利足球隊在倫敦溫布利球場以 6:3 擊敗英格蘭隊,這場比賽被譽為「世紀之戰」(Match of the Century),又稱「溫布利奇蹟」(Miracle of Wembley),因為這是英格蘭隊首次在主場輸給非英國球隊。隔年再戰,匈牙利更以 7:1 完勝英格蘭。足球英雄普斯卡什也因此被封為「足球聖人」。
帕帕和嬤嬤當年還是學生,校長甚至下令停課,全校一起收看這場比賽,賽後還要寫心得報告,可見這場勝利對匈牙利的重要性。
匈牙利足球已經沉寂多年,目前有一位24歲足球明星索博斯洛伊(Dominik Szoboszlai)效力於英超,職司中場,也擔任匈牙利國家隊隊長。現在匈牙利人為他瘋狂,視為匈牙利的希望。不過帕帕認為他「太懶惰,不夠積極」。
我覺得台灣也要效法,應該要找一面大牆壁,畫12強冠軍圖。
匈牙利國家歌劇院
奧匈帝國時期,匈牙利希望擁有一座能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媲美的歌劇院,於是由匈牙利建築師伊布爾(Miklós Ybl)設計,採新文藝復興風格,並於 1884 年落成啟用,開幕典禮更由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一世親臨。這座歌劇院的聲學效果被譽為世界最頂級,與巴黎歌劇院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齊名。
大門兩側的雕像分別是李斯特(Franz Liszt)與埃爾凱·費倫茲(Ferenc Erkel)。去年已經在德國威瑪拜訪過李斯特了,他沒在匈牙利發展,但是終身以匈牙利為榮,而匈牙利人也以他為驕傲;而費倫茲是匈牙利國歌作曲者。
![]() | ![]() |

走著走著,來到八角廣場,又遇到兩座雕像,兩個人銅像分立街道的兩側,那就來認識一下小說家尤卡伊·莫爾(Jókai Mór)和詩人阿迪·恩德勒(Ady Endre)這兩位匈牙文學家,分別代表了匈牙利文學的浪漫主義與現代主義時期。
莫爾是匈牙利浪漫主義小說家,被譽為「民族小說之父」,其中的「浪漫」並非指愛情,而是一種民族自覺。恩德勒是匈牙利象徵主義與現代詩的奠基者,被尊為「匈牙利現代詩之父」。
匈牙利最古老地鐵站
從八角廣場下方的 Oktogon 地鐵站搭乘地鐵前往下一站。這裡正是匈牙利最古老的地鐵站,月台與設施古色古香,連列車都保留古典韻味。
這條 M1 線(千禧地下鐵路)於 1896 年 5 月 2 日通車,為慶祝匈牙利建國一千週年而建,歐洲大陸最古老的地鐵,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地鐵線。
英雄廣場
英雄廣場位於城市公園(Városliget)入口,展現出另一種感受的壯闊。落成於1896 年,慶祝匈牙利建國 1000 週年。正前方矗立著千年紀念碑(Millennium Monument),36 公尺高的石柱上原本有一尊手持匈牙利王冠與使徒十字架的大天使加百列雕像,不過天使已經飛走了。傳說中,加百列託夢給聖伊什特萬,指示他加冕為國王並將匈牙利皈依教化。下方則是七大部族領袖,正中央的是匈牙利民族之父阿爾帕德(Árpád)。馬札爾原先是東歐大草原的遊牧民族,西元896年,阿爾帕德率領馬札爾七大部族征服喀爾巴阡盆地,在此定居立國。後方是半圓形柱廊雕像,14位歷代重要領袖分排於左右兩側,左側第一位是匈牙利第一位國王伊什特萬一世。匈牙利民族之父——阿爾帕德(Árpád)匈牙利犧牲的無名英雄而立。廣場兩側分別是美術館和藝術廳。
![]() | ![]() |
布達佩斯民族學博物館
歐洲的博物館多半大同小異,但布達佩斯的民族學博物館卻令人驚艷。許多旅遊部落客甚至都沒提到過它。當年興建時,匈牙利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還以為要蓋滑雪場。
民族學博物館成立於 1872 年,是歐洲最早的民族學博物館之一,館藏包括匈牙利民族學和世界民族學。原本位於匈牙利議會大廈對面的「正義宮」內,2020 年後才遷入新館。
新館的設計極富想像力,兩道巨大的弧形外牆,就像捧起地球的雙手。弧形屋頂打造成空中花園,遊客可以登上屋頂遠眺周邊景致;旁邊的商業大樓Park Artrium Office Building也很有看頭,屬於解構主義風格。走進館內,琳瑯滿目的民俗文物令人目不暇給,最有趣的是,原來大天使加百利飛到這裡面了。站在大天使前面,對著照相機揮手,留下Email,館方便會將專屬合影傳送到你的信箱裡,成為特別的紀念。
![]() | ![]() |
![]() | ![]() |
Piroska Slager Pub與Antal Imre
嬤嬤家住在英雄廣場附近,中午約我們在Piroska Slager Pub餐廳一起吃飯,K 媽的上班時間很彈性,也特地趕來陪我們吃飯聊天。這家餐廳走復古懷舊風格,店內擺設了一些跟流行音樂相關的裝飾。餐廳樓上曾住過匈牙利知名的電視主持人 Antal Imre。他原本是鋼琴家,後來轉型成喜劇演員與節目主持人,在匈牙利聲望極高。
![]() | ![]() |
嬤嬤回憶起莉莉小時候,常常推著嬰兒車來這一帶散步,Antal Imre看到莉莉很可愛,也經常抱她。天底下的阿嬤都是一樣的,和藹慈祥,總是想要多跟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家人聚在一起是美好幸福的事。嬤嬤今天心情特別好,話特別多。我們都只點了一道菜或一道湯,不過這樣就可以飽餐一頓,大概是材料特別豐富吧,不像台灣習慣點一堆小菜或是幾菜一湯。
自訂分類:國外旅遊
上一則: 【2025奧匈帝國之旅】匈牙利:城市公園、匈牙利失地紀念碑、國會大廈、多瑙河、猶太人的鞋、塞切尼鏈橋、布達城堡、漁人堡、三一廣場、廢墟酒吧下一則: 【2025奧匈帝國之旅】匈牙利:巴拉頓湖南岸、福紐德、玩水、沙灘食物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