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天母水管路步道(天母古道)
2025/04/09 11:22
瀏覽381
迴響0
推薦20
引用0
今晚要在台北小巨蛋欣賞《張學友60+巡迴演唱會》,因此早上吃完早餐後,我們便搭乘高鐵北上,計畫先在台北來一趟登山健行。
今天選擇的是天母古道。我們抵達台北車站後,轉搭捷運至芝山站,再沿著中山北路一路步行至天母古道的入口。原本打算搭公車,但走到公車站時,發現中山北路也差不多走了一半,加上等車時間,其實走路還比較快。這條有名的中山北路,曾經入歌成為台北人情懷的象徵,大概是因為天母一帶的高級氛圍吧。我們一邊走路一邊欣賞沿途風景,意外發現日僑學校、美國學校、以及知名的興蓬萊酒家菜原來都在這一帶。
天母古道的登山口掛著「挑戰級」的標示,不過其實就是一連串的階梯。最近剛從「尖山」的折磨中恢復過來,這種程度根本不算什麼。
這條古道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為了解決台北地區水源問題,從紗帽山與竹子湖一帶引水而設的草山水道系統。最後一段順著山勢鋪設輸水管道,形成如今的步道,也被稱為「水管路」。登山口設有象徵「飲水思源」的水龍頭裝飾,而沿途還貼心地設置了可直飲的飲水台,讓人想起以前自來水公司門口的飲水設施,也是一種對水資源的體現與敬意。
雖然一路是階梯,但石階維護良好、兩旁樹林茂密,山風輕拂,讓人走來非常舒適,頗有「天母風」的高雅感。走過一座小水池後,就能看到大水管沿著階梯鋪設,這一段還遇到了猴群出沒。猴子們不怕人,人也不惹猴,我們靠近拍照牠們也毫不在意。有隻大猴子原本站立在原地自我欣賞,忽然有另一隻走過來,大猴突然齜牙裂嘴出聲,本以為要打架,結果牠竟然躺進對方懷裡,舒服地享受起抓癢服務。根據動物書籍的說法,這可能是在替對方梳理毛髮、順便攝取其中的鹽分。
走到「調整井」,這裡算是天母古道的中繼站。清澈的湧泉中,幾隻幸福的吳郭魚悠游其中,悠然自在。從這裡開始,主爬升段告一段落,過了「自在亭」後,步道轉為平緩的碎石路,在茂密林蔭中行走,正好讓雙腳放鬆舒緩一下。
再經過一個小坡,步道轉為柏油路,也表示我們已經走上了華岡高地。風勢強勁,我們趕緊穿上外套,先找到準備用餐的「牛肉拌麵」店。老闆說要等一個小時,我們拿了號碼牌,先前往文化大學校園逛逛。
這是我第一次造訪這所名校,感覺就像是來拜廟一樣。既然校名叫「中國文化大學」,校園建築果然全是宮廟風格,從正面看像廟堂,側面看更像香客大樓。聽文化同學說起校內軼事,上課時常常「騰雲駕霧」,每當點名結束後(內點+外點),雲霧就會飄進教室,把一些同學「帶走」。看了現場地形,我信了。
回到牛肉拌麵店,果然便宜又大碗,差點吃不完。牛肉分量中等,但麵條份量驚人,CP值超高,難怪會成為學生捧場的名店。
旅遊資訊
公車:搭乘「220、267」至「天母站」下車,步行十分鐘內即可抵達天母古道登山口。
捷運:搭乘至芝山站一號出口,轉乘小巴16至「天母古道登山口」站;搭乘至芝山站二號出口,轉乘小巴11至「水管路」站,步行約三分鐘可抵達天母古道登山入口。
開車/騎車:中山北路登山口附近有路邊停車格,由於車位不多,尤其汽車的車位比較不好找,建議開車可以停在可天母停車場,步行約十分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