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比賽站上舞台時哭了,怎麼辦?
要站上舞台,面對眾人演說,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大的壓力和挑戰。
這次陪小一的樂樂參加演講比賽,對他來說,是非常艱辛的考驗;我相信,對其他參賽者來說,一定也是。
其中一個孩子,輪到他演說時,在還沒登台前就哭了。
他在老師陪伴下走到麥克風前,但還是壓抑不住恐懼,不斷哭泣。
我們都懂孩子要站上台有多麼不容易,因此家長們都很有默契地不催促、默默等待,等老師安撫,甚至給了如雷的掌聲給他鼓勵。
孩子的媽媽趕忙坐到舞台第一排讓孩子看見他,希望讓孩子安心。
但後來老師還是無法平息孩子的情緒,只好先把他拉到舞台旁,讓下一位參賽者先比賽。
不會吧?他要放棄嗎?這樣太可惜了!
我很捨不得這個孩子,但也明白他的恐懼,如果就這樣讓他繼續站在台上,或許會成為一輩子的陰影。
=
很讓人振奮的,是這名孩子最後決定再嘗試一次。
他擦擦眼淚,帶著還有一點發抖的身軀,走到舞台中央,對著麥克風,講出準備已久的講稿,還附帶的生動的手勢,真是太精采了!
演說結束,所有家長、評審都幫這名孩子尖叫加用力鼓掌喝采。
這名孩子在大家的掌聲中走下舞台,立刻衝向媽媽的懷抱,眼淚又流了下來。
這次的眼淚,是甜的。是克服恐懼後得到自我實現的甜美滋味。
為什麼這名孩子願意再挑戰?關鍵有三:
1.#得到安全感:
當他害怕哭泣的時候,觀眾、評審都屏息以待,不催促或落井下石,讓他可以妥善和自己的情緒對話。
如果是其他場合,有人嘻笑、有人不耐煩,也許這名孩子就會感覺羞辱,覺得備受恥笑。
事態發生時,「重要的人怎麼判定這件事」很重要。
主持人在孩子持續哭泣、大家面面相覷時,直接大聲說「讓我們給孩子掌聲鼓勵!加油!」
於是,全場的氣氛都是溫暖而支持的,讓孩子能得到友善的氛圍。
如果是其他場合,掌握話語權的人直接說喪失比賽資格、不能再上台第二次....孩子的後來發展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3.#重要他人的陪伴
在孩子哭得無法自己的時候,媽媽趕緊現身讓孩子看到「媽媽在這裡,不要怕!」這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安慰。
有時候,即便家長無法幫上任何忙,但只要在旁陪伴,一個關心、一個眼神,都會是孩子超級無敵有用的護身符。
人都會恐懼,但如果選擇逃避,這份恐懼只會成為我們一輩子的噩夢。
如果我們選擇直球面對,這份戰勝恐懼的能量,將能帶著我們走向下一個更高階的挑戰。
我很感謝當天所有的家長、評審給了這個孩子一個機會。我相信這位孩子,未來一定會繼續喜歡演說;
我也希望,我們能把這樣的善良,用在每個孩子身上,給每個面對困難可能哭泣的孩子,擦乾眼淚、繼續往前的勇氣和溫暖!
=
【延伸閱讀】「我愛你,你就必須聽我的嗎?」父母與孩子最好的距離:擺脫以愛為名的支配,把「課題」還給孩子
【延伸閱讀】孩子跟你說「不可能,我做不到,我沒辦法!」怎麼辦?傳奇太空人教你3個克服萬難的心態《打敗不可能》
【延伸閱讀】不是因為我夠強,是因為我夠慘!川普關稅讓我想起那年人生谷底 完成人生夢想清單
【延伸閱讀】別再當情緒勒索的受害者!乖女兒如何劃清界線,擺脫「媽媽的傷口」?
更多第一手訊息不漏接,請按讚追蹤
🎯個人網站:小記者所見所聞
🎯粉絲專頁: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IG追蹤:fail.early
🎯Youtube頻道: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Podcast:失敗學。學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