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天越來越黑,劉某徘徊著尋路要開始往回走,卻忽然迷了路。正疑慮之時,有幾個人拿著燈籠朝著劉某所在之處尋來,高興的互相招呼著:
「找到先生了!」
劉某以為是自家塾館的人出來迎接自己,也就漫不經心的跟著他們走,被引導著在這亂山之中行進著。走著走著,劉某便來到一處大宅邸,驚訝著這裡並不是塾館,正打算詢問時,那些打燈籠的人當中出來一人對劉某說:
「我家主人已經在廳堂前的台階處等候著先生您了。」
劉某朝著廳堂處望去,見到一位以綠紗罩著髮髻、露出花白短髮的老婦人,正站立在燈光之中。老婦人見到劉某,仔細的看了許久後,說:
「嬸子(註)的眼光就是好,果然沒有看錯人。」
接著便請劉某入內就坐,緩緩的說著:
「上次離開你家時,你還是個頭上紮著二個小髮髻的小娃兒,沒想到你才智出眾、特別聰明,現在都能當教書先生了。你的父母現在都還好嗎?」
劉某本就是個樸實木訥的人,再加上還沒想清楚對方是那一位世交長輩,因此躊躇著不知該如何應對,只能支支吾吾的謙讓道謝而已。
第二天,劉某向老婦人告辭,表示自己要回去塾館,老婦人嚴肅正經的說:
「我這裡的孩子們因為早早失去了父親因而沒有人教導,想要請先生您屈就留在此地當他們的老師,還希望您不要因為我所能給您的謝禮不高而棄我們孤兒寡母於不顧,這全要倚仗您的盛德啊!」
雖然老婦人盛情難卻,劉某還是以自己原本的塾館教書工作尚未告一段落為由,辭謝了老婦人的邀請。只是老婦人一定要強留他下來,劉某不得已也就暫時留了下來。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嬸子」 指叔母、弟婦,或是與母親輩分相同,但年紀較小的已婚婦女。
----- 待續 -----
改編自 《耳食錄》
原文:
《耳食錄》.卷八.綠雲
福山劉生,假館鄉僻,為童子句讀師。
……
夜漸黑,逡巡而返,頓迷前路。方疑慮間,有數人囊燈而至,相謂曰:
「尋著先生矣!」
劉意館人迎己,漫從之。導行亂山中。入一巨宅,訝非故址,欲問之。一人前啟曰:
「主君候堂下矣。」
一老婦立燈光中,綠紗韜髻,短髪星星。見劉,熟視曰:
「嬸子眼故慧,果不誤也。」
既就坐,從容曰:
「向別尊府時,君猶總角,不意岐嶷若此。堂上人俱無恙耶?」
劉故樸納,且末審是何世舊,躊躇不知所對,唯唯謙謝而已。
次日辭歸,老婦斂容曰:
「弱雛失教,欲以西席相屈,幸毋謂棒栗不修,棄其孤婺,實惟盛德!」
劉以舊館為辭,老婦強之,遂留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