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悶熱的午后,鹿谷街衢茶行、製茶所櫛比鱗次,一片靜謐安詳,樸實無華,未曾經歷的妳,難以想像,早年比賽茶的「頭獎」者,茶價因競爭激烈,每斤曾喊價至萬元以上。
那些年,鹿谷曾是凍頂茶的產銷重鎮,曾經的繁盛風光,當年的奮鬥拚搏如今皆已沉寂,大地回歸自然,友人「讚哥」更是堅守無毒家園 。
而清代開通的八通關古道(中路),從中部南投竹山鎮林圮埔至花蓮璞石閣,起始路段就是經過鹿谷。
對!我們接到邀約又揹起背包從台北出發,一路舟車輾轉,也不過二個小時就來到鹿谷,想瞧瞧友人「讚哥」家附近,據稱山徑仍保留原始狀態的清代八通關古道。
雖然,手上僅薄禮伴手,傍晚卻是帶來一場皓首多時的傾盆大雨,雨後,屋前一片青綠,滿山生氣盎然。
隔日,與「盧教官」帶的登山隊(昨天才完成谷關七雄被暱稱”坡真崎“,海拔1772公尺 的波津加山)會合,進入古道前領隊先導讀「清古道中路」。
一般人較為熟識的是東埔「日古道」,因為有運輸砲車的需求,路徑較寬,也較平緩,而「清古道」相較則是一條翻山越嶺道。
離此不遠處有一高約150公分、寬約123公分,當年清總兵吳光亮率兵開闢中路親題的「萬年亨衢」巨石碣,便是證明這條「清古道」的存在。
此一國定古蹟「萬年亨衢」巨石碣其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不亞於新北草嶺古道的「雄鎮蠻煙」碣,只是我們大多人不熟識。
起始行經一段蜿蜒往上寬敞的產業道路盡頭,眼前便是清八通關古道(社寮段)的入口,頭頂一顆碩大茂密的玉蘭,陣陣飄香迎接遠來的山行旅人,路旁樹下有一小小石棚土地公即是古道一證。
早年古道大多經過荒山野嶺,先人為祈求往來平安,路程上多設有土地公,其中簡易石棚尤是,於那艱困年代「安心」很重要。
進入步道,林木扶疏,雖經昨晚近二個多小時的傾盆大雨,步道上仍是一片乾燥落葉,彷彿那陣雨是夢裡的,微微陽光透過林間灑落地面,微風吹佛,走來心情煞是舒適愉悅。
一段林木邊坡山徑後,進入竹林稜線。
「讚哥」說:我阿公以前就是擔東西走這條路到集集。
不得不佩服先人的腳力真是好。
至於走到集集要多久︖老實說,沒敢問。但可以走一小O,大約四個多小時。
哇!每隔幾步地上就冒出甚為誘人的「桂竹新筍」,許是山徑好走,可以分心觀察地形外身旁的植物,其實,隊伍裡有來自高雄的植物達人,真好奇,這路上她們發現了甚麼。
有時候,地上會出現一堆零散筍尖,有時候,新筍的腰身有啃食痕跡。
「讚哥」說:留下零散筍尖的是山羌吃的,腰身被啃食的是松鼠或老鼠吃的,原來動物有其行為模式。
行山,真的不僅是埋頭行走而已,也可以是生活體驗。
「讚哥」說:新筍長在山徑上的可以摘,邊坡的可以固定路基就不要摘。
因此,這趟山旅也有意外的收穫。
今日,行山應該是登山隊日昨九小時行程的排乳酸運動吧!
且顧及午後可能又降雨,因此,我們並沒有走完八通關古道社寮段。
回「讚哥」山居處,早已備有冰涼蜂蜜茶,主人說其有幾箱野蜂,今年蜂蜜收成特別好。
還有猴子吃剩的清甜李子,真的,幾株罩了網子的李樹,猴兄猴弟照樣翻開鑽進去大塊朵頤,今日行山旅人能嚐得鮮味,得感激她們手下留情。
飯後,又是一陣雨,主人貼心協助桂竹筍剝殼,分送無毒家園自種香蕉,欣然而歸。
鄉野珍饈,堪比任何高價生鮮專櫃,只能說台灣還有許多好地方,感謝邀約,真心期待有緣再拜訪。
- 1樓. 米若絲2025/05/25 05:49阿嬤抱孫,幸福滿檔。哈 ! 鄰居來串門子的小孩 ,說是鄰居 ,走路得將近40分鐘 ~ 皓呆土豆 於 2025/05/25 21:1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