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又〞跑去「京都」湊熱鬧啦!
前些時,為了好友讀書會分享我2023年末的「京都39天行旅」,作PowerPoint整理資料,發現行程還有許多可以紀錄分享,那就繼續寫吧!
大原位於京都市左京區東北部,地處比叡山西麓、高野川上游的山區小盆地,算是京都洛北的郊野。
因此自古成為逃離京都爭戰、政爭的路徑之一,或出家、隱遁之地而有名(曾經走過的嵐山嵯哦野,小倉山歷史的風土特別保存區,也有類似躲避政爭或隱遁郊野的地理情境)。
「三千院」,據稱有著令人迷惘的〝三千院楓紅〞,趁著住在京北就近之便,讓生長亞熱帶的我,不免俗的去朝聖吧!
在中世紀後,因「大原」的薪炭生産甚為有名,京都街衢那時便常出現裝扮獨特的「大原女」,販賣薪炭、菜漬、茶等特産,想來早期這兒生活是清苦的。
如今大原的車站或大原的街衢巷道,無處不擺飾各種可愛形態的「大原女」塑像,走在三千院的路徑上,更是沿路「菜漬」百年老鋪,想來真的很有名。
說起早年京都的「大原女」,想起往台北早班火車上出現來自宜蘭、礁溪等地的〝扁擔族〞,應該也是相同的情境。
當我們登山人自以為早起,在火車上遇見,卻已是他(她)們空了菜擔要回程。
『都賣什麼?』『賣菜啊,有芭樂啊,有魚啊……』
問『幾歲?』『賣問啦!反正賣到不能賣。』
如今應該還有,妳若早出門,幸運的話在區間火車上,還能一睹在大都會周鄰少數老人家的生命風采。
平安時代的三千院,別名「梶井門跡」、「梨本門跡」,代表皇子或皇族曾親任住持的寺院。
但漫步其間,妳會驚訝,正殿和御殿門,卻都是簡單的木造建築,與京都為數甚多的名寺院建築,都要來得樸實而無華。
是否未能得位的皇子或皇族,就此表明誠心遁入空門,不涉京都政權並劃清界線,頗耐人尋味。
也因此,也更能敞開心緒,體現極為雅緻的庭園,開始轉紅的楓。
如果妳曾來過,當記得客殿前有座池泉觀賞式庭園「聚碧園」,造園設計上完美的配合山坡地形,錯落有致的佈局,客殿內設有茶席迴廊,遊客於此點一份茶點,休憩欣賞庭園的浪漫美景。
轉角另一大靜房,適逢花藝展,日本的花道可是有其精深藝術,意外的相遇,雀躍不已。
展場小窗望向室外,內外輝映皆燦爛淨美,真讓人開心。
另一庭園「有清園」,地面鮮綠柔嫩似毯的苔蘚,溪水蜿蜒潺潺。
高聳挺拔的大杉木與園中處處點綴的植栽,隨四季變化,一年中在三千院園內應可欣賞到新緑、春花、紅葉、雪景等不同的美景,真是一塊世外桃源。
漫步於歷史悠久的古跡、神聖莊嚴的佛寺,或大自然美景,都能讓人剎那間遠離繁忙的生活,享受離得的寧靜,仿佛也能感受到一種時光的沈澱,不捨離去。
日本人喜歡稱這些地方為〝Power Spot〞能量景點,想來大原三千院就是其中之一吧!
這趟,我們沒買菜漬,沒買茶,當然也沒買薪炭;但,在小徑上看見一位老ㄚ嬤在家屋門口小攤上擺了幾包透明塑膠袋裝的白米,Lillie毫不猶豫買了一包。
此後幾日,我們用民宿電鍋,享用了幾天香噴噴、Q彈的「大原」白米飯。
「大原三千院」旅人之行,顧腹肚、也顧佛祖,一次滿足。
- 1樓. 金大俠2024/07/05 11:04美景如畫
真乃世外桃源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京都寺院庭園值得靜心漫步 ~ 皓呆土豆 於 2024/07/05 21:4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