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小孩的,請務必看《回魂計》,教孩子怎麼保護自己!
《回魂計》劇情,說的是台灣男子張士凱為首的詐騙集團,透過詐騙少男少女免費到東南亞旅遊,進而拘禁他們成為集團共犯,加以性侵、虐待的血淚故事。
這些被迫成為共犯的被害人,必須努力讓自己的詐騙業績達標,不然連飯都沒得吃、生命受威脅。該怎麼讓自己業績達標呢?有三個方法,
①用各式各樣的理由騙自己熟悉的人,老師、親戚、越親近的人越是受害對象。
②達不到業績沒關係,想辦法去騙自己在台灣的朋友來,成為抓交替的替死鬼。
③騙老年人,有錢又不懂得查證,只要展現溫柔和善意,對方就會上當。
好,所以業績達標後,這些被拘禁得被害人就可以得救了嗎?不,這些被害人會被殺死,讓詐騙集團得黑暗永久不對外洩漏。
===以下有微劇透,擔心影響觀劇感受,可先看完前三集===
《回魂計》故事裡,有三位少女受到非人待遇,他們都是同一所高中資優班的同學,畢業後考上極佳的大學。升大學前的暑假,人生變調。
欣怡,極富有正義感,為了幫家裡還債,相信朋友一起到東南亞拍片賺業配,卻遭性侵、最後遭虐死。被發現時,她的身上沒有一處是完整的。
安琪,母親是律師,家世背景優渥,從小聽話不敢違逆母親安排,因為朋友邀約一起旅遊卻遭騙、淪為集團洩慾工具,成了唯一的倖存者。
真真,社群追蹤數十萬的網紅,跟母親說到東南有拍片賺業配,結果最後被從高樓推下成了植物人。
《回魂計》三位少女的母親無法釋懷,決定聯手展開報仇行動。
但台灣等同實質廢除死刑,就算張士凱身上背負多條人命,他也依然被輕判,甚至因早就脫產,所以一丁點民事求償都拿不到。
就算《回魂計》裡,他在東南亞終於被判了死刑,也是輕柔優雅、乾乾淨淨的被注射藥劑的「安樂死」。
受害者家屬悲泣控訴「我怎麼覺得,死亡對他來說,是一個獎賞,不是一個懲罰?」
《回魂計》整部片中,最驚悚卻也最(療癒)的部分,當然是少女母親為了「執行司法無法實現的正義」,讓張士凱回魂復活,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身為家有孩子的父母,《回魂計》追劇後我卻有更深的感觸,必須和你分享。
提起被詐騙,這個社會常常檢討被害人。「誰叫你不看新聞?」「活該被騙啊!」「那麼容易就被騙,早死也是剛好而已!」
很過分嗎?不,這是我前不久在臉書分享詐騙案例,下面的網友留言。看得我膽顫心驚,也讓我第一次覺得,「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好諷刺。
我很欣賞《回魂計》的角色設定,三位貫穿劇集的少女,都不是社會底層目不識丁的邊緣人。
他們聰明、漂亮,前途大好;卻因為相信朋友,最後成了詐騙集團共犯,有人更因此丟失性命。
身為父母,我們到底可以從《回魂計》中學習什麼?可以教孩子什麼?
① 相信人性本善很重要,但也別忘記「人性本惡」的可能性,面對不確定的事物,寧可抱持懷疑,也別輕信。只要多一點查證,遺憾就可以少一點。
② 媒體識讀很重要,請多看詐騙集團案例、手法,不要以為這不可能出現在我身上。
相信我,我跑警政新聞多年來,很多被害人都是高知識份子,因為太自傲,所以反而被騙了。
③ 好運不會從天而降,面對莫名其妙的中獎、免費招待,絕對不要取、不要拿。毒藥都藏在糖衣裡,你不是被騙,就是不小心交出帳戶,成為詐騙集團共犯。
看完《回魂計》,我久久無法平靜。我心疼的,不只是那些被害者,還有那些被害少年少女的父母。
他們曾經也以為,孩子只要成績好、朋友多、懂事,就能一帆風順。但現實是,善良若沒有警覺,就是惡意最容易下手的地方。
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保護,不是金錢與學歷,而是「面對惡的判斷力」。
請陪孩子一起學會辨別善意背後的陷阱,因為這個世界從不會只對單純的人溫柔。
=
【延伸閱讀】別再說你沒時間!她用高鐵通勤6年,考到國際證照、實力、作品全部升級
【延伸閱讀】每天睡前讀書給孩子聽,一個月後收到比「我愛你」更高級的讚美
【延伸閱讀】別再說自己不行:我用「不抱怨」活成想要的人生,也讓機會開始追著我跑
【延伸閱讀】捨不得用好東西的媽媽:不是捨不得用,是從來沒覺得自己值得用
更多第一手訊息不漏接,請按讚追蹤
🎯個人網站:小記者所見所聞
🎯粉絲專頁: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IG追蹤:fail.early
🎯Youtube頻道: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Podcast:失敗學。學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