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基督的奧秘》第二章 -〈認了吧,神早已完全接納了你〉
下一篇:《基督的奧秘》 - 為什麼耶穌非死不可?(二)
《基督的奧秘》是美國方濟會士理查·羅爾神父 (Richard Rohr, OFM) 所寫的 “The Universal Christ” 一書的中文譯本書名,由周明芹先生翻譯,胡國楨神父審訂,啟示出版社在2023年12月出版。原書在2019年由 Convergent Books 出版。
為什麼耶穌非死不可?
4月20日復活節,紀念兩千年前耶穌被捕受難、死於十字架上、以及第三日復活的事蹟,是基督宗教最重要的節日。
羅爾神父《基督的奧秘》的第十二章就是談論「耶穌為何死了」這個議題,將來我們有機會可以好好地一起討論。今天我只是把一些基督徒不曾聽過、或是忽略掉的事,拿出來跟大家談談。
許多基督徒常說:「耶穌以他的死救了我們」,意思似乎就是「如果耶穌不死、我們就無法得救」。至於耶穌如何救了我們?大部分的基督徒會回答:「把我們從罪惡中救贖出來。」可是為何耶穌要用他的死才能救我們?許多人會回答:「因為要平息天父的怒氣。」如果問我們的罪惡哪裡來?大家可能異口同聲的說:「是亞當厄娃在伊甸園犯下的『原罪』!」
一些我們可能忽略的事實
我們會如此的回答,有些是因為我們對教會的訓導沒有全面的瞭解,只聽取我們自己想聽的部分;也有些是教會從來不曾告訴過我們,因此被我們輕易地忽略掉的事。我試著把我自己在學習教會史過程中的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
(一)所謂「原罪」就是因為當初亞當厄娃違抗了神的命令,而一代代傳下來給我們的罪。現代的神學學者解釋說,原罪不是我們真正犯的罪,而是因為原祖犯罪使得我們的人生處於罪過或不足的狀態中。
(二)關於原罪,大家都知道它源自於《創世紀》裡亞當厄娃的故事。只是有人可能忽略了一件事:在《創世紀》裡其實有兩個創造天地的故事:在第二和第三章裡亞當厄娃的故事算是第二個故事;第一個是第一章裡描述造物主在六天內創造了天地,每一天的創造之後,祂都很滿意地說「好!」,然後在第七天休息。一個是「好!」、一個是「原罪」,許多基督徒選擇了相信「原罪」。
(三)關於亞當厄娃故事的詮釋,猶太人並不把它解釋成我們今天瞭解的「原罪」。猶太人把亞當厄娃看成是人類的始祖,他們的被逐出伊甸園,解釋了為何人需要辛苦工作,才能養活自己和家人。他們根本沒有原罪這個觀念,自然地也不把亞當厄娃當作原罪的罪魁禍首,所以在《創世紀》第四章之後,就很少再提到亞當厄娃的名字。在整部舊約聖經裡也是一樣,除了《創世紀》以外,在其它經書中,亞當厄娃名字被提及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
(四)耶穌自己是猶太人,他宣講的是「改變我們的人生方向(『悔改』一字的希臘語原意)」。耶穌看我們像是迷失了途徑的羊群,他要我們離開腐化罪惡的生活方式,回歸到大愛的天父身邊。他也從來不曾把亞當厄娃當作是我們迷失腐化的原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四部福音裡,有多少次耶穌提到過亞當厄娃的名字。
(五)許多天主教和新教的基督徒可能不知道一件事,原罪的道理並不是教會一開始就有。耶穌沒講,宗徒們也沒講。保祿/保羅在他的書信裡提到亞當,只是把耶穌比喻成一個新亞當。當然,有的基督徒就把那段經文認定是保祿贊成原罪的說法。其實,初期教會裡,只有少數地方,像北非教會有原罪之說,他們主張原罪的說法,其中的主因是為了維護當地的嬰兒領洗傳統。
(六)還有一件事許多天主教和新教的基督徒可能也不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相信原罪的道理。相信這個道理的只有西方教會,包括天主教以及後來的新教;東方教會,包括希臘正教會或其它東正教會都不講這個道理。
(七)初期教會沒有原罪的道理,它變成教會正式的道理,是公元第五世紀的事。在一場聖奧斯定與白拉奇的教義爭論中,聖奧斯定的北非教會控告到羅馬教廷,但是前後兩任教宗都傾向於同情白拉奇,最後判定白拉奇有罪的,反而是羅馬皇帝,讓聖奧斯定敗部復活,白拉奇被逐出教會,聖奧斯定主張的原罪論也成了教會的正式教理。
(八)關於耶穌死而復活的意義,教會自始就有許多不同的理論。在教會最早的一千年,主流理論是耶穌的復活戰勝了死亡,突顯了神的榮耀。到了中世紀,被另外一個理論所取代,這個理論主張原祖得罪的對象是偉大崇高的神,當然需要有相稱地位的神的愛子才能補償。這個理論在羅爾神父的書中有詳細的討論,我們在這裡就不細說。因此,許多基督徒相信因為有原罪的關係,所以人得罪了神,處在罪惡之中,需要耶穌的死當祭獻,一勞永逸地平息了神的義怒,讓人與神重新和好。
(九)基督徒都相信「神是愛」。可是如果世上的父母都可以愛自己的叛逆孩子,基督徒為何相信他們大愛的神卻無法原諒祂親手創造的子民,而需要自己的愛子耶穌去做「代罪羔羊」、死在十字架上?這是我不懂的地方。
(十)相信人類的「罪過」需要耶穌的受難做「代價」、好能平息神的「義怒」,這樣的信念對神對人不只是不公平,而且有很大的殺傷力:它污衊了神慈愛的本質,也把罪惡感的枷鎖深深地套在人們的心靈上。
後記:寫這篇短文的時候,傳來教宗方濟各過世的消息。他是一位好牧者,我們會永遠的懷念他。
- 1樓. 安歐門2025/04/22 09:57
天下文章一大抄,宗教經典也是如此,
爾後為了自圓其說,竄改修正更是必然。
人性醜陋,為了自我拯救,信仰成了工具,
自我吹噓自我原諒,誰願意承認人性本惡?
任何神救不了人性,數千年宗教信仰無效,證明一切。
謝謝安兄的留言,看來這篇短文給你不少感慨。人性善惡,自古難斷。先把宗教擺在一邊,我倒是願意相信,如果人與人之間能夠坦誠相待,終有冰釋前嫌的一天。讓我們這樣期待著。我是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請見諒。
mushiner 於 2025/04/23 07:1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