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源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孫子˙謀攻:「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 ,不知己,每戰必殆。」看來,咱們凡夫俗子大都以訛傳訛、不求甚解,因此誤用孫子兵法的原文了。 《孫子兵法》原文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雖然與「百戰百勝」意思接近,但若仔細推敲字面涵義,還是不盡相同。「百戰不殆」照字面解釋為:每次戰爭都不會有危險。但沒有危險,卻不見得「百戰百勝」,並不保證每次都勝利喔!或許不分軒輊、打成平手呢?即使戰敗遁走,亦可安全撤退,不至於全軍覆沒。 更何況古有明訓「驕兵必敗」。戰場上瞬息萬變、風起雲湧,即使屢屢出征的將帥,頂多只敢說有把握打勝仗,誰敢誇下豪語「百戰百勝」? 再怎麼樣的常勝將軍,終究不敵「歲月」的摧殘。人啊,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一旦衰老之後,口頭禪「想當年…」就會掛在嘴邊。 在報上看到下文之後,恍然大悟,原來以前都誤用古文了。從今以後,若要引用孫子兵法,請使用正確的原文「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請甭說這是孫子兵法,人家孫子可不贊成「百戰百勝」這種思維喔!
上文↑《名句辨正/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源自【20090905聯合報d3聯合副刊版】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 |
●孫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名句辨正/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2009/09/13 11:55
瀏覽51,367
迴響0
推薦14
引用0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