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輕盈地飛,我牽掛著守,思念在時差與距離裡交錯。
女兒如願考上心中理想的高中。在踏入 黑白榮耀 的校園里程前,她先迎來一趟以自己為主角的人生試飛。
✈️ 7月18日,女兒和七十歲的婆婆,搭上了飛往西班牙的航班。兩個英文不算靈光的祖孫,要一起跨越一萬公里,到地球的另一端小住一個月。這一次,她不是被照顧的孩子,而是領著奶奶的人。而我,也第一次練習,在遠方安靜守候。
🌙 出發前的牽掛
親愛的,你知道嗎?
出發前的幾日,比起你,我更緊張。
我怕德國法蘭克福機場太大,轉機動線太複雜;怕行李太重,怕臨時有狀況時,你一時無措。我也擔心西班牙酷熱的天氣,新聞說有四十幾度高溫。你能適應嗎?會不會忘了喝水?
於是我假日都在蒐集資訊傳給你:轉機航廈地圖、登機流程、避暑提醒。好像只要多給你一些資訊,就能替你鋪平道路,讓你暢通無阻…。
可是你卻總是輕描淡寫:「媽,沒事啦。」
你說得很輕快,眼神裡甚至還有一點興奮。那一刻,我忽然覺得,要出國的人不是你,而是我。
緊張與焦慮全落在我身上,而輕盈與自在,全都在你身上。
🚕 無法送機
出發當天,我仍得照常上班。不能送你去機場,成了我心裡的小小遺憾。我只能想像:你和奶奶一起坐上計程車。行李放進車廂,車門關上的聲音,還有轉身揮手的動作。這些畫面,我都只能想像。
在公司裡,我一邊處理文件,一邊腦海飄到機場:
你們過安檢了嗎?找到登機口了嗎?奶奶視力不好,你會不會牽得更緊?會不會走得很快,卻又時不時停下來等她…那些畫面,我無法親眼看見,卻一幕幕浮現在腦海。
🌍 一萬公里的思念
西班牙,距離台灣一萬公里。六小時的時差,像橫在心口的一堵牆。
對婆婆來說,這是一次靠近。她終於能再次見到遠在西班牙的寶貝女兒。飛機直上雲霄愈飛愈遠,她的心卻愈來愈近。
而對我來說,這卻是一段拉遠的距離。航班資訊上「飛行中」的字樣,不斷提醒我:你正一步步離開我的世界。
同樣的飛行,對不同角色,卻是相反的心境。親愛的,這就是思念最奇妙的地方。
這一刻,我突然感受:婆婆早已經歷過無數次的練習~
在遠方安靜守候女兒的訊息。那是信任與放手,但心中牽掛卻不言說的練習,只為女兒能安心飛翔的無聲體貼…。
🛫 在飛行的途中
上一次去西班牙,是幾位長輩帶你與哥哥同行。交通移動都是大人處理好好的,你只要跟隨。
而今,十六歲的你,第一次真正獨立地站在世界面前。我想像著:
你在法蘭克福機場,牽著奶奶的手,穿梭在長長的走道裡。
你緊握著登機證,努力辨認陌生的標示。也許還鼓起勇氣,用簡單的英文拚湊,或比手劃腳問路。
而奶奶呢?她安靜地走在你身旁,語言不通,卻把信任全交給你。
想到這裡,我的心情複雜:既驕傲,又擔憂,還帶著一點隱隱的牽掛。
「親愛的,你是否曾在陌生的指示牌下,偷偷深呼吸過一次?」
💌 「到了」
終於,飛機降落。手機亮起你的訊息,只有兩個字「到了」。
沒有描述,沒有細節,也沒有照片。卻讓我看了很久。
親愛的,那一刻,你知道嗎?
我心裡的弦,突然鬆了。
一個「到了」,就足以安放我所有的焦慮。
🌅 尾聲
這一趟旅程,才剛開始。真正的故事,會在西班牙的街道、廣場與日常裡展開。
而對我來說,這段「出發到抵達」的過程,已經是一種學習。
學著承認自己比你還緊張,學著接受無法送機的缺席。學著在一萬公里的距離裡,把信任交給你。
這是你的試飛,也是我的試飛。你練習著獨立,而我練習著放手。
或許多年後,你再次打開這篇文章時,會想起那年夏天:
十六歲的你,牽著奶奶,飛往西班牙。
而我,在萬里之外,用一萬公里的思念,靜靜守著你。
那天的你,很勇敢;
當時的我,很愛你。
記於 202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