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Selected poem:羅伯特.勃朗寧(Robert Browning)的〈荒郊情侶〉
2025/04/28 05:06
瀏覽40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Selected poem:羅伯特.勃朗寧(Robert Browning)的〈荒郊情侶〉

書名:羅伯特.勃朗寧詩歌批評本
作者:飛白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1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793208
內容簡介
勃朗寧(1812-1889),維多利亞時期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戲劇抒情詩》、《劇中人物》、《指環與書》等。
本書由文本、導讀和詩論三部分核心內容構成:
1.
精選20-30首代表性作品,提供雙語對照。
2.
為每篇詩作提供注釋、撰寫導讀和評述;
3.
有特色的可讀性較強的詩歌評述5-8篇,以幫助讀者從各個角度深入理解詩人的創作特色和價值。

〈荒郊情侶〉

1
不知你今天是否也感到
   
我所感到的心情,——當我們
在此羅馬的五月的清早
   
攜手同坐在春草碧茵,
神遊這遼闊的荒郊?

2
而我呢,我觸及了一縷游思,
   
它老是讓我徒勞地追求,
(就像蜘蛛拋出的游絲
   
橫在路上把我們挑逗,)
詩剛捉到它,轉瞬又丟失!

3
幫我捕捉它吧!起初它
   
從長在古墓磚縫裡的
那株發黃結籽的茴香出發,
   
而對面那叢雜草蒺藜
接過了飄浮的柔網輕紗,——

4
那兒有朵小小的橙子花杯,
   
招惹來五隻盲目的綠色甲蟲
在花蜜的美餐中陶醉;
   
末了,我又在草坡上把它追蹤,
抓住它吧,別讓它飛!

5
毛茸茸的草毯茂密如雲,
   
鋪遍荒野,不見盡頭。
靜寂與激情,歡樂與安寧,
   
還有永遠不停的空氣之流——
啊,古羅馬死後的幽靈!

6
這兒,生命是如此悠久遼闊,
   
上演著如此神奇的活劇,
花兒的形象如此原始而赤裸,
   
大自然是如此隨心之所欲,
而上天只在高塔上看著!

7
你呢,你怎麼說,我的愛人?
   
讓我們別為靈魂而害羞,
正如大地赤裸著面向天空!
   
難道說,決定愛與否,
全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8
我但願你就是我的一切,
   
而你卻只是你,毫不更多。
既非奴隸又非自由者,
   
既不屬於你又不屬於我!
錯在哪裡?何處是缺陷的癥結?

9
我但願能接受你的意願,
   
用你的眼睛看,讓我的心
永遠跳動在你的心邊,
   
願在你的心泉盡情地飲,
把命運融合為一,不管是苦是甜。

10
不。我仰慕、我緊密地接觸你,
   
然後就讓開。我吻你的臉,
捕捉你心靈的熱氣,我摘取
   
玫瑰花,愛它勝過一切語言,
於是美好的一分鐘已逝去。

11
為什麼我離那一分鐘
   
已這樣遠?難道我不得不
被一陣陣輕風吹送,
   
像薊花絨球般飄揚四處,
沒有一顆友愛的星可以依從?

12
看來我似乎馬上就要領悟!
   
可是,絲在何處?它又已飛去!
老是捉弄人!只是我已辨出——
   
無限的情,與一顆渴求著的
有限的心的痛苦。

Two in the Campagna

I
I wonder do you feel to-day
As I have felt since, hand in hand,
We sat down on the grass, to stray
In spirit better through the land,
This morn of Rome and May?

II
For me, I touched a thought, I know,
Has tantalized me many times,
(Like turns of thread the spiders throw
Mocking across our path) for rhymes
To catch at and let go.

III
Help me to hold it! First it left
The yellowing fennel, run to seed
There, branching from the brickworks cleft,
Some old tombs ruin: yonder weed
Took up the floating weft,

IV
Where one small orange cup amassed
Five beetles,—blind and green they grope
Among the honey-meal: and last,
Everywhere on the grassy slope
I traced it. Hold it fast!

V
The champaign with its endless fleece
Of feathery grasses everywhere!
Silence and passion, joy and peace,
An everlasting wash of air—
Romes ghost since her decease.

VI
Such life here, through such lengths of hours,
Such miracles performed in play,
Such primal naked forms of flowers,
Such letting nature have her way
While heaven looks from its towers!

VII
How say you? Let us, O my dove,
Let us be unashamed of soul,
As earth lies bare to heaven above!
How is it under our control
To love or not to love?

VIII
I would that you were all to me,
You that are just so much, no more.
Nor yours nor mine, nor slave nor free!
Where does the fault lie? What the core
O the wound, since wound must be?

IX
I would I could adopt your will,
See with your eyes, and set my heart
Beating by yours, and drink my fill
At your souls springs,—your part my part
In life, for good and ill.

X
No. I yearn upward, touch you close,
Then stand away. I kiss your cheek,
Catch your souls warmth,—I pluck the rose
And love it more than tongue can speak—
Then the good minute goes.

XI
Already how am I so far
Out of that minute? Must I go
Still like the thistle-ball, no bar,
Onward, whenever light winds blow,
Fixed by no friendly star?

XII
Just when I seemed about to learn!
Where is the thread now? Off again!
The old trick! Only I discern—
Infinite passion, and the pain
Of finite hearts that yearn.

【評析】
在荒郊發生了什麼事?

《荒郊情侶》這首愛情主題的戲劇獨白詩,是勃朗寧最優秀、最精細入微的抒情性作品之一,歷來為人稱道。然而關於此詩的含義也一直存在爭議。所以,讓我們審視一下:在荒郊發生了什麼事?

1
詩的場景,是詩題中的荒郊,其原文為意大利語Campagna(音譯康帕尼亞,原意為鄉下、平原),指的是羅馬城周圍的低地平原,其範圍大體相當於古羅馬早期拉丁人居住的拉丁姆地方,上有星羅棋布的羅馬古墓等遺跡廢墟。勃朗寧夫婦居留意大利的十九世紀中葉,那裡一片荒蕪,只有牧人放牧,罕見人煙,使偶爾來此憑吊的有心人感人到分外蒼涼(二十世紀康帕尼亞逐漸開發,然而自然面貌亦遭到破壞)。希臘、羅馬是歐洲上古文明史的發源地,那兒的遺跡使人產生時間上的無限感;而一片無邊無際的荒郊更為之增添了寥廓蒼茫和原始神秘的氣氛,就連在這裡遊蕩的風,也像是古羅馬死後流連漂泊的幽靈。
在荒郊發生了什麼事呢?根據詩中獨白者的敘述是這樣的:獨白者和愛人同游羅馬荒郊,為這裡時空無限的氣氛所深深感染。而另一方面,暮春五月生機盎然的大自然又在上演著生命和愛欲的神奇活劇,與默默無言的廢墟一同引發著人們的遐思。於是,一縷游思——恰似蜘蛛的一縷游絲——隱隱約約地飄揚在他的面前,這縷游思包含著一個謎:
有限的心,能否達到無限之境?
對於情侶而言,這個謎也可以表述為:
有限的心,能否達到無限的情?……
獨白者試圖捕捉游絲,但捉不到,他試圖解這個斯芬克司之謎,但解不開,他試圖與愛人溝通,希望她也同樣坦誠地思考,但似乎沒有得到充分的回應。
……

2
以上是詩的敘述,但敘述後面是什麼?在荒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關於此詩的爭議從勃朗寧逝世的次年,即1890年就開始了。爭議的焦點是:嗚嗚這首詩是勃朗寧夫婦愛情和婚姻失敗的自白嗎?這一爭議也涉及勃朗寧同類主題的另一些戲劇獨白詩,而《荒郊情侶》是其中的核心。
要研究這一問題,我們先得明確勃朗寧的大部分重要作品(包括《荒郊情侶》)都是戲劇獨白詩而不是自白詩;在其中獨白的男男女女都是劇中人(儘管使用第一人稱說話),不等於作者自己,詩中的獨白原則上當然也不等於作者自白。但是另一方面,文學創作常有作者的體驗為依託,尤其是在抒情性超過戲劇性的作品中,又往往可以找到作者的個人情感,這就使得問題複雜化了。
……

勃朗寧夫婦的愛情和婚姻引起人們關注和爭論是不奇怪的。羅伯特·勃朗寧和伊麗莎白·巴雷特的愛情故事是文學史上最膾炙人口的詩人之戀:二人因詩傾心,成為知音,羅伯特一往深情,而禁錮在病榻上的伊麗莎白則惶恐拒絕,但最後終於違背父命成婚並出走意大利,——他們這段富於傳奇性的佳話受到眾口稱頌,被視作愛情的理想化的象徵。……

……

3
這一爭議的焦點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聚焦得不是地方。
筆者認為,在荒郊發生的事件,不是個人傳記性質的,而是文學史性質的;不是勃朗寧夫婦間的裂痕擴大,而是勃朗寧與浪漫派愛情觀的裂痕擴大。
……

在這樣的背景下,浪漫主義的幻想不能再滿足讀者的和詩人的需要了,在歐洲盛開過詩歌之花的浪漫主義思潮——包括浪漫主義的愛情詩寫作-天一於是走向了衰落。
這時,勃朗寧開始直面人生,形成他的不完美世界觀,探索他的不完美愛情詩。需要說明,浪漫派也愛寫不完美和憂傷,但他們認愛情的本質是完美,是至美至善,這是絕對沒有疑問的。而勃朗寧發現,即便如此神聖的愛情,本質也是不完美的。
……

——
這裡肯定存在著某種悲劇,但並不是所謂勃朗寧婚姻失敗的悲劇,而是人的處境的普適性悲劇,這比個案悲劇要深刻得多。我們承認《荒郊情侶》和勃朗寧其他愛情題材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作者的個人心理體驗,但這種體驗的特徵是其普適性。重要的並不是其傳記性成分有多少,而是它與至美至善的絕對化觀點相對立,體現了勃朗寧含有辯證觀點的世界觀即不完美哲學。勃朗寧認為,不完美是生活和愛情的本質屬性;人當然必須要有理想,但從此以後,人的英雄主義只能是鼓起勇氣,永遠渴望和追求那永遠不可企及的目標。
要論勃朗寧夫婦的愛情,那麼他們不愧為文學史話中的偉大情侶。他們的愛情專一執著,感情豐富真摯;不論是意見分歧或是《荒郊情侶》,都不會破壞他們的愛情,而只能打破既要有愛情就不許有分歧的童話。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