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Excerpt:莊裕安的《巴爾札克在家嗎》
2024/09/04 05:52
瀏覽81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Excerpt:莊裕安的《巴爾札克在家嗎》
本書有多篇精彩文章,其中一篇〈阿根廷圖書館的誘惑〉談到波赫士當阿根廷圖書館館長時所編寫的一本《想像動物之書》,又提到了卡夫卡的《蛻變》、福樓拜的《聖安東尼的誘惑》、漫畫《阿達一族》……相當有意思,以下摘要分享。
書名:巴爾札克在家嗎
作者:莊裕安
出版社:大呂出版社
出版日:1993/03/20
【Excerpt】
〈阿根廷圖書館的誘惑〉
[第一次去動物園的小孩]
阿根廷文豪波赫士,對這回奧斯卡奬的好奇,我猜是會擺在榜單外的「裸體午餐」和「阿達一族」。波赫士當阿根廷圖書館館長時,趁天時地利之便,編了一本《想像動物之書》,把八十二本書上的怪物全部匯攏。十年後這本書出增訂版,擴充成一一七種想像的動物,許多熱情的國內外讀者紛紛提供私房寵怪,這眞是本惹人愛的魔典。
波赫士大概也喜歡史帝芬史匹柏的「小精靈」和詹姆斯卡麥隆的「異形」,據說今年暑假第一檔,雪歌妮薇佛要在第三集裡,被黏答答的異形強暴,天啊,眞是既噁心又興奮的期待。波赫士的怪物百科一點也不煽情,全是有憑有據的想像,這樣的書旨在消遣與廣聞。當成人的心智,回復到童騃的新奇,說不定就是魔幻寫實的根源。
波赫士說他編這樣的一本書,就像小孩第一次上動物園,這是駱駝、大象、長頸鹿,就如同他第一次見到樓梯、水、鏡子一般,也許不覺得有什麼怪。等到更大了,說不定他見到三個背峰的駱駝或兩隻鼻子的大象,他才曉得新動物的怪。波赫士所蒐集的怪物,絕大部分是真實動物的各部肢體任意組合,這種排列方式是無窮盡的。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像獅身人面的史芬克司、人頭馬辛托、半獅半鷹希洛多塔斯、人魚鳥混成的賽倫,牠們都附在傳奇的神話故事裡。
波赫士比好萊塢導演更可愛的地方,是他從不附加恐怖的氣氛於奇怪動物的身上,我們閱讀這一一七則故事時,輕鬆如童年時爲黑白的連環圖上色彩,極富想像的美感。在我們周遭現實世界,不就出現各種基因突變,小至顎裂、寬眦,大到雞胸、海豚肢,都會因善良而帶來親和力。《想像動物之書》並非毫不篩選,像狼人就被除名,波赫士挑選的多爲靈獸,收到書裡的要兼顧道德和啓發。
你要不要試試自己的中國志怪修養,收到書中的中國動物有:《警世恆言》裡的〈小水灣天狐詒書〉、《太平廣記》的讙頭國和奇肱國、王台海(十八世紀中國旅行家)的吃墨水的猴子和水陸兩棲的黑馬、韓愈的〈獲麟解〉。當然,龍、鳳風和狐狸,就不用考你了。你現在可有點被驚嚇了,不是想像動物的奇怪,而是這位阿根廷圖書館館長的博學多聞。
[偷偷吐出髒字的稿紙]
我們不喜歡「裸體午餐」,也許和我們不認識作家威廉布羅斯有關,或者對他所知太少,除了雙性戀、殺妻、吸毒、酗酒之外,很難因了解而愛。我去看那電影,多少是因爲那架變成怪物的打字機,會說話更會唆使作者。有一天,說不定我正寫的日新紙廠稿紙,會長出六百張嚅動的嘴巴,每一格趁我心弦不定之際,偷偷吐出一個髒字。我們不聊威廉布羅斯,來說說卡夫卡,因爲這部電影被嘆爲「卡夫卡式的亢奮」,卡夫卡有一天早上醒來,竟變成一隻甲蟲。
《蛻變》的故事已不新奇,幾乎是文藝青年耳熟的經典。波赫士的書中,一口氣就收下卡夫卡的三篇,分別是「最親愛的父親」裡的大狐狸尾巴袋鼠、「一次掙扎的記述」裡的半貓半羊、「流放殖民區」裡的奧蕨底克,而愛倫坡、易卜生、威爾斯才各一則。許多文人都推崇卡夫卡,像米蘭昆德拉就說,作曲家楊納傑克和小說家卡夫卡,是捷克本世紀最偉大的人物。美國文評家愛德蒙威爾森卻不以爲然,他認爲某些評論拿他跟喬伊思、普魯斯特並比,
簡直不倫不類。卡夫卡最好的短篇,頂多跟果戈里與愛倫坡相伯仲。
威爾森不喜歡卡夫卡的懦弱,這種懦弱包括生理與心理,卡夫卡四十一歲就病逝。卡夫卡作品的最大特徵,莫過把人降格爲狗、蟲、鼠、猿,這些動物旣沒有勇氣,也沒有智識。據說,卡夫卡自小便安於扮演甲蟲那種可憐角色,卡夫卡在父親面前,始終有幾分自卑感。威爾森還引用另一位文評家塞維的說法,卡夫卡、愛倫坡和果戈里的世界都缺乏愛,但後二者卻有過人之處,果戈里表現俄羅斯的自豪,愛倫坡對美國南北戰爭有挑釁與反抗的心態,都比卡夫卡有激勵和勇氣。
卡夫卡是不是這種個性呢?喜歡電影的讀者,可能很快就可以看到史蒂芬索德柏拍的「卡夫卡」。這部片子已在美國上演了,過一陣子我們可以和布洛德寫的《卡夫卡傳》一起看。威爾森對卡夫卡的負面評價,倒是可以移諸「裸體午餐」的怪誕,有人對殺蟑娜藥成癮,旣不可思議復不可同情,難怪飾演妻子的女星茱蒂戴維斯,拿到劇本的第一個反應是:恐怖。導演大衛克羅能柏格激起觀眾的噁心程度,也早超過先前的「變蠅人」,以波赫士的水平,大概是看過即可,毋需收入《想像動物之書》。
[長著人頭的果樹和沒腸肚的昆蟲]
看完波赫士一一七則想像動物故事,意猶未盡的讀者,不妨讀一讀福樓拜的《聖安東尼的誘惑》。在波赫士的故事集子裡,只引用了這本小說裡棲在知識樹上的不朽鳥,以及長著三排牙齒的人面紅獅兩種動物。而福樓拜這本小說,也是不折不扣的怪物百科。
聖安東尼是西元第四世紀,埃及的修行隱士,據說福樓拜是從一幅古畫得來的靈感。安東尼在洞穴裡隱居三十年,心中竟升起絕望感,他走出洞口,接受世俗的誘惑,整篇故事便充滿妖魔鬼怪。這種虛構相對於《包法利夫人》的寫實,我們才更能體會福樓拜的偉大與細膩。希拉里昂是個像但丁《神曲》裡味吉爾的引導者,他出現在洞穴口時,只是個小孩子,安東尼開始注視他後,竟迅速長高,變成堂堂男子。希拉里昂告訴安東尼,這是個多神的世界,所以我們就挑這一小部分,來看福樓拜的功力吧。
婆羅門最初的雌雄同體神,肚臍裡長出一朵蓮花,花蕊中出現三個臉龐的神,三位一體接著分出三個神。這些神迅速增殖,肩膀長出肩膀,手臂長出手臂。安東尼看到的,是一連串孔雀和花豹的紋路,深深被千變萬化的奇景迷惑了。日神用祂的象鼻子摩擦肚皮,去過印度或尼泊爾的讀者,一定知道祂的名字叫甘尼許。食火的戰神,長著六個頭,頭上有六座塔,十四隻手臂舞著標槍。一個叫烏安尼斯的迦勒底人頭魚身神,住在混沌的太初世界,手指、羽翼、鰭鱗和眼珠混雜在一起,在一團軟體的人頭公牛、狗足巨蛇堆中滑行。
安東尼受多神的困惑,這些異端神祇,一個接一個走向,不,有的是滑行,到福樓拜鋪設的伸展台,精采誘人程度,絕對超過一百年以來,巴黎換季的時裝秀。當然,安東尼最後看到交響曲第四樂章式的高潮總奏:巴比倫一種長著人頭果子的得丹姆樹、沒有腸肚的昆蟲固執吃著不斷萎謝又長出的鳳尾草、鱷魚鹿蹄、貓頭鷹蛇尾、虎鼻豬頭、羊頭驢臀、像熊一般多毛的田雞、一個頭咆哮一個頭哭泣的兩頭牛。福樓拜說不定快瘋了,也許他書桌上有幾百張寫著動物名字的小紙條,隨便他抽一張當頭,再抽一張當身子。最後,大汗淋漓、筋疲力竭,他趕快以這句收山:安東尼畫了一個十字,恢復了他忠誠的信心。
福樓拜並未胡亂湊對,在這本小說中,展示他對異教研究的深度修養,大量宗教知識可不是荒唐拼貼。《聖安東尼的誘惑》或許難改編成電影,但它絕對是卡通動畫的好題材呢。
[夢都實現了,你還睡嗎?]
說到漫畫,「阿達一族」據說就是從三十年前「紐約客」的連載漫畫改編而成的。在美國的賣座,僅次於「虎克船長」,跟「辛普森家庭」一樣大受歡迎。
「阿達一族」比去年的「愛德華剪刀手」還好看。愛德華沒有手掌,手腕上全是整打的利剪,約會親熱時,還會戮傷女友的臉。愛德華最厲害的,莫過修剪樹枝和理髮,愛德華當起理髮師,是電影最好看的噱頭。「阿達一族」最好看的噱頭,是一隻叫巧手的巴掌,巧手會開門、比劍、托住高爾夫,但他沒有手臂和身子。小朋友看到巧手就大樂,他們一概不需多曉得大人的嘲弄,阿達爸爸的克拉克蓋博造型、阿達媽媽的「怪談式」東瀛造型,打開《飄》那本書會吹出風,翻起《旭日依舊東昇》有太陽可曬。
近年來,好萊塢科技電影,幾乎到了無所不能。「魔鬼終結者續集」中,液態金屬機器人和肉身的變體,「魔鬼總動員」裡,自大腦經鼻孔取出一枚信號器,歷歷在目的映像,都使想像的事情,清楚浮現銀幕。所以像波赫士的那本《想像動物之書》,閱讀樂趣大打折扣。夢都已經實現了,幹嘛還睡覺呢?
不過,像我這樣迂闊的讀者,我還是願意時時和波赫士作伴,和一一七隻想像動物玩在一起,記誦它們按照英文字母排列的名字,第一隻叫A Bao A Qu,最後一隻叫Zaratan。阿波亞克是有桃子皮般皮膚的爬蟲,它原來是半透明的,體內深處會發出某種幽光。等到它爬到涅槃時,身體會沈澱一種絕美的藍,體内的光也會轉移到表皮。多少世紀以來,阿波亞克只爬到涅槃一次,有一個叫伊突浮祿的觀察家,剛好看到了,就記到他那本《論馬來巫術》上。而最後那隻叫札拉坦的,是一隻像島一般大的海龜。當水手在島上升火煮食,才把牠的背溫熱了,吵醒牠的午睡。
春假裡,除了逛電影街和動物園,上上阿根廷圖書館,也是再有趣不過了。波赫士的《想像動物之書》更能以一當百,像福樓拜的《聖安東尼的誘惑》,也不過是一百一十七分之二而已。如果你讀熟了,接下來,我們還可以準備畫紙和蠟筆,好玩的事還多著呢!
81.4.9
聯合報
本書有多篇精彩文章,其中一篇〈阿根廷圖書館的誘惑〉談到波赫士當阿根廷圖書館館長時所編寫的一本《想像動物之書》,又提到了卡夫卡的《蛻變》、福樓拜的《聖安東尼的誘惑》、漫畫《阿達一族》……相當有意思,以下摘要分享。
書名:巴爾札克在家嗎
作者:莊裕安
出版社:大呂出版社
出版日:1993/03/20
【Excerpt】
〈阿根廷圖書館的誘惑〉
[第一次去動物園的小孩]
阿根廷文豪波赫士,對這回奧斯卡奬的好奇,我猜是會擺在榜單外的「裸體午餐」和「阿達一族」。波赫士當阿根廷圖書館館長時,趁天時地利之便,編了一本《想像動物之書》,把八十二本書上的怪物全部匯攏。十年後這本書出增訂版,擴充成一一七種想像的動物,許多熱情的國內外讀者紛紛提供私房寵怪,這眞是本惹人愛的魔典。
波赫士大概也喜歡史帝芬史匹柏的「小精靈」和詹姆斯卡麥隆的「異形」,據說今年暑假第一檔,雪歌妮薇佛要在第三集裡,被黏答答的異形強暴,天啊,眞是既噁心又興奮的期待。波赫士的怪物百科一點也不煽情,全是有憑有據的想像,這樣的書旨在消遣與廣聞。當成人的心智,回復到童騃的新奇,說不定就是魔幻寫實的根源。
波赫士說他編這樣的一本書,就像小孩第一次上動物園,這是駱駝、大象、長頸鹿,就如同他第一次見到樓梯、水、鏡子一般,也許不覺得有什麼怪。等到更大了,說不定他見到三個背峰的駱駝或兩隻鼻子的大象,他才曉得新動物的怪。波赫士所蒐集的怪物,絕大部分是真實動物的各部肢體任意組合,這種排列方式是無窮盡的。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像獅身人面的史芬克司、人頭馬辛托、半獅半鷹希洛多塔斯、人魚鳥混成的賽倫,牠們都附在傳奇的神話故事裡。
波赫士比好萊塢導演更可愛的地方,是他從不附加恐怖的氣氛於奇怪動物的身上,我們閱讀這一一七則故事時,輕鬆如童年時爲黑白的連環圖上色彩,極富想像的美感。在我們周遭現實世界,不就出現各種基因突變,小至顎裂、寬眦,大到雞胸、海豚肢,都會因善良而帶來親和力。《想像動物之書》並非毫不篩選,像狼人就被除名,波赫士挑選的多爲靈獸,收到書裡的要兼顧道德和啓發。
你要不要試試自己的中國志怪修養,收到書中的中國動物有:《警世恆言》裡的〈小水灣天狐詒書〉、《太平廣記》的讙頭國和奇肱國、王台海(十八世紀中國旅行家)的吃墨水的猴子和水陸兩棲的黑馬、韓愈的〈獲麟解〉。當然,龍、鳳風和狐狸,就不用考你了。你現在可有點被驚嚇了,不是想像動物的奇怪,而是這位阿根廷圖書館館長的博學多聞。
[偷偷吐出髒字的稿紙]
我們不喜歡「裸體午餐」,也許和我們不認識作家威廉布羅斯有關,或者對他所知太少,除了雙性戀、殺妻、吸毒、酗酒之外,很難因了解而愛。我去看那電影,多少是因爲那架變成怪物的打字機,會說話更會唆使作者。有一天,說不定我正寫的日新紙廠稿紙,會長出六百張嚅動的嘴巴,每一格趁我心弦不定之際,偷偷吐出一個髒字。我們不聊威廉布羅斯,來說說卡夫卡,因爲這部電影被嘆爲「卡夫卡式的亢奮」,卡夫卡有一天早上醒來,竟變成一隻甲蟲。
《蛻變》的故事已不新奇,幾乎是文藝青年耳熟的經典。波赫士的書中,一口氣就收下卡夫卡的三篇,分別是「最親愛的父親」裡的大狐狸尾巴袋鼠、「一次掙扎的記述」裡的半貓半羊、「流放殖民區」裡的奧蕨底克,而愛倫坡、易卜生、威爾斯才各一則。許多文人都推崇卡夫卡,像米蘭昆德拉就說,作曲家楊納傑克和小說家卡夫卡,是捷克本世紀最偉大的人物。美國文評家愛德蒙威爾森卻不以爲然,他認爲某些評論拿他跟喬伊思、普魯斯特並比,
簡直不倫不類。卡夫卡最好的短篇,頂多跟果戈里與愛倫坡相伯仲。
威爾森不喜歡卡夫卡的懦弱,這種懦弱包括生理與心理,卡夫卡四十一歲就病逝。卡夫卡作品的最大特徵,莫過把人降格爲狗、蟲、鼠、猿,這些動物旣沒有勇氣,也沒有智識。據說,卡夫卡自小便安於扮演甲蟲那種可憐角色,卡夫卡在父親面前,始終有幾分自卑感。威爾森還引用另一位文評家塞維的說法,卡夫卡、愛倫坡和果戈里的世界都缺乏愛,但後二者卻有過人之處,果戈里表現俄羅斯的自豪,愛倫坡對美國南北戰爭有挑釁與反抗的心態,都比卡夫卡有激勵和勇氣。
卡夫卡是不是這種個性呢?喜歡電影的讀者,可能很快就可以看到史蒂芬索德柏拍的「卡夫卡」。這部片子已在美國上演了,過一陣子我們可以和布洛德寫的《卡夫卡傳》一起看。威爾森對卡夫卡的負面評價,倒是可以移諸「裸體午餐」的怪誕,有人對殺蟑娜藥成癮,旣不可思議復不可同情,難怪飾演妻子的女星茱蒂戴維斯,拿到劇本的第一個反應是:恐怖。導演大衛克羅能柏格激起觀眾的噁心程度,也早超過先前的「變蠅人」,以波赫士的水平,大概是看過即可,毋需收入《想像動物之書》。
[長著人頭的果樹和沒腸肚的昆蟲]
看完波赫士一一七則想像動物故事,意猶未盡的讀者,不妨讀一讀福樓拜的《聖安東尼的誘惑》。在波赫士的故事集子裡,只引用了這本小說裡棲在知識樹上的不朽鳥,以及長著三排牙齒的人面紅獅兩種動物。而福樓拜這本小說,也是不折不扣的怪物百科。
聖安東尼是西元第四世紀,埃及的修行隱士,據說福樓拜是從一幅古畫得來的靈感。安東尼在洞穴裡隱居三十年,心中竟升起絕望感,他走出洞口,接受世俗的誘惑,整篇故事便充滿妖魔鬼怪。這種虛構相對於《包法利夫人》的寫實,我們才更能體會福樓拜的偉大與細膩。希拉里昂是個像但丁《神曲》裡味吉爾的引導者,他出現在洞穴口時,只是個小孩子,安東尼開始注視他後,竟迅速長高,變成堂堂男子。希拉里昂告訴安東尼,這是個多神的世界,所以我們就挑這一小部分,來看福樓拜的功力吧。
婆羅門最初的雌雄同體神,肚臍裡長出一朵蓮花,花蕊中出現三個臉龐的神,三位一體接著分出三個神。這些神迅速增殖,肩膀長出肩膀,手臂長出手臂。安東尼看到的,是一連串孔雀和花豹的紋路,深深被千變萬化的奇景迷惑了。日神用祂的象鼻子摩擦肚皮,去過印度或尼泊爾的讀者,一定知道祂的名字叫甘尼許。食火的戰神,長著六個頭,頭上有六座塔,十四隻手臂舞著標槍。一個叫烏安尼斯的迦勒底人頭魚身神,住在混沌的太初世界,手指、羽翼、鰭鱗和眼珠混雜在一起,在一團軟體的人頭公牛、狗足巨蛇堆中滑行。
安東尼受多神的困惑,這些異端神祇,一個接一個走向,不,有的是滑行,到福樓拜鋪設的伸展台,精采誘人程度,絕對超過一百年以來,巴黎換季的時裝秀。當然,安東尼最後看到交響曲第四樂章式的高潮總奏:巴比倫一種長著人頭果子的得丹姆樹、沒有腸肚的昆蟲固執吃著不斷萎謝又長出的鳳尾草、鱷魚鹿蹄、貓頭鷹蛇尾、虎鼻豬頭、羊頭驢臀、像熊一般多毛的田雞、一個頭咆哮一個頭哭泣的兩頭牛。福樓拜說不定快瘋了,也許他書桌上有幾百張寫著動物名字的小紙條,隨便他抽一張當頭,再抽一張當身子。最後,大汗淋漓、筋疲力竭,他趕快以這句收山:安東尼畫了一個十字,恢復了他忠誠的信心。
福樓拜並未胡亂湊對,在這本小說中,展示他對異教研究的深度修養,大量宗教知識可不是荒唐拼貼。《聖安東尼的誘惑》或許難改編成電影,但它絕對是卡通動畫的好題材呢。
[夢都實現了,你還睡嗎?]
說到漫畫,「阿達一族」據說就是從三十年前「紐約客」的連載漫畫改編而成的。在美國的賣座,僅次於「虎克船長」,跟「辛普森家庭」一樣大受歡迎。
「阿達一族」比去年的「愛德華剪刀手」還好看。愛德華沒有手掌,手腕上全是整打的利剪,約會親熱時,還會戮傷女友的臉。愛德華最厲害的,莫過修剪樹枝和理髮,愛德華當起理髮師,是電影最好看的噱頭。「阿達一族」最好看的噱頭,是一隻叫巧手的巴掌,巧手會開門、比劍、托住高爾夫,但他沒有手臂和身子。小朋友看到巧手就大樂,他們一概不需多曉得大人的嘲弄,阿達爸爸的克拉克蓋博造型、阿達媽媽的「怪談式」東瀛造型,打開《飄》那本書會吹出風,翻起《旭日依舊東昇》有太陽可曬。
近年來,好萊塢科技電影,幾乎到了無所不能。「魔鬼終結者續集」中,液態金屬機器人和肉身的變體,「魔鬼總動員」裡,自大腦經鼻孔取出一枚信號器,歷歷在目的映像,都使想像的事情,清楚浮現銀幕。所以像波赫士的那本《想像動物之書》,閱讀樂趣大打折扣。夢都已經實現了,幹嘛還睡覺呢?
不過,像我這樣迂闊的讀者,我還是願意時時和波赫士作伴,和一一七隻想像動物玩在一起,記誦它們按照英文字母排列的名字,第一隻叫A Bao A Qu,最後一隻叫Zaratan。阿波亞克是有桃子皮般皮膚的爬蟲,它原來是半透明的,體內深處會發出某種幽光。等到它爬到涅槃時,身體會沈澱一種絕美的藍,體内的光也會轉移到表皮。多少世紀以來,阿波亞克只爬到涅槃一次,有一個叫伊突浮祿的觀察家,剛好看到了,就記到他那本《論馬來巫術》上。而最後那隻叫札拉坦的,是一隻像島一般大的海龜。當水手在島上升火煮食,才把牠的背溫熱了,吵醒牠的午睡。
春假裡,除了逛電影街和動物園,上上阿根廷圖書館,也是再有趣不過了。波赫士的《想像動物之書》更能以一當百,像福樓拜的《聖安東尼的誘惑》,也不過是一百一十七分之二而已。如果你讀熟了,接下來,我們還可以準備畫紙和蠟筆,好玩的事還多著呢!
81.4.9
聯合報
自訂分類:Selected & Extracts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