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徒步環島日記 (六)
2022/06/16 13:20
瀏覽2,848
迴響11
推薦151
引用0

疫情持續三年,世衛稱全球新冠疫情發生以迄,新增超過七千萬人出現抑鬱、焦慮、失眠,發病者大幅增加,爰日常生活期望值模糊,與親友交往疏遠、未來的不確定性增加,許多人因此心情低落,對於周圍事務、人際關係交往興趣索然,睡眠品質不好,失眠或嗜睡,總覺得身體上下哪兒不對勁,甚至有自卑、健忘、絕望的傾向,孤獨無助、沉默寡言、自我否定,這可能是憂鬱或抑鬱症的現象;焦慮也是過度緊張和擔心的一種,無謂的方面增加,擔心發生什麼突然事情,擔心家人或自己確診染病或意外狀況發生。

人一生中都在與自己搏鬥,若自身調節的本能薄弱,精神與心靈未獲得妥善處裡,不穩定的情緒會使人焦躁不安,長時間由量到質變,心理疾病就會產生,自我意識若能妥善管理,掌握住情緒、欲望、突發等事情,人際關係和工作上游刃有餘,就能提升內心的自由空間,固然我們無法改變世界,卻能調節擁有一份好心情,不受這些心理因素的影響。

 

我選擇去徒步環島,何嘗不是把這份紛雜沓來的心理情緒擱下,因為自己想要,所以身心獲得釋放。人或多或少都有積壓一些過去的傷痛,無法釋懷不知所云,其實人的成長軌跡各有不同,沒有人能替代誰的傷痛或終身去陪伴誰,獨靠自己去調整,自己去尋找娛樂,運動,騎單車徒步或旅行,抒發對自己的感悟,設定目標體驗和調整,把氣量心量放大,自己的世界跟著就大了。

 

2021519日,全台疫情警戒至第三級,19日正走在花蓮玉里,街上寥落之感。花東縱谷還可以在餐廳或7-11用餐,休憩喝啤酒或喝咖啡,越往南隨疫情嚴峻而更難了,在南迴公路東源村,民宿都租不到,大武買早點被喝斥退到紅線以外,初期店家嚴守疫情規範,不能說不對,但態度上喝斥顧客不免讓人沮喪,我扭頭便走,即使餓著肚子也不食嗟來食,何況爺是來花錢的,疫情後來沒完沒了,做生意的店影響甚鉅哀鴻遍野,那些曾對顧客惡聲惡氣,應有所覺悟吧。途中家人隔三岔五來電催回,我回絕堅持走完全程,每天默默伴我走著,是一路唇語持誦「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一遍又一遍,把持誦功課回向眾生,專注持誦結果腦波趨向穩定,心情也平順,新冠疫情嚴峻,經濟衝擊甚鉅,社會氣氛低迷,人感到壓抑,煩惱、焦慮、恐懼,失眠者增多,世間重大災難包括疫情,地球反撲,全球暖化,莫不因人心貪、嗔、癡、慢、疑的因果共業循環,法界因果相報的效應,自己應承擔起責任,行善積德,潛心懺悔,內心保持清淨,樂觀信心面對;諸法因緣和合,率先升起善念,防疫措施做好做滿,自己不感染是對自己對眾人的行善之一,也能逐漸扭轉眾生的共業。

2021-05-22-鹿野-台東-22.16K:上午7時許鹿野民宿→鹿野鄉公所→鑾山路→利吉惡地→利吉大橋→台東車站→海濱公園→宿台東民宿

 

2021-05-23-台東-太麻里-29.23K:上午7時許台東統一旅社出發→日光大橋→台東知本→山地人祖先發祥地碑→華源觀景台→太麻里→千禧曙光紀念園區→南迴海天一線→夜宿千禧公園。

 

2021-05-24-太麻里-大武-38.62K:上午7時許太麻里千禧曙光紀念園區出發→金崙海灘→金崙大橋→多良觀光車站→大武鄉→大武彩虹村→大武漁港→夜宿大武民宿。

 

本篇從花東縱谷區鹿野神社起,邁入鸞山路、利吉惡地抵台東,翌日走台9線公路入南迴公路,南迴公路連接屏東枋山、楓港與台東馬蘭之間,全長112公里,依山傍海,全台最純淨的自然景觀,被譽為「最美的公路」;吸引無數遊客自駕或騎車、徒步來朝,驚豔不已。自己踏上這段美麗的公路,也是留下難以忘懷的回憶

 

南迴公路沿路有四處絕美的路段非看不可,循著湛藍海岸線行走,與海洋密切結合,一道道風景線令人讚嘆,徒步環島再度體驗另不同的景觀--南迴公路,若切割開來均是超值細膩的上等精肉,分別有華源段、金崙大橋段、加津林及大鳥段,最美公路車少寧靜多于喧囂,蔚藍海岸與翠綠山巒相襯成趣,那日走在大武途中,黑幕低垂,大地黑黝黝一片,看不見黑暗中大海的面貌,卻被投射在海面上一輪明月所感動,瘦尖拉長的三角線從黑色海平線延伸而來,三角線內盛滿著波光粼粼,窸窣的浪聲搭配絕美的夜空,讓人從頭徹尾震撼莫名,心靈間有不可言喻的感動,心徹底給融化、征服、療癒了。

Day16 /522/星期六/氣候晴/鹿野-台東/鹿野鄉公所→鑾山路→利吉惡地→利吉大橋→台東車站→海濱公園→宿台東民宿

 

7時許離開鹿野民宿,走向都蘭山麓,一個豔陽高照的天氣,跨過卑南溪上鸞山大橋,蹬上鸞山路197縣道,山路蜿蜒狹長還好並不陡峭,兩旁樹蔭濃密遮陽,這是縱谷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相望的一段山路,小溪布滿了長青苔的石頭,都蘭山植被豐富,鸞山村部落係屬布農族,風景清麗優美,一路走來心曠神怡。

 

197縣道接卑南鄉富源村、利吉惡地與富源景觀台,不久抵達阿美族部落的利吉村,村內一座水泥暸望台,構築在一塊巨石之上頗具特色,登高望遠,整座村落以及鄰近地形卑南溪歷歷在目,村落優美清淨,簡介牌子寫著:惡地結佳果,大致是:利吉部落是以務農為主,果樹栽培結合利吉惡地,持殊的泥灰岩層地質,孕育出多樣優質水果,利吉惡地原屬海底的沉積物,含豐富的礦物質元素,使種植的水果特別甜美,栽培有芭樂、釋迦、芒果、柑橘、百香果、香蕉酪梨,特別香甜濃郁帶Q。我買了幾顆芭樂嚐嚐,果真清脆香甜,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到了利吉惡地地質公園,沿木棧道行,陽光投射下青灰岩層裸露風化,經雨水沖蝕成溝紋狀,垂直面危峰兀立,現窮山惡水的的荒涼景觀。轉彎是富源景觀台,時間關係我沒有上山,直接往台東, 利吉橋附近,一處泉水伴隨灰色細泥湧出,溫度約攝氏34度,任其嘩啦啦從溝中流走,路旁瀰漫一股氣味。

 

卑南溪對岸是台東市,縱谷區已然強弩之末,跨過利吉大橋就到達台東市,溪畔對面山腳下寬達2公里的一片斷崖景觀,係中央山脈末端的卑南礫岩,俗稱「小黃山」,卑南礫岩屬於歐亞大陸板塊的一部分,順道登上觀景台,欣賞這幅由板塊擠壓成的天然地貌。

 

走了一天終於抵達台東市,來到台東約下午4時許,台東位於台灣東南隅,一座背山面海的狹長城市,與卑南、知本、太麻里為鄰,屬沖積扇平原。因時間尚早,便到台東海濱公園逛逛,休憩一會兒,欣賞落日餘暉。海濱公園與海岸結合視野遼闊,園內一座令人眼睛一亮的地標,採用竹藤木質編結的構造,稱向陽樹,簡介說它象徵海浪及山脈綿延不斷,生生不息、在地著根,向上提升的生命力。這座地標融合地景與公共藝術,佇立海岸旁,夜晚暈黃的燈光以及藍色閃爍的LED輝煌燦爛。

 

我慵懶地坐在岩石上任海風吹拂,遠眺太平洋,欣賞遊客與本地人三三兩兩結伴運動而行,有戲水有騎車有跑步,有的在公園紅色大相框拍照,園區內欣欣向榮,設施完善建有步道、戲劇廣場、造景及藝術迴廊,不論聽濤拍照取景、運動休閒都是一處不錯的地方,夜了,我移位到草坪上躺著,讓心情放空,貪婪它的夜色氛圍,不想立即回旅社,自備包子及麵湯,懶洋洋呆躺到海洋黑漆漆完全看不見為止,向陽樹在夜晚,燈景放亮又是另一番別緻的景觀。

Day17 /523/星期日/氣候晴/ 台東-太麻里/台東統一旅社出發→日光大橋→台東知本→山地人祖先發祥地碑→華源觀景台→太麻里→千禧曙光紀念園區→夜宿千禧公園。

 

7時許從台東民宿出發,正式踏上南迴公路,南迴公路自台東、知本、太麻里、金崙、大武、達仁,枋山、楓港止,一條被譽為台灣最美的公路,親臨者都津津樂道。今天陽光出奇耀眼炙熱,踏上日光大橋已經滿頭大汗了,經391公里處的知本橋,刻意駐足片刻,右望知本溪河床延伸到遠處的岸上,一整列觀光溫泉飯店林立,此處擁有知名的溫泉景點,遊客慕名去者踴躍,溫泉區另闢有森林遊樂區,山巒疊翠風景宜人,20餘年還在任職內,經常前來旅遊度假、受訓、洽辦活動踏勘等,所有觀光飯店及經理均知之甚詳,往事瀝瀝怕觸景傷情,故不想走進去,獨站在知本橋上眺望回憶片刻。

 

太麻里三和海濱公園旁,路邊有一處「山地人祖先發祥地」石碑,是卑南族人感懷其祖先開拓家業,所豎立的紀念石碑,及搭蓋祭祀石板屋祭壇等,石碑上坡是水泥階梯築成,有人除草維修,其族人在清明節前後均會前往祭拜,石碑旁繪著圖騰傳說,特殊文化與藝術價值,意味著傳承文化中,體現自然界的美麗與魅力,忝為一處風景點。

 

走到華源海灣處,有一塊漂流木製成的愛心造型,寫「平安」二字,似乎默默為旅者祈福,祝一路平安順心,太平洋一望無際,令人心境開闊暢快,轉頭瞥見一位妙齡少女坐在石頭上,恬靜凝視著海面,美麗與氣質瞬間凍結,一幅青春與海灣景色,美的視角呈現眼前,不自禁拿起相機卡剎卡剎拍了幾張。弧型的華源灣,漂流木的愛心造型,是其特色之一,欣賞這湛藍的海景或漫步沙灘,對旅者實則是一種難得奢侈的享受。續走7K到達太麻里,台灣最接近第一道曙光的地方,每年元旦吸引許多遊客,不遠千里迢迢來到此參加升旗,地方出名了,慕名來遊賞的遊客逐年增多。

 

太麻里排灣族語,意指太陽升起的地方,背倚中央山脈,山地盛產釋迦,釋迦大而甜軟綿多肉,公路兩旁都是批發零售的店,可惜現在不是出產季節無緣品嘗。午餐在車站附近一間小店用餐,飯後走到太麻里火車站不遠,一處千禧曙光紀念園區,公園繪著象徵排灣族的百步蛇圖騰,設置了「曙光紀念牆」與「曙光紀念碑」,有涼亭、停車場、表演舞臺、觀景台、步道、沙灘,園區不大但是海岸線很長,因疫情的關係遊客不多,我在涼亭倚靠乘涼,海風徐徐吹拂,遊客已在沙灘上踏浪嬉水,這裡公廁保持乾淨外,另設置淋浴用的灑漏水龍頭,洗腳洗沙子用的水槽,給玩水者很大的便利。

 

夕陽西下天空與海面相映一抹晚霞餘暉,我踏上沙灘,海浪平靜來回沖刷,延著海岸線走了很長一大圈,海灘一邊是細沙,另一邊是石礫子,晚上遊客幾乎都走光了,我到淋浴處沖了一個涼水澡,到涼亭長條石板凳上躺平,身上披一件輕外套,耳畔聽著海浪窸窣聲漸漸睡去,這是繼花蓮遊客中心後,第二次在海邊露天過夜,檢了個大便宜,明天又可以在這個千禧曙光公園內見到第一道曙光,真是幸福啊。

Day18 /524/星期一/氣候晴/ 太麻里-大武/太麻里千禧曙光紀念園區出發→金崙海灘→金崙大橋→多良觀光車站→大武鄉→大武彩虹村→大武漁港→夜宿大武民宿。

 

7時許離開千禧曙光紀念園區,在太麻里市區買了一份早點,邊走邊吃,清晨太麻里空氣好但略顯冷清,一輛黑白色警車開到身旁,搖下車窗,一位女警探出頭來,面無表情喂一聲:請你把口罩戴上,我只好停止進食,悻悻然掏出口罩戴好,女警見狀滿意開走警車,這幾天是勸導期。

 

離開太麻里,續走與海相伴的南迴公路,途經寧靜的金崙;金崙群山環抱,山巒疊翠,火車站前兩側豎立許多溫泉看板,溪畔有多處排灣族露天的溫泉浴場,溫泉屬弱鹼性碳酸氫鈉泉,無色透明,蘊藏量豐富,村落裡悠閒逛了一圈,有排灣族意象的天主教堂、商店、派出所、國中、小7等,逛完轉回台9線往大武前進,太平洋金光閃閃,緩步跨上「最美的大橋」,站在金崙大橋上,居高臨下整座車站與鐵軌還有金崙部落盡收眼底,往來車流與大橋海灣相融合很美很吸睛,自拍了金崙大橋後,順著大橋下坡繼續前行,前面就是多良車站。

 

多良車站位於山坡上,上坡後很遺憾看到車站大門封閉深鎖,疫情關係許多景點都封了,只得在柵外拍拍紅色欄杆;列車過站嘎啦嘎啦疾駛進入山洞,這時沒有遊客、鐵道迷、單車族來搶拍,2006年多良車站廢站後,列車不再停靠,留下兩棟建築物、月臺、紅色欄杆等讓人懷舊,原路返回外圍坡度處,駐足遙望太平洋及車站,海與山綠意蔚藍相間甚美,既然無緣參觀繼續走向大武。公路右側是巴塱衛山、加奈美山,太麻里山,山勢起伏風景絕美,沿途沒有樹蔭,公路高高低低落差大,炎夏的海風帶著鹹味,濤聲節奏不斷,四下無人略顯孤寂,突萌孑然之感,遂採半閉半睜之間,半放空半逐流的模式行走,紫外線侵蝕皮膚灼傷大。

 

過了大鳥溪後想尋覓探索另一些走法,走進村落有樹蔭的小道,讓皮膚少些傷害,大鳥村用過午餐後,相當程度避開台9線,減少在驕陽下曝曬,順著手機導航走進一條產業道路,再走進樹林彎曲小徑,樹林小徑越來越窄,林間茂密,蟲鳴鳥叫,既能遮陽又能吸取芬多精,心情感覺不錯,約1個小時,前方林徑被雜草淹沒了,雜草林相前方是上坡的土堆,仰望上方透著光,想稜線應該不高,堅持一下爬到頂端,也許頂端處就能接上公路,豈料爬了半天仍然沒有到頂,周遭荊棘蔓延荒廡越感荒蕪不對勁,導航訊息中斷沒了訊號,慌忙循原路下山,在雜草淹沒的林裡摸索,戰戰兢兢怕迷失方向發生意外,走了一個多小時,幸運的回到產業路上,乖乖重回台9線上,本想遮陰走捷徑卻差點迷路在大武叢林中,真的虛驚一場。

 

續往大武,大武又稱「巴塱衛」,清閒的火車站旁,塑造一座排灣族人配刀的雕像,屬意象堡壘,行經一座色彩繽紛的路橋,周邊房舍塗滿五顏六色,這是大武彩虹村,原本拙樸的外牆經知名油漆商贊助,彩繪成生氣蓬勃的村落,為遊客觀賞打卡的地標,隔著公路便是大武濱海公園,高聳碧綠的中央山脈,一望無垠的太平洋,海濱公園設施不多,但令人讚嘆的是海岸線,黃昏時海濱走一走,眺望美麗的海洋,準是不錯的選擇,晚上買了麵食啤酒滷味,到下榻的輔都旅社用晚餐,夜宿大武。

 

疫情肆虐的今天,保重好身體提升免疫力才是重點,身體老化,衰弱,精神不濟,與腿部肌肉流失不無舉足輕重的關係,身體要健康,健腿很重要,腿部鍛練好可以強化骨骼,精神也會明顯增強,健走練腿,一段時間後發覺脂肪下降,肌肉維度提升了,緊張壓力消除,睡眠變好,抑鬱的心情緩解。再者飲食營養均衡,也是提升免疫力之一,食物種類盡量豐富,種類多營養均衡很重要,早餐宜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暴飲暴食或饑一頓飽一頓,對身體有害容易生病,這些常識大家都懂,但真正落實的人並不多。

 

人說笑一笑十年少,憂鬱煩心容易使人快速老化,也易生病,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生所處煩惱何其多,無論遇到什麼逆境,都得慢慢地去克服,事緩則圓,得不到的就慢慢釋放,平心靜氣去忘懷,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老天有時會另外以其他方式補償,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順其自然反倒是最好的身心治療,多健走與正常睡覺,保持好心情,飲食營養均衡,心事不要盡往心裡藏,向知心好友親人傾訴,減輕憂傷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把自身顧好不要去拖累家人,疫情嚴峻沒完沒了,這才是給自己最好的生活安排。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興趣嗜好 運動
自訂分類:徒步環台
上一則: 徒步環島日記 (七)
下一則: 徒步環島日記 (五)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1) :
11樓. 阿妮子Annie
2022/07/05 13:01
邊健走邊默念心經也是我喜歡的靜心模式, 練習和自己獨處其實有意想不到的能量, 有助身心!!祝福~
10樓. 洛城聞笛 (洛春天來到台南城)
2022/06/29 05:00
國王兄一步一腳印的健行,是肉體的鍛鍊,也是心靈的修行。佛法無邊,斗室裏端坐苦讀萬卷,不如大自然中跋涉反躬自省。思前、審今、想後,一輪融會貫通,自得觀世音的不二法門。願兄永遠自由自在,從心所欲,超越任何障礙,返璞歸真。

洛城聞笛兄

很高興您的到訪,並給予鼓勵及正能量

感恩兄臺隨喜讚嘆,足見您在佛哲禪理必然精進

徒步環台一如行腳,無處不是機緣,大自然中

峰巒疊嶂,碧水如鏡,無不使人蕩滌心靈的紛擾,

面對喧囂紅塵,堅守心靈的寧靜,

回歸自然並與之融為一體。

修行在「任持自性,軌生物解」,

宇宙萬物各自特有的本質和表像就是法,

佛經說一切事物、宇宙萬物,與佛法無邊是相一致,

對天地自然以虔誠,敬畏和感恩,

知道因果關係,善待萬物,皆是善念。

king wang2022/06/29 10:06回覆
9樓. 筆記阿本
2022/06/28 20:53
.

徒步旅記真是鉅細靡遺,往往徒步所見風景與乘車是大大不同。

疫情期間確實不少店家彷彿拿著雞毛當令箭,這是修養與溝通能力問題。

阿本兄 您好~

很高興您到訪及鼓勵

環台開車、騎自行車、徒步

這三種方式都嘗試過了,徒步雖然時間較長

體力負荷較大,但優點是更深入一地之精華

對身體的鍛鍊及續航力的耐度,幫助很大。

謝謝您的理解,雖說台灣的風景是人,

但凡走過必留痕跡,我都據實以報,

其中遇到非常可愛的好心人,堅持的協助你,

也碰到不耐煩喝斥人的商店,

誠您所言這是修養與溝通能力

台灣想發展好無煙囪工業,

品質態度服務一定要好

前幾年大陸來台觀光趨之若鶩,

但屢傳有把陸客當肥羊宰,

這就非常不道德,破壞台灣的形象甚鉅,

不得不思。

king wang2022/06/29 10:30回覆
8樓. 十年風《春雷》
2022/06/27 11:22

老大哥,也可以用錄影方式留下行腳,發布在Youtube。

祝旅行愉快!


~以一首詩權衡我,可得知我輕重~

很高興您的留言鼓勵哦

很好的建議~謝謝啊~

king wang2022/06/28 07:35回覆
7樓. 菩堤心
2022/06/25 19:15
行路人 ROES恭喜恭喜

菩堤心 您好~

謝謝來訪及鼓勵

king wang2022/06/26 11:51回覆
6樓. Kevin(黃坤山)
2022/06/24 20:01
真的非常佩服您的毅力。這讓我想起國一的國文課本中的一課,述說兩個和尚分別計畫要去西天取經,甲和尚即知即行,3年就取經回國,結果乙和尚還沒出發。
我也常想要開車環島一周,結果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到現在還沒有成行(我就是那個乙和尚),而您卻已經徒步環島一周,開車與徒步的辛苦程度天差地遠,高下立判。
佩服您的毅力,也感謝您的日記分享。

謝謝您的鼓勵

謝謝您分享地寓言故事,發人啟思

做一件事當機立斷很重要,所以現在流行一句話

所走就走。

遲疑不決最後仍是在原點打轉的居多

不過我相信您一定會去實現,因為您有許多故事

在您身邊支持著,這會是感動,會是壓力,

感動的心一直處在波瀾迴蕩。

加油~期待早日實現您的計畫

king wang2022/06/26 11:47回覆
5樓. 徐百川
2022/06/22 19:28
👍👍👍👍
厲害!有毅力,有體力,羨慕!

感謝您的鼓勵,正能量

繼續加油~

king wang2022/06/26 11:27回覆
4樓. 城市小農
2022/06/22 14:14

當全身心的投入山海間,塵俗的煩憂都會變得微不足道。

向目標前進的意志是支持繼續的動力,或許在孤寂中可以清楚看見另一個真實的自己。

城市小農 謝謝蒞臨及鼓勵

有人說來到這世界,為了是要看陽光,當我們面對太陽的時候萬物隨心,

孤獨一人心情是美麗開朗的,天空湛藍迎人,

人的笑容可掬多親切,那麼陽光燦爛就讓人多融化自在,

一個人走不會是外界所想像的孤寂無助,

生活無處不是充滿了明媚的風景。

king wang2022/06/26 11:26回覆
3樓. 阿丙0.6
2022/06/18 10:47

勇敢面對孤獨的智者,如King wang格主!

對於格主的智勇,敬感佩服。

「孤獨通行證:我們在熱鬧中失去的,

必將在孤獨中重新擁有」引自搏客來網站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2001

敬愛的阿炳兄 格主

謝謝您的鼓勵贈言

「孤獨通行證:我們在熱鬧中失去的,

必將在孤獨中重新擁有」讚~

時間真如殺豬刀,沒搞懂許多事就變老了,因為不甘心被殺,

所以選擇環島健身,本來還想到大陸,選一個省去徒步旅行,

然事與願違,疫情沒完沒了,

一生遇過太多無奈,少年在砲彈聲中嚇大,年長時遇到大地震、土石流,

老年又在疫情禁錮威脅下度日,

人真的是來做功課的,趁有生之年做做想做的事,有一件是一件。

king wang2022/06/18 11:59回覆
2樓. 小小茉莉
2022/06/17 17:00

沒完沒了的疫情確實讓人擔心害怕 也心煩意亂 待在家覺得無聊 出門又沒辦法安心

但是生活中就要繼續 只能平常心面對 不斷提醒自己和家人作息正常 飲食均衡 沒是少去人多的地方   有時間多運動 尤其是做好防護 戴好口罩 勤洗手

東台灣的太陽很熱情 您應該有做好防曬 才不會受紫外線傷害

這個疫情帶來的影響很大 不僅各行各業蕭條 也讓有些人失去原本的和善  

小小茉莉

很開心您的到訪回應

疫情持續不斷,變異株接踵,真的沒完沒了,

讓人心生不安,每個人的健康情況不同、

體質強弱各異,確診康復後並非永久免疫,

沒有無敵星星,所以還是要很小心防範。

這是一個歹年冬,地球反撲,疫情、戰爭、通膨

人們心理感受到抑鬱、焦慮不安,

尤其經商的人,更是壓力沉重。

您說得對,逆境中生活還是得繼續過,

以平常心面對,作息正常 多運動、飲食均衡,

尤其是做好防護 戴好口罩 勤洗手。

去年提升三級防疫,初期風聲鶴唳,處處封閉,

沒有地方坐著吃飯,沒有民宿出租過夜,

6月間走到枋寮,家人多次催回,只得暫告一段落,

今年初Omicron變異株來臨之前,有一段緩解期,

趕快利用半個多月的時間,從枋寮續走北上,

完走了整個的徒步環島。

謝謝您~

king wang2022/06/18 11:1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