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學而第一章<下>
2010/01/21 22:30
瀏覽607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同門曰朋,故此所謂朋,非泛指一般朋友,而是志同道合而共學一處之同門師友。以聖人言,即門下弟子三千者是。

有朋自遠方來,乃與學而時習之相承接。自己學而時習有所成就,乃進而教化天下,成就他人;亦即前揭孟子所謂:「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

不亦樂乎?此語最為喫緊,非僅止於有朋來而樂,聖人教誡有個深意在。蓋覺無止境,自覺固足以覺他,而覺他亦所以增長自覺也。

何以故?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初無所謂自他,而吾人私欲所蔽,堅持人我,不能識得。惟此自覺覺他兩事打成一片,樂在其中,馴至人我無別,正所以去人欲而復其天命之本性也。

聖人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最盡本節精微!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本節亦是承接學而時習之而來,而情境則與上節殊異。

人之為學,但盡形壽以追求吾人生命之究竟本質,念茲在茲,生死以之。此乃屬靈、道生命之追求大志,而與世俗一般汲汲於權力、富貴、功名、榮辱等逐物追求涇渭迴然。所學在己,知不知在人;故他人之知或不知,自是毫無干涉。

所謂不慍,即內心全無任何情緒干擾,怡然自得。朱熹先生訓慍曰含怒意,有失原韻。他人不知與怒或不怒扯在一起,復以不怒即為君子,未免粗了些。

<易經乾掛文言>: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無悶」,即內心不起任何情緒波動,這是聖人自解不慍最貼切不過之說明。惟其如此,人不知而不慍,方稱得上不亦君子乎?

    <學而>第一章講竟!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學而第二章
下一則: 學而第一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