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袞廟的劫數(續)
2024/10/15 13:18
瀏覽5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大袞廟的劫數"續集, 讓我猶豫不決了一段好長的時間, 因為我幾乎已經忘記了我對這個主題最初比較上查考的經文是什麼? 但它必然有個前提, 那就是因為以色列與非士人兩軍交戰, 以色列人敗在非利士人面前, 非利士人在戰場上殺了他們的軍兵, 約有四千人。以色列人面對困局, 於是以色列的長老說: 耶和華今日為何使我們敗在非利士人面前呢? 我們不如將耶和華的約櫃, 從示羅(Shiloh)抬到我們這裡來, 好在我們中間救我們脫離敵人的手!?
以色列人將耶和華的 約櫃從示羅(Shiloh H7886, tranquil, an epithet of the Messiah) 帳幕的至聖所中, 抬到與非利士人戰鬥的前線。這種不先求問於耶和華 神, 而且一廂情願, 又一意孤行的做法, 的確惹動了 神的憤怒。而以色列人被非利士人擊敗的最主要原因, 耶和華乃是要藉著非利士人的手做一件事。
以色列人被敵人擊敗的前因, 神在撒母耳記上 2:29-31那裡說,
" 我所吩咐獻在我居所的祭物, 你們為何踐踏, 尊重你的兒子過於尊重我, 將我民以色列所獻美好的祭物肥己呢! 因此, 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說: 我曾說, 你和你父家必永遠行在我面前, 現在我卻說: 決不容你們這樣行, 因為尊重我的, 我必重看他; 藐視我的, 他必被輕視。日子必到, 我要折斷你的膀臂, 和你父家的膀臂, 使你家中沒有一個老年人。"
最後, 在這場戰鬥中, 縱使以色列的軍兵倚靠耶和華的約櫃剛強壯膽, 仍然打了敗仗。後果是, 耶和華 神的約櫃被非利士人所擄, 根據於撒母耳記上5:1-7所說,
" 非利士人將 神的約櫃從以便以謝(Eben-eze)抬到亞實突(Ashdod)。非利士人將 神的約櫃抬進大袞廟(the house of Dagon), 放在大袞(by Dagon H1712, a Philistine deity of fertility; represented with the face and hands of a man and the tail of a fish)的旁邊。次日清早亞實突人起來, 見大袞仆倒在耶和華的約櫃前, 臉伏於地, 就把大袞仍立在原處。又次日清早起來, 見大袞仆倒在耶和華的約櫃前, 臉伏於地, 並且大袞的頭和兩手都在門檻上折斷, 只剩下大袞的殘體。因此大袞的祭司, 和一切進亞實突大袞廟的人, 都不踏大袞廟的門檻, 直到今日。
耶和華的手重重加在亞實突人身上, 敗壞他們, 使他們生痔瘡(emerods)。亞實突, 和亞實突的四境, 都是如此。亞實突人見這光景, 就說: 以色列 神的約櫃不可留在我們這裡, 因為他的手重重加在我們, 和我們神大袞的身上。"
以色列的軍兵, 被非利士人擊敗, 約櫃被非利士人所擄。反而是耶和華 神的勝利, 神不僅是懲罰了以色列的大祭司以利, 他的兩個兒子; 耶和華也重重的讓高舉基督大旗的以色列軍隊敗在非利士人前面兵敗如山倒!
同樣的, 非利士人擄了以色列耶和華 神約櫃的後果, 以為勝券在握, 沒想到卻是災難一場。面對奪取忌邪的 神的約櫃, 現在卻成了他們的燙手山芋。耶和華 神的憤怒從天上向他們顯現! 然而, 這些外邦人的解決之道, 就是逃避, 而不是像尼尼維人一樣尋求耶和華 神並悔改! 撒母耳記上 5:10-12說,
他們就把 神的約櫃送到以革倫(Ekron)。神的約櫃到了, 以革倫人(Ekronites)就喊嚷起來說:「他們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裏, 要害我們和我們的眾民!」 於是打發人去請非利士的眾首領來說:「願你們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送回原處, 免得害了我們和我們的眾民!」原來 神的手重重攻擊那城, 城中的人有因驚慌而死的; 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瘡(emerods)。合城呼號, 聲音上達於天。"
綜觀整本聖經, 神的話語。我們竟然能發現 神在耶利米書和但以理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另一個極為類似的例子。那就是, 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王擊敗猶大, 他們也趁機搶奪 神在耶路撒冷聖殿中聖淨的器皿。幾十年後他的孫子坐上王位, 竟然將這些聖淨的器皿用來作為私下奢華宴樂的杯盤, 大大的藐視了耶和華 神! 其中的前因後果, 竟然與非利士人擊敗以色列人搶奪約櫃的記載極為相似。
話說從頭, 那是西元前589年, 巴比倫王領軍攻入猶大耶路撒冷, 正值西底家(Zedekiah)為猶太王, 列王記下 25:1-7說,
"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他作王第九年, 十月初十日,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攻擊耶路撒冷, 對城安營, 四圍築壘攻城。於是城被圍困, 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
四月初九日, 城裡有大饑荒, 甚至百姓都沒有糧食。城被攻破, 一切兵丁就在夜間, 從靠近王園兩城中間的門逃跑, 迦勒底人正在四圍攻城, 王就朝著平原的方向逃走(went the way toward the plain)。迦勒底的軍隊追趕王, 在耶利哥(in the plains of Jericho)的平原追上他。他的全軍都離開他四散了。迦勒底人就拿住王, 帶他到利比拉( Riblah), 巴比倫王那裡審判他。在西底家眼前殺了他的眾子, 並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 用銅鍊鎖著他, 帶到巴比倫去。"
相較於非利士人擄了以色列耶和華 神的約櫃。巴比倫王的軍隊不僅擊敗了猶大的軍隊和猶大西底家王。這些迦勒底人進而燒殺擄掠, 並將耶和華殿內一切貴重聖淨的器皿運到巴比倫去。雖然這一些貴重的器皿不能與耶和華 神的約櫃比擬, 但所有這些奉獻的器皿都歸屬於 神。
神對猶大的預言, 耶路撒冷將被敵人所擊敗, 並百姓被擄, 用火焚燒聖殿...。列王記下 25:8-18說,
"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 五月初七日, 巴比倫王的臣僕, 護衛長尼布撒拉旦(Nebuzar-adan), 來到耶路撒冷, 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 和王宮。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 就是各大戶家的房屋。跟從護衛長迦勒底的全軍, 就拆毀耶路撒冷四圍的城牆。那時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將城裡所剩下的百姓, 並已經投降巴比倫王的人, 以及大眾所剩下的人, 都擄去了。但護衛長留下些民中最窮的, 使他們修理葡萄園, 耕種田地。耶和華殿的銅柱, 並耶和華殿的盆座, 和銅海, 迦勒底人都打碎了, 將那銅運到巴比倫去了。又帶去鍋, 鏟子, 蠟剪, 調羹, 並所用的一切銅器, 火鼎, 碗, 無論金的銀的, 護衛長也都帶去了。所羅門為耶和華殿所造的兩根銅柱, 一個銅海, 和幾個盆座, 這一切的銅, 多得無法可稱。這一根柱子高十八肘, 柱上有銅頂, 高三肘.銅頂的周圍有網子, 和石榴, 都是銅的。那一根柱子, 照此一樣, 也有網子。護衛長拿住大祭司西萊雅, 副祭司西番亞, 和三個把門的。"
歷代志下 36:15-20記錄再說,
" 耶和華他們列祖的 神因為愛惜自己的民, 和他的居所, 從早起來差遣使者去警戒他們。他們卻嘻笑 神的使者, 藐視他的言語, 譏誚他的先知, 以致耶和華的忿怒向他的百姓發作, 無法可救。所以耶和華使迦勒底人的王來攻擊他們, 在他們聖殿裡用刀殺了他們的壯丁, 不憐恤他們的少男處女, 老人白叟。耶和華將他們都交在迦勒底王手裡。
迦勒底王將 神殿裡的大小器皿, 與耶和華殿裡的財寶, 並王和眾首領的財寶, 都帶到巴比倫去了。迦勒底人焚燒 神的殿, 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 用火燒了城裡的宮殿, 毀壞了城裡寶貴的器皿。凡脫離刀劍的, 迦勒底王都擄到巴比倫去, 作他和他子孫的僕婢, 直到波斯國興起來。"
時間飛逝, 和類似耶和華 神的約櫃被擄的後果發生了。 迦勒底人將這些耶和華殿裡的財寶擄去, 並把它放在巴比倫宮殿的庫房裡。也就是說, 巴比倫迦勒底人在耶路撒冷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 和王宮, 更拆毀耶路撒冷四圍的城牆。進而搜刮耶和華的殿裡珍貴的器皿。他們把所有這些屬於耶和華 神的奉獻, 帶到巴比倫帝國。這個動作大大的冒犯且得罪了 神。神的憤怒雖然沒有立即地向巴比倫帝國顯明, 但是時間已定。
耶和華銘記猶大子民對 神的悖逆。也不會忘記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對大君京城的擄掠。 這也正印證了 神的憤怒, 必定遵循"凡事都有定期, 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的至理。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其父那波波拉薩爾 (Nabopolassar) 去世, 於是他繼承王位, 統治的時間為605B.C.開始 , 直至562B.C., 去世直到, 作王四十五年。尼布甲尼撒死了, 他的兒子繼位二十三年(562B.C.)。列王記下25:27記載說,
" 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後三十七年, 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元年(Evilmerodach king of Babylon, H192 man of Merodach, 562-560 BC), 十二月二十七日, 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 提他出監。又對他說恩言, 使他的位高過與他一同在巴比倫眾王的位。"
今年來到了主前 560 年, 伯沙撒(Belshazzar)繼承了巴比倫(Evilmerodach)的王位, 大肆慶祝。伯沙撒擺設盛宴, 在此期間, 他們使用了耶路撒冷聖殿的聖器, 飲酒作樂。將榮耀歸於虛無的偶像。但以理書 5:1 -4說,
"伯沙撒王(Belshazzar the king, H1113, Bel protect the king)為他的一千大臣, 設擺盛筵, 與這一千人對面飲酒。伯沙撒歡飲之間, 吩咐人將他父尼布甲尼撒, 從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銀器皿拿來, 王與大臣皇后妃嬪, 好用這器皿飲酒。於是他們把耶路撒冷 神殿庫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來, 王和大臣皇后妃嬪, 就用這器皿飲酒。他們飲酒, 讚美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
耶和華 神的憤怒從天上向伯沙撒顯明, 因為屬 神聖淨的器皿, 被迦勒底人褻瀆使用。伯沙撒面對 神的控訴, 展現出了他肢體上無與倫比的恐懼, 但以理書 5:5-6說, "當時忽有人的指頭顯出, 在王宮與燈臺相對的粉牆上寫字, 王看見寫字的指頭, 就變了臉色, 心意驚惶, 腰骨好像脫節, 雙膝彼此相碰。"
伯沙撒驚慌失措, 但以理書 5:7-10繼續說,
"大聲吩咐將用法術的, 和迦勒底人, 並觀兆的領進來, 對巴比倫的哲士說: 誰能讀這文字, 把講解告訴我, 他必身穿紫袍, 項帶金鍊, 在我國中位列第三。於是王的一切哲士都進來, 卻不能讀那文字, 也不能把講解告訴王。伯沙撒王就甚驚惶, 臉色改變, 他的大臣也都驚奇。
皇后因王和他大臣所說的話, 就進入宴宮說: 願王萬歲。你心意不要驚惶, 臉面不要變色。在你國中有一人, 他裡頭有聖神的靈, 你父在世的日子, 這人心中光明, 又有聰明智慧, 好像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 就是王的父, 立他為術士, 用法術的, 和迦勒底人, 並觀兆的領袖。在他裡頭有美好的靈性, 又有知識聰明, 能圓夢, 釋謎語, 解疑惑, 這人名叫但以理, 尼布甲尼撒王又稱他為伯提沙撒(Belteshazzar H1095, the Babylonian name of Daniel)。現在可以召他來, 他必解明這意思。"
耶和華 神對伯沙撒(Belshazzar)的控訴文字, 以指頭寫在牆上。這個句子乃是用古亞拉姆語(Old Aramaic)寫下, 無人能懂, 也無人能解。但先知但以理, 因著內住聖靈的引領, 他在但以理書5:24-31詮釋 神的旨意說,
" 因此從 神那裡顯出指頭來, 寫這文字。所寫的文字是彌尼, 彌尼, 提客勒, 烏法珥新( MENE, MENE (H4484 a weight or measurement 測量值, numbered), TEKEL (H8625 to be weighed 待稱重), UPHARSIN(H6537 to break in two 分成兩部分, divide 分開)。講解是這樣。彌尼(MENE), 就是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提客勒(TEKEL)、就是你被稱在天平裡顯出你的虧欠。毗勒斯(UPHARSIN), 就是你的國分裂, 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伯沙撒下令, 人就把紫袍給但以理(Daniel)穿上, 把金鍊給他戴在頸項上, 又傳令使他在國中位列第三。當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殺。瑪代人大利烏(Darius the Median), 年六十二歲, 取了王國(迦勒底)。"
耶和華 神的約櫃被非利士人奪去, 最後非利士人將 神的約櫃抬進大袞廟,導致災禍連連。巴比倫迦勒底人歷經數次運走了在耶路撒冷聖殿和宮殿的寶藏, 並將耶和華 神聖淨的器皿褻瀆使用。這也是尼布甲尼撒王的孫子伯沙撒(Belshazzar)繼承他父親的王位, 神的憤怒終於臨到了巴比倫帝國。神安排了瑪代波斯的大利烏(Darius the Median)在一夜之間, 讓巴比倫帝國山河變色, 終至滅亡! 這是 神的報仇之年, 因為巴比倫王伯沙撒, 更甚於非利士人對耶和華約櫃的一意孤行的無知。
以色列人將耶和華的 約櫃從示羅(Shiloh H7886, tranquil, an epithet of the Messiah) 帳幕的至聖所中, 抬到與非利士人戰鬥的前線。這種不先求問於耶和華 神, 而且一廂情願, 又一意孤行的做法, 的確惹動了 神的憤怒。而以色列人被非利士人擊敗的最主要原因, 耶和華乃是要藉著非利士人的手做一件事。
以色列人被敵人擊敗的前因, 神在撒母耳記上 2:29-31那裡說,
" 我所吩咐獻在我居所的祭物, 你們為何踐踏, 尊重你的兒子過於尊重我, 將我民以色列所獻美好的祭物肥己呢! 因此, 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說: 我曾說, 你和你父家必永遠行在我面前, 現在我卻說: 決不容你們這樣行, 因為尊重我的, 我必重看他; 藐視我的, 他必被輕視。日子必到, 我要折斷你的膀臂, 和你父家的膀臂, 使你家中沒有一個老年人。"
最後, 在這場戰鬥中, 縱使以色列的軍兵倚靠耶和華的約櫃剛強壯膽, 仍然打了敗仗。後果是, 耶和華 神的約櫃被非利士人所擄, 根據於撒母耳記上5:1-7所說,
" 非利士人將 神的約櫃從以便以謝(Eben-eze)抬到亞實突(Ashdod)。非利士人將 神的約櫃抬進大袞廟(the house of Dagon), 放在大袞(by Dagon H1712, a Philistine deity of fertility; represented with the face and hands of a man and the tail of a fish)的旁邊。次日清早亞實突人起來, 見大袞仆倒在耶和華的約櫃前, 臉伏於地, 就把大袞仍立在原處。又次日清早起來, 見大袞仆倒在耶和華的約櫃前, 臉伏於地, 並且大袞的頭和兩手都在門檻上折斷, 只剩下大袞的殘體。因此大袞的祭司, 和一切進亞實突大袞廟的人, 都不踏大袞廟的門檻, 直到今日。
耶和華的手重重加在亞實突人身上, 敗壞他們, 使他們生痔瘡(emerods)。亞實突, 和亞實突的四境, 都是如此。亞實突人見這光景, 就說: 以色列 神的約櫃不可留在我們這裡, 因為他的手重重加在我們, 和我們神大袞的身上。"
以色列的軍兵, 被非利士人擊敗, 約櫃被非利士人所擄。反而是耶和華 神的勝利, 神不僅是懲罰了以色列的大祭司以利, 他的兩個兒子; 耶和華也重重的讓高舉基督大旗的以色列軍隊敗在非利士人前面兵敗如山倒!
同樣的, 非利士人擄了以色列耶和華 神約櫃的後果, 以為勝券在握, 沒想到卻是災難一場。面對奪取忌邪的 神的約櫃, 現在卻成了他們的燙手山芋。耶和華 神的憤怒從天上向他們顯現! 然而, 這些外邦人的解決之道, 就是逃避, 而不是像尼尼維人一樣尋求耶和華 神並悔改! 撒母耳記上 5:10-12說,
他們就把 神的約櫃送到以革倫(Ekron)。神的約櫃到了, 以革倫人(Ekronites)就喊嚷起來說:「他們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裏, 要害我們和我們的眾民!」 於是打發人去請非利士的眾首領來說:「願你們將以色列神的約櫃送回原處, 免得害了我們和我們的眾民!」原來 神的手重重攻擊那城, 城中的人有因驚慌而死的; 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瘡(emerods)。合城呼號, 聲音上達於天。"
綜觀整本聖經, 神的話語。我們竟然能發現 神在耶利米書和但以理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另一個極為類似的例子。那就是, 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王擊敗猶大, 他們也趁機搶奪 神在耶路撒冷聖殿中聖淨的器皿。幾十年後他的孫子坐上王位, 竟然將這些聖淨的器皿用來作為私下奢華宴樂的杯盤, 大大的藐視了耶和華 神! 其中的前因後果, 竟然與非利士人擊敗以色列人搶奪約櫃的記載極為相似。
話說從頭, 那是西元前589年, 巴比倫王領軍攻入猶大耶路撒冷, 正值西底家(Zedekiah)為猶太王, 列王記下 25:1-7說,
"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他作王第九年, 十月初十日,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攻擊耶路撒冷, 對城安營, 四圍築壘攻城。於是城被圍困, 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
四月初九日, 城裡有大饑荒, 甚至百姓都沒有糧食。城被攻破, 一切兵丁就在夜間, 從靠近王園兩城中間的門逃跑, 迦勒底人正在四圍攻城, 王就朝著平原的方向逃走(went the way toward the plain)。迦勒底的軍隊追趕王, 在耶利哥(in the plains of Jericho)的平原追上他。他的全軍都離開他四散了。迦勒底人就拿住王, 帶他到利比拉( Riblah), 巴比倫王那裡審判他。在西底家眼前殺了他的眾子, 並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 用銅鍊鎖著他, 帶到巴比倫去。"
相較於非利士人擄了以色列耶和華 神的約櫃。巴比倫王的軍隊不僅擊敗了猶大的軍隊和猶大西底家王。這些迦勒底人進而燒殺擄掠, 並將耶和華殿內一切貴重聖淨的器皿運到巴比倫去。雖然這一些貴重的器皿不能與耶和華 神的約櫃比擬, 但所有這些奉獻的器皿都歸屬於 神。
神對猶大的預言, 耶路撒冷將被敵人所擊敗, 並百姓被擄, 用火焚燒聖殿...。列王記下 25:8-18說,
"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 五月初七日, 巴比倫王的臣僕, 護衛長尼布撒拉旦(Nebuzar-adan), 來到耶路撒冷, 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 和王宮。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 就是各大戶家的房屋。跟從護衛長迦勒底的全軍, 就拆毀耶路撒冷四圍的城牆。那時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將城裡所剩下的百姓, 並已經投降巴比倫王的人, 以及大眾所剩下的人, 都擄去了。但護衛長留下些民中最窮的, 使他們修理葡萄園, 耕種田地。耶和華殿的銅柱, 並耶和華殿的盆座, 和銅海, 迦勒底人都打碎了, 將那銅運到巴比倫去了。又帶去鍋, 鏟子, 蠟剪, 調羹, 並所用的一切銅器, 火鼎, 碗, 無論金的銀的, 護衛長也都帶去了。所羅門為耶和華殿所造的兩根銅柱, 一個銅海, 和幾個盆座, 這一切的銅, 多得無法可稱。這一根柱子高十八肘, 柱上有銅頂, 高三肘.銅頂的周圍有網子, 和石榴, 都是銅的。那一根柱子, 照此一樣, 也有網子。護衛長拿住大祭司西萊雅, 副祭司西番亞, 和三個把門的。"
歷代志下 36:15-20記錄再說,
" 耶和華他們列祖的 神因為愛惜自己的民, 和他的居所, 從早起來差遣使者去警戒他們。他們卻嘻笑 神的使者, 藐視他的言語, 譏誚他的先知, 以致耶和華的忿怒向他的百姓發作, 無法可救。所以耶和華使迦勒底人的王來攻擊他們, 在他們聖殿裡用刀殺了他們的壯丁, 不憐恤他們的少男處女, 老人白叟。耶和華將他們都交在迦勒底王手裡。
迦勒底王將 神殿裡的大小器皿, 與耶和華殿裡的財寶, 並王和眾首領的財寶, 都帶到巴比倫去了。迦勒底人焚燒 神的殿, 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 用火燒了城裡的宮殿, 毀壞了城裡寶貴的器皿。凡脫離刀劍的, 迦勒底王都擄到巴比倫去, 作他和他子孫的僕婢, 直到波斯國興起來。"
時間飛逝, 和類似耶和華 神的約櫃被擄的後果發生了。 迦勒底人將這些耶和華殿裡的財寶擄去, 並把它放在巴比倫宮殿的庫房裡。也就是說, 巴比倫迦勒底人在耶路撒冷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 和王宮, 更拆毀耶路撒冷四圍的城牆。進而搜刮耶和華的殿裡珍貴的器皿。他們把所有這些屬於耶和華 神的奉獻, 帶到巴比倫帝國。這個動作大大的冒犯且得罪了 神。神的憤怒雖然沒有立即地向巴比倫帝國顯明, 但是時間已定。
耶和華銘記猶大子民對 神的悖逆。也不會忘記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對大君京城的擄掠。 這也正印證了 神的憤怒, 必定遵循"凡事都有定期, 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的至理。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其父那波波拉薩爾 (Nabopolassar) 去世, 於是他繼承王位, 統治的時間為605B.C.開始 , 直至562B.C., 去世直到, 作王四十五年。尼布甲尼撒死了, 他的兒子繼位二十三年(562B.C.)。列王記下25:27記載說,
" 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後三十七年, 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元年(Evilmerodach king of Babylon, H192 man of Merodach, 562-560 BC), 十二月二十七日, 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 提他出監。又對他說恩言, 使他的位高過與他一同在巴比倫眾王的位。"
今年來到了主前 560 年, 伯沙撒(Belshazzar)繼承了巴比倫(Evilmerodach)的王位, 大肆慶祝。伯沙撒擺設盛宴, 在此期間, 他們使用了耶路撒冷聖殿的聖器, 飲酒作樂。將榮耀歸於虛無的偶像。但以理書 5:1 -4說,
"伯沙撒王(Belshazzar the king, H1113, Bel protect the king)為他的一千大臣, 設擺盛筵, 與這一千人對面飲酒。伯沙撒歡飲之間, 吩咐人將他父尼布甲尼撒, 從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銀器皿拿來, 王與大臣皇后妃嬪, 好用這器皿飲酒。於是他們把耶路撒冷 神殿庫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來, 王和大臣皇后妃嬪, 就用這器皿飲酒。他們飲酒, 讚美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
耶和華 神的憤怒從天上向伯沙撒顯明, 因為屬 神聖淨的器皿, 被迦勒底人褻瀆使用。伯沙撒面對 神的控訴, 展現出了他肢體上無與倫比的恐懼, 但以理書 5:5-6說, "當時忽有人的指頭顯出, 在王宮與燈臺相對的粉牆上寫字, 王看見寫字的指頭, 就變了臉色, 心意驚惶, 腰骨好像脫節, 雙膝彼此相碰。"
伯沙撒驚慌失措, 但以理書 5:7-10繼續說,
"大聲吩咐將用法術的, 和迦勒底人, 並觀兆的領進來, 對巴比倫的哲士說: 誰能讀這文字, 把講解告訴我, 他必身穿紫袍, 項帶金鍊, 在我國中位列第三。於是王的一切哲士都進來, 卻不能讀那文字, 也不能把講解告訴王。伯沙撒王就甚驚惶, 臉色改變, 他的大臣也都驚奇。
皇后因王和他大臣所說的話, 就進入宴宮說: 願王萬歲。你心意不要驚惶, 臉面不要變色。在你國中有一人, 他裡頭有聖神的靈, 你父在世的日子, 這人心中光明, 又有聰明智慧, 好像神的智慧。你父尼布甲尼撒王, 就是王的父, 立他為術士, 用法術的, 和迦勒底人, 並觀兆的領袖。在他裡頭有美好的靈性, 又有知識聰明, 能圓夢, 釋謎語, 解疑惑, 這人名叫但以理, 尼布甲尼撒王又稱他為伯提沙撒(Belteshazzar H1095, the Babylonian name of Daniel)。現在可以召他來, 他必解明這意思。"
耶和華 神對伯沙撒(Belshazzar)的控訴文字, 以指頭寫在牆上。這個句子乃是用古亞拉姆語(Old Aramaic)寫下, 無人能懂, 也無人能解。但先知但以理, 因著內住聖靈的引領, 他在但以理書5:24-31詮釋 神的旨意說,
" 因此從 神那裡顯出指頭來, 寫這文字。所寫的文字是彌尼, 彌尼, 提客勒, 烏法珥新( MENE, MENE (H4484 a weight or measurement 測量值, numbered), TEKEL (H8625 to be weighed 待稱重), UPHARSIN(H6537 to break in two 分成兩部分, divide 分開)。講解是這樣。彌尼(MENE), 就是神已經數算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提客勒(TEKEL)、就是你被稱在天平裡顯出你的虧欠。毗勒斯(UPHARSIN), 就是你的國分裂, 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伯沙撒下令, 人就把紫袍給但以理(Daniel)穿上, 把金鍊給他戴在頸項上, 又傳令使他在國中位列第三。當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殺。瑪代人大利烏(Darius the Median), 年六十二歲, 取了王國(迦勒底)。"
耶和華 神的約櫃被非利士人奪去, 最後非利士人將 神的約櫃抬進大袞廟,導致災禍連連。巴比倫迦勒底人歷經數次運走了在耶路撒冷聖殿和宮殿的寶藏, 並將耶和華 神聖淨的器皿褻瀆使用。這也是尼布甲尼撒王的孫子伯沙撒(Belshazzar)繼承他父親的王位, 神的憤怒終於臨到了巴比倫帝國。神安排了瑪代波斯的大利烏(Darius the Median)在一夜之間, 讓巴比倫帝國山河變色, 終至滅亡! 這是 神的報仇之年, 因為巴比倫王伯沙撒, 更甚於非利士人對耶和華約櫃的一意孤行的無知。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