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英國大選就像台灣選舉
2015/05/07 05:00
瀏覽452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英國大選將如火如荼在星期五舉行。我在英國看大選,心想英國大選簡直與台灣即將明年舉行的總統選舉一模一樣。選民感嘆錢愈來愈薄,工作愈來愈難找,選來選去都是一樣的候選人,選票有地緣上分裂,在萬分不確定中決定親歐(親中)或離歐(離中)? 但英國與台灣最大的差別,英國是內閣制,最後組成執政的聯合政府代表選民的多數選擇;台灣是總統制,年底的選舉拿最多票的當選總統,少數總統無法體現多數民意。
看英國大選,不論是BBC或是經濟學人等主要媒體或是民調公司,預估主要政黨在選區得票率與席次計算的精確度,令人嘆為觀止,不愧是民主老牌國家。英國媒體各擁立場,清楚表態所支持的候選人,與台灣一樣;選票地緣分裂,台灣表現在北藍南綠,英國也是,英格蘭人票絕投不下去支持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SNP),保守黨與工黨在蘇格蘭選票已流失,只能固樁在英格蘭。
與歐洲大陸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成為選舉的主軸。「英國獨立黨」(UKIP)與保守黨訴求離開歐盟;就像台灣選民也要在下次大選決定到底要與中國走多近?只是兩國的選民都很清楚,歐盟一體化與搭上中國崛起的便車已是不可逆的趨勢,英國留在歐盟與台灣繼續深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才能確保經濟成長與保障工作機會,但這個充滿民粹情緒的議題,還是會在選舉中成為政客操弄的重要因素。
選民真的有智慧做出選擇嗎? 就像英國最近崛起的「英國獨立黨」(UKIP),反移民、反歐盟,卻在最近二次的選舉中從邊緣性小黨變成全國性政黨;台灣選民也要反思,我們真的要支持反對全球化與閉關自守,在台灣小島上自欺感覺良好的總選候選人與政黨?
英國大選政見支票開得漫天價響,減大學學費,增富人稅,增購屋津貼,增醫療(NHS)補助,但對選民來說,候選人沒有新意,看不到能信任人選。就跟台灣一樣,尤其是國民黨,到現在還找不出令人耳目一新,有政治遠見與清楚台灣經濟前途的候選人。也許選舉結果英國與台灣都一樣,選不出過半的多數黨,三三波(保守黨與勞工黨得票率都是三成三 ),只能選出「少數政府」(minority government)。不一樣的是英國內閣制是得票最多的政黨與小黨組成聯合政府,加起來的選票與席次至少反映多數民意;台灣選舉卻是支持國民黨的票投不下,支持民進黨的選民無法反映過半的民意,大家在懊悔中再辛苦四年。
看英國大選,不論是BBC或是經濟學人等主要媒體或是民調公司,預估主要政黨在選區得票率與席次計算的精確度,令人嘆為觀止,不愧是民主老牌國家。英國媒體各擁立場,清楚表態所支持的候選人,與台灣一樣;選票地緣分裂,台灣表現在北藍南綠,英國也是,英格蘭人票絕投不下去支持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SNP),保守黨與工黨在蘇格蘭選票已流失,只能固樁在英格蘭。
與歐洲大陸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成為選舉的主軸。「英國獨立黨」(UKIP)與保守黨訴求離開歐盟;就像台灣選民也要在下次大選決定到底要與中國走多近?只是兩國的選民都很清楚,歐盟一體化與搭上中國崛起的便車已是不可逆的趨勢,英國留在歐盟與台灣繼續深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才能確保經濟成長與保障工作機會,但這個充滿民粹情緒的議題,還是會在選舉中成為政客操弄的重要因素。
選民真的有智慧做出選擇嗎? 就像英國最近崛起的「英國獨立黨」(UKIP),反移民、反歐盟,卻在最近二次的選舉中從邊緣性小黨變成全國性政黨;台灣選民也要反思,我們真的要支持反對全球化與閉關自守,在台灣小島上自欺感覺良好的總選候選人與政黨?
英國大選政見支票開得漫天價響,減大學學費,增富人稅,增購屋津貼,增醫療(NHS)補助,但對選民來說,候選人沒有新意,看不到能信任人選。就跟台灣一樣,尤其是國民黨,到現在還找不出令人耳目一新,有政治遠見與清楚台灣經濟前途的候選人。也許選舉結果英國與台灣都一樣,選不出過半的多數黨,三三波(保守黨與勞工黨得票率都是三成三 ),只能選出「少數政府」(minority government)。不一樣的是英國內閣制是得票最多的政黨與小黨組成聯合政府,加起來的選票與席次至少反映多數民意;台灣選舉卻是支持國民黨的票投不下,支持民進黨的選民無法反映過半的民意,大家在懊悔中再辛苦四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