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有字有音,閩南語是依照漢字去讀音,就像在日本,對漢字作的是日語發音。最近筆者發現,有些詞語,國語用的是俗稱,而閩南語用的卻是古稱,空心菜就是一例,真是如此嗎?請看本文之介紹。
到市場買空心菜,若用國語,就講「空心菜」;若用閩南語,就講「ㄧㄥˋ ㄘㄞˋ」。前者用的是俗稱,後者的漢字就是「蕹菜」,那是空心菜的古稱。查閱辭典,解釋如下:
空心菜,念成ㄎㄨㄥ ㄒㄧㄣ ㄘㄞˋ,詞義是一種植物名,旋花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性喜高溫多溼,分布於熱帶各地,嫩莖發根力極強,隨時可插枝繁殖,是夏季重要蔬菜,莖部中空,故稱為「空心菜」。亦稱為「蕹菜」。
蕹菜,念成ㄩㄥ ㄘㄞˋ,詞義是一種植物名,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草本,原產於亞洲、非洲、澳洲的熱帶和溫帶地區,莖細長中空,浮於水面或蔓延於溼地,每節皆能生根發芽,葉互生,呈長卵形,花開於葉腋,花冠呈漏斗形,淡紫色,與牽牛花相似。亦稱為「空心菜」。
蕹,組字部件是「艸雍」,念成ㄩㄥ,字義是一種植物名,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草本,莖柔如蔓,細長中空,嫩莖可食,葉互生,呈長卵形,葉腋開花,花冠呈漏斗形,與牽牛花相似。通稱為「蕹菜」,俗稱為「空心菜」。「蕹」字用閩南語發音是「ㄧㄥˋ」,有如永(ㄩㄥˇ)字,閩南語發音是「ㄧㄥˇ」。
空心菜是三字詞,是用國語講的俗稱;蕹菜是二字詞,是古稱,也是通稱;蕹是單字,是原稱。如今國語較少講蕹菜,閩南語也很少人會直接將「空心菜」逐字講出。古人造出「蕹」字,一個字就能代表這種植物,但是後來名稱卻多出了蕹菜、空心菜、應菜、甕菜、無心菜、藤菜、藤藤菜、竹葉菜、葛菜、草菜、蕻(ㄏㄨㄥˋ)菜和蓊(ㄨㄥˇ)菜等。
「艸」字代表植物。雍,念成ㄩㄥ,字義是堵塞,通「壅」字。壅,念成ㄩㄥ,字義是堵住、阻塞不通。為何要說空心菜是堵塞之菜呢?猜想原因有二:(一)空心菜的莖雖是中空,但分成若干小節,各小節大都不相通,只有極少數會通,堵塞是指莖節並不相通。(二)空心菜生長極快,可在水中生長,若任其長在河流中,恐會如布袋蓮堵塞河流一般,不可不防。
到谷歌網站做關鍵字檢索,得到的資料量,在「╱」的左邊是點選「所有中文網頁」,右邊是點選「台灣的網頁」。若查詢”蕹菜”得54萬╱7萬,若查詢”空心菜”得322萬╱83萬。由查得的結果得知,不管是在台灣還是在大中華,皆以使用”空心菜”一詞居多。
空心菜的莖雖是中空的,但並非從頭通到尾,而是堵塞不相通的。空心菜可在土中生長,也可在水中生長,有如青蛙是「兩棲類動物」,空心菜是「兩棲類植物」,但是老祖先提醒大家,要提防它堵塞河道。所以,筆者覺得,「蕹」字不只簡潔,而且還承載著較多的資訊。
[相關閱讀]
[參考資料]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6樓. 房子2011/09/10 16:41除了河洛話,客家話可能也保留古稱
空心菜河洛話稱為"ㄧㄥ\ ㄘㄞ",客家話則稱為"bwin ㄘoi",應該也是古稱,我猜.歡迎房子格友回應,謝謝您提供寶貴的資料,可供大家參考。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09/10 22:47回覆 - 5樓. 思于2011/09/05 11:12想了解空心菜
到這格裡最詳解
感恩啊
真棒
歡迎思于老師回應,謝謝您的稱讚,很高興您喜歡此篇。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09/05 17:36回覆 - 4樓. 戈壁紅駝2011/09/04 23:23粵語也講蕹菜
不是只有閩南語保留空心菜的古稱。粵語也是用蕹菜,「蕹」粵音 作 ung3 或 ngung3(紅駝習慣唸後者)。
千里明駝,勇闖山間路。歡迎戈壁紅駝格友回應,告訴大家粵語也保留著空心菜的古稱,讓大家增加語文知識,謝謝您提供的寶貴資訊。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09/05 10:21回覆 - 3樓. 烏拉瑰本尊在此2011/09/03 12:08蕹菜
蕹菜是我全家的最愛。原來閩南語有如此的典故。 謝謝阿國。歡迎烏拉瑰格友回應,我老家從以前到現在都有種蕹菜,雖然吃不到老家種的,但常買來吃。以前不知「ㄧㄥˋ ㄘㄞˋ」就是漢字「蕹菜」,直到寫作本文,方弄清楚。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09/03 15:56回覆 - 2樓. ez2011/09/03 04:52空心菜
以前只知道台語為蕹菜
國語為空心菜
指的是同一種菜
現在才知道原因
感謝好文分享喔~~
歡迎ez老師回應,對於空心菜,國語未保留古稱「蕹菜」,反而由閩南語保留著古稱,所以覺得文化的傳承,實在很奧妙。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09/03 15:55回覆 - 1樓. 悅己2011/09/02 08:08Very Interesting and meaningful research
真有意思的研究, 你好有研究精神喔﹗
歡迎悅己格友回應和稱讚,很高興您喜歡此文。阿國對常吃的蔬菜進行漢字研究,覺得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王國良(阿國) 於 2011/09/02 10:3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