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外型奇特的小黃瓜
教育部的《閩南語辭典》說小黃瓜的台語是「瓜仔哖」,但是另有一本《台文華文線頂辭典》說是「瓜仔妮」。您認同哪一個呢?
「瓜仔哖」的音讀是kue-á-nî,而「瓜仔妮」的音讀也依樣是kue-á-nî。瓜仔哖的釋義如下:
小黃瓜。瓜果類。「胡瓜」的品種之一。比稱為「刺瓜仔」(tshì-kue-á)的大黃瓜體型更小,常用來涼拌或作為料理的配色。
刺瓜仔的釋義如下:
胡瓜、黃瓜。瓜果類。瓠果細長,通常為長形或卵形,表面有小刺,大小隨品種而異。
《閩南語辭典》對於哖與妮字,皆只標出音讀,沒有字義解釋。哖字一看就知道是台語的標音字,而妮字的國語字義是小女孩。對於瓜果的子房與幼果,台語唸成nî,筆者認同採用妮字。
植物會開花結果的是雌花,經過雄花授粉,會成功結果的叫做「牢妮」,音讀是tiâu nî;授粉失敗或被昆蟲叮咬變成枯萎的叫做「袂牢妮」,音讀是buē tiâu nî。
黃瓜就是胡瓜,小黃瓜是大黃瓜的幼果。黃瓜由雌花的子房所結的小果實叫做妮,音讀是nî。因此,小黃瓜的台語叫做瓜仔妮;至於大黃瓜的台語,則叫做刺瓜仔。
家父曾在菜園裡種過胡瓜,可是都採摘大黃瓜食用,不採小黃瓜。因此,對於小黃瓜的台語,我感到陌生,今查字典才知叫做「瓜仔哖」(kue-á-nî)。對於小黃瓜的台語,「瓜仔哖」、「瓜仔妮」或「娘仔瓜」(niû-á-kue),您認同哪一種寫法呢?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3) 《台文華文線頂辭典》
[相關閱讀]
小黃瓜圖片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73a40e412020/03/14 12:31細條刺瓜仔
- 4樓. 天涯孤鴻···花窗2018/06/17 20:49。
涼拌小黃瓜青翠可口又開胃
我也喜歡台灣那種醃製的小黃瓜和瓜仔肉飯
不記得是不是這麼叫了?
歡迎孤鴻格友回應。涼拌小黃瓜的確好吃,尤其是在夏天吃。記得以前老家醃製大黃瓜,成品的台語就叫做「醬瓜仔」 ,沒想到小黃瓜的台語可叫做「瓜仔哖」或「瓜仔妮」,此外當然還有其它的說法。 王國良(阿國) 於 2018/06/18 11:31回覆 - 3樓. Sookhing2018/06/15 08:34
我也是在台北市參加台語課程才聽到「瓜仔哖」的講法,
我們都說「細條刺瓜仔」
歡迎Sookhing老師回應,阿國也是初學「瓜子哖」。若初次聽「瓜子哖」與「細條刺瓜仔」,前者要先知道是哪種瓜和哖是何物,而後者則很口語化,一聽就懂。 王國良(阿國) 於 2018/06/15 09:58回覆 - 2樓. 多硯坊 (休)2018/06/12 14:10
「刺瓜仔」耳熟能詳
小黄瓜的台語則首次聽聞長知識了
歡迎多硯坊格友回應。瓜果還沒長大就摘來吃,阿國目前想到就是小黃瓜跟玉米筍,只是老家以前從沒吃過。小黃瓜的台語,我也是查了字典才知道的。 王國良(阿國) 於 2018/06/13 17:27回覆 - 1樓. 旭日初昇2018/06/12 10:44--
從沒想到這個問題,我們都直呼小黃瓜,
哪天回南部問菜販該怎麼稱呼?
歡迎旭日出昇格友回應。台語夾雜國語,目前很普遍,尤其是用在人名的時候。小黃瓜的台語,不會只有少少的兩三個,您向南部的菜販詢問,會有意外的收穫。 王國良(阿國) 於 2018/06/13 17:2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