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漣漪效應:鄭捷屠殺
2014/05/23 06:51
瀏覽13,120
迴響53
推薦86
引用1
● 本文同步刊登於今日中國時報、中時電子報
據
尤其上個月鄭捷臉書貼出的「我會有一番大作為」,以及字裡行間連續出現的20個「砍」字,在時機點上恰恰和「綠營學生違法占領國會」這一事件遙相呼應。從社會心理學角度觀察,可以說鄭捷的提前發動北捷屠殺案,不僅受到林飛帆、陳為廷等學運分子的「刺激」,同時也反映他個人不滿那批大學生的最終退卻,因為要幹就幹大的,向來是犯罪者的共同心理。
因此當警方急於防堵由鄭捷而引發的後續模仿效應,固不得不然,但必須知道這位21歲東海大二生的犯行,根本出自透過網路連結,群聚感染所產生的漣漪效應。
這樣的事例不僅歐、美、日所在多有,即在台灣,遠者有飆車族的隨機砍人,近者以318學運所引發的圍堵行政院和北市中正一分局事件為最。
所謂「漣漪效應」,出自美國當代教育心理學家傑考伯,庫寧名著《教室紀律與團體管理》。此公研究發現,在課堂上當老師提醒學生注意其不當行為,或懲罰學生錯誤行為時,都會直接影響目睹此一過程的其他在場學生,並且透過耳語傳播,產生漣漪效應的擴散到整個校園,從而發揮教育的正面能量。
反之,如果教師縱容學生惡行,也一樣會造成其他同學群起模仿的負面學習結果,後果堪憂。
由此觀察近20年台灣社會,從「天上他知道一半,地下他全知道」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主導教改,以及教育部的自我繳械,任由毫無配套措施可言的校園民主化大行其道,乃至人本基金會的干預和介入師生教學關係,直接導致蔡英文的公然利用網路召募職業學生,遂有學生攻佔立法、行政院的無法無天,到今天竟見冷血學生揮刀屠殺手無寸鐵無辜者,都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發揮到極致。
職是之故,如何防範這起慘絕人寰事件的模仿效應,內政部和警方頂多只能在察查乘客安全上起到治標作用,最終仍須落實到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之上,才有可能治本的堵截未來的社會兇殺事件。
這個責任,不單各級政府必須捨我其誰,全民更須一肩挑起。但讓我們先呼籲台灣所有家長,請把糾正犯錯學生的懲罰權還給學校和老師吧。沒有紀律,人人自危。唯有標本兼治,才可挽救未來台灣人的寶貴生命,維護自己免於恐懼的自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50) :
- 50樓. chan122014/05/28 12:00不明白台灣在封閉什麼,鄉愿什麼,趕快開放吧
- 49樓. chan122014/05/27 11:41例如,美國認為這個世界有很多問題,其實最大的問題就在美國那兒
- 48樓. chan122014/05/27 10:59美國式的「自由化」強逼人家跟他一樣,這不是真正的自由化
- 47樓. 醉心於白話教育2014/05/26 19:44
對
台灣學運的影響竟然傳到了加州,真得很恐怖
- 46樓.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2014/05/26 16:38
- 45樓. chan122014/05/26 11:51現在台灣的問題: 太過主觀
- 44樓.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2014/05/26 10:45.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8700157.shtml
陳為廷文中說,父親在他出生前三個月與鄰居起口角遭刺死,並非母親告訴他的「車禍身亡」,媽媽隱瞞十幾年,到過世都未告訴他真相,就是希望他不要有恨,
陳為廷看看你在所謂的學運言行
心中充滿了恨
你完全辜負了你媽媽對你的期待
真是不孝子
為了長照永續經營
請多多吸菸做公益
- 43樓. 卡爾斯2014/05/25 19:44最近的心情
老實說有我有好幾天已經吃不好睡不著(還跑去看心理醫生吃鎮靜劑).捷運殺人事件當天我是邊看新聞邊痛哭的.即使是學匪亂台我雖感到不快但還是相信事情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加上那群屁孩垃圾政治團體全部都是一堆恕仔只有嘴巴不認輸完全被看破手腳).跟學匪比起來鄭的行為真的是恐怖及冷血讓人只有絕望的感覺.這人殺人時並不把其他人當成是同等的個體.講難聽點他把我們當成豬羊等牲畜看待所以殺了也不會有罪惡感(就算是動物被殺有人都會於心不忍何況是會說話有思想的人).他已經不能算是人了根本是惡魔!在證據確鑿的狀況下若法官不判死我一定會上街抗議.還有法官敢交保放人.我就算拼著命不要我也要讓鄭嫌永遠消失在世上.我沒辦法接受無冤無仇好端端的走在路上還會被不認識的人奪去生命及未來美好的人生.或許是我心情還沒平復發言非常不理性.若版上朋友感到不舒服我願意道歉.只是我認為這事比學亂還嚴重已經碰到底線絕不能讓.如果連這種視別人生命為草介的惡魔都不用死台灣真的沒救了! - 42樓. chan122014/05/25 12:06在民國80年代,是中華民國向外擴張及擴展的最好時機,可是某李把台灣轉向內鬥
現在又走到歷史關口,看中華民國怎樣走 - 41樓. chan122014/05/25 10:13所有事情由脫離「網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