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她回想,公公八十歲自農人生活退休了,「我們也跟著輕鬆,不然七月天要請假回鄉下割稻,又熱又癢,農人真的好辛苦!.......以前會帶兩個兒子回鄉幫忙撿稻殼,讓他們體驗農村生活,他們說還是念書好。」
與好友同為鄉下農村小孩,以前我也做過很多農事,對她所述知之甚深!猶記得,20年前我剛開始提筆抒懷時,曾經寫過不少童年舊事,大學好友告訴我:「每次看妳寫小時候的故事,都覺得那是五、六十歲阿嬤的生活,一點也不是我同學的寫照,感覺上我和妳好像不同時代。」
如果不刻意提起,別說死黨好友無法想像,很多人都不知道以前我做過不少粗活。
小時候我們居住在偏遠山上,家裡種有水稻田,但我不知如何形容有多少,總之為數不多,大約足夠一家人溫飽吧!.....水稻耕作得先從「插秧」說起,「育秧移栽」是一種水稻種植方式,先將種子播種在「秧田」,待種子發芽長出幾片葉子後,再將這些秧苗挖出移種到其他田畝中,便是俗稱的「插秧」。
以前很少機械插秧,尤其是小規模耕作都是人工插秧。長大後我才知道人工插秧是一門大學問,不僅距離要抓得精準,動作得正確無誤,連力道也要拿捏得宜,每個人身體還要倒退著插植。《插秧》詩曰: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
如此複雜的插秧過程,小孩子自然不會,我們能做的就是把秧苗從「秧田」挑到一畦一畦稻田旁,供大人們所用。從事這些工作時,最開心的莫過於媽媽或祖母送來點心,讓我們味蕾滿足,又能稍事休息。
秧苗插完,水稻就能順利長大嗎?
顯然不是,大人做了些什麼?我不完全清楚,唯一記得是「拔除稗草」,“稗 ”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常雜生在稻田間,形狀與稻相似,是水稻的害草。拔草並不特別累人,可怕的是夏日田裡容易藏有「水蛇」,總會出其不意地在周遭現身,對我而言這是辛苦勞動之外最大的壓力。
台灣水稻一年兩收,秋季天氣涼爽,收割並無特別印象。七月酷暑,如同好友所述,割稻時汗水淋漓,擦汗會讓脖子變得奇癢無比,異常難受!而我迄今仍忘不了的恐怖經驗是,割稻差點將「青竹絲」一起割下去!
收割也有甜蜜的感受,例如割稻時稻梗會散發出一股清香,聞起來很舒服;稻子處理完畢,稻梗會集中起來紮成稻草堆,不僅美觀且有淡淡稻草香。
收割包含許多繁複工序:首先是如前所述的揮汗割稻,接著大人會抓起割好稻子放在「打穀機」上,腳踩機器利用轉動力量將稻梗與稻榖分離,稻梗棄置、稻穀挑回家,接下來則需要「曬穀」。每當正午時分,烈日當空,辛苦工作的大人午休,頂著熾陽在曬穀場上翻動稻穀的,便是我這個不睡午覺的小蘿蔔頭,誰叫我正放暑假不用上學呢?.......
有人以優美文句形容曬穀景象:「黃澄澄的稻穀在陽光照耀下,看起來很耀眼;量大時綿延數十公尺一片黃金海,很壯觀。」當自己身處烈日之下進行這些工作時,可能毫無心情寫出前述美句!至於曬穀最怕的莫過於午後雷陣雨,以前沒有氣象報告,收與不收難以拿捏,有時收起卻沒下雨,有時不收又猝不及防地驟下大雨,常弄得人仰馬翻!
經過多日曝曬,稻穀乾了,祖父以手搖動傳統「風鼓機」,利用所生風速將飽滿和空心的稻穀分離出來。結果自然是入藏飽滿的稻榖,此時小孩便需幫忙拉著布袋讓大人將稻穀倒入袋內,過程中總會揚起稻穀粉塵,炎夏之際,一旦接觸到皮膚甚至比割稻時更癢,更不舒服。
寫到這裡,內容已經很長了,卻還沒變成能食用的白米,可見一粒米一碗飯的確得來不易!此刻,重讀唐朝《憫農》一詩,肯定不再只是朗朗上口的詞句,而是「粒粒皆辛苦」的深刻感受。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97年國立歷史博物館辦理「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巴黎奧賽美術館國寶級的《拾穗》、《晚禱》難得同時出國,連同米勒等多位大師數十幅作品,漂洋過海來台灣。驚艷米勒展締造67萬參觀人潮,大排長龍,熾熱陽光下排了一兩個小時,汗水淋漓才能進場一睹大師作品的風采。
當年我服務於史博館擔任主辦會計,因而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欣賞各類展覽,不過我對米勒作品產生深刻感受,是在聆聽一場關於「台灣也有米勒」、「發現台灣農業之美」的演講之後,心中感動莫名,熱淚盈眶。如今回顧,應該是演講內容觸動我心靈深處對昔日農村生活的眷戀吧!
走出演講廳,踩在發燙如烤爐的廣場,頃刻間,有了一番體會。
欣賞米勒展不只是眼睛看耳朵聽,更不是趕時髦打卡、獻寶、購物,最重要是抱著一種體驗態度。「心中不排拒只感受」~人擠人、大排長龍、豔陽下等候的心情,並將如此感受想像成農民在田裡辛勤耕作,當我們用心體會那份艱辛,更能深刻感受入場吹冷氣賞名畫,何其幸福,殊值感恩!
進而感同身受米勒悲天憫人的胸懷,作品對農民刻苦精神的描繪,靠「拾穗」餵飽自己的三名彎腰婦女她們在艱難中奮力存活的意志,以及麥田地主願意留下麥穗分享物資的高貴情操.....
當內心受到感動,始能激發性靈上的領悟。「大地是萬物之母,供給萬物所需,我們所擁有的並非理所當然,定要好好珍惜與感恩!」拾穗精神如此,萬事萬物又何嘗不是?
*** 此為童年故事最終篇,全部分享完畢。祝福朋友們闔家平安 新春愉快!
【童年像首歌】點一下即可連結
童年故事(13):路上遇見蛇(ps.無蛇圖)
- 2樓. 府城古意廣衡藝術郭老師2025/02/06 22:00謝謝您欣賞很多我的作品
感謝您與我都有欣賞
所以我也祝福您萬事如意了
- 1樓. 媺媺2025/02/06 10:50曬榖時,最怕碰到西北雨,雨來得急又快,收榖宛如與西北雨比賽,看誰的速度比較快。您與珠兒肯定有相似的童年生活,才能如此了解啊! 水珠兒 於 2025/02/06 21:3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