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在這劇變的時代,我們學的東西有用嗎?
2021/03/07 18:53
瀏覽13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05/3/3

 20050302李遠哲院長到台大工學院演講。講題是:「生活在急速轉變的世界裏」。李院長的演講可以歸納出二個重點:(1)全球化、永續發展、能源;(2)在這劇變的時代,我們學的東西有用嗎?要學些什麼?茲就這二點和大家分享: 

(一) 全球化、永續發展、能源

全球化的威力將繼續擴大,人類也必須持續永續發展的理念。其中,「能源」是一個關鍵性的議題。地球環境的污染、中東石油的爭奪、911攻擊,都是和能源有關。人類若照著美式的使用能源方式來生活,隨著大陸和印度的經濟起飛,六個地球也不夠。這意味著必須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工學院在這一塊有很大的著力點。

 李院長相信,人類可以找到一種生活方式,只使用現在一半的能源消耗,過著和現在一樣舒適的生活。在台灣,太陽能發電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台灣有一家生產太陽能板的廠商,已經成了今日股王,因為德國的訂單源源進來,因為德國通過立法,允許自家用剩的太陽能電力,回售給電力公司。這也是最好的投資方式之一。售電價比銀行利息還多! 

台灣還有全世界少有的優勢:「海流發電、溫差發電」。台灣東海岸有黑潮經過,流速極快,可供發電。東海岸又是垂直下降,此種地形,同一地點不同深度之海洋溫度極大,亦可發電。李院長勉勵工學院除了奈米科技之外,也應注意新能源的發展。

 我們可以想一想,在這個大議題下,我們的研究方向、題目是什麼?

 

(二)現在學的東西有用嗎?

 在急速變遷的時代,學到的知識很容易被淘汰,重要的是:學習的態度、研究的方法、學會問好的問題(以下簡稱「心法」)。這種學習是要隨時和指導教授互動討論,從互動過程之中,才能學習到「心法」。

 「學到的知識很容易被淘汰」這句話很容易被誤解。這不是說不要學「知識」。「心法」的學習要透過「知識」的研發、應用,才能學得。「心法」不是一個空洞的理論,而是從實踐之中,才能體認的。如果我們把知識區分為「基礎理論」和「技術應用」。顯然,「基礎理論」的壽命長些。這也是我為何要講一些「枯燥、艱深」的理論的原因了。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隨堂筆記
自訂分類:教育學習
上一則: 國際學園
下一則: 台灣都市計畫教育方向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