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地球沉沒--42.海達人的記憶
2025/08/09 09:30
瀏覽1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夢工廠的3D鐳射光屏上,一名女子舞動下半蛇身,蜿蜒曲行溜滑出太空船。十多名戰士身穿草色甲冑硬挺在側。戰士身高超過八尺,蛇女身材更高大,超過十二尺,宛如被一群雄性工蟻包圍的蟻后。

太空船外,數十名蓬頭垢面衣不蔽體的男女跪拜黃土地上。散亂的毛髮映著手中旄旗在黃土地上風搖舞動,猶似黃沙地上的枯槁乾草球。為首的老者伸直雙手將幾張點綴著褐色白點的獸皮上呈蛇女。披著橙綠色蜴皮的人形戰士揚起手中與身同高的菱形水晶狀手杖在獸皮表面由左掃到右,獸皮上滑過一道白綠光。蛇女向戰士揮了個揚起的手勢,戰士走向伏地的老者,兩人比手劃腳伊伊啊啊,然後回頭向蛇女微曲上身彎腰行禮,手中的菱形手杖順勢在黃土地上頓敲兩下,手杖尖端的水晶體向空中飛射出兩道彎折的閃電,跪地的老者持旄旗領著族人緩緩站起,看著戰士護送蛇女從無形透明的光橋退回艙內。

艷陽下,隆隆巨響震動著黃沙大地,高度近二百公尺的太空船龍形船首射出兩道前向怒吼的白煙,掀起數公里高的巨大沙塵暴。當船首從塵暴中探頭昂首向藍天,也扭動中段船身跨越湍急的泥黃水瀑,將位於黃滾大河另一側的船尾拉上天際,宛如一條巨龍。龍的四周雷電乍現渦漩彩光,天際從五彩亮麗轉化一片蔚藍蒼茫。

「龍是真的,不是傳奇。」

眼前景象讓研究人員看得目瞪口呆搖頭震撼。從太空船上向下望去,伏跪在地的地球早期先民越來越小,縮化為一粒粒小黑石,隱沒在無邊無際的黃色沙海。沙海南方綿延著青綠大山,北方是一條濁黃奔流河水,在黃土地上弓背般彎曲,宛如方才飛向天際的巨龍。

「黃河。」

有人點頭有人搖頭,全是讚嘆。尤其是華人研究人員。因為來自心底的歷史文化記憶中,那條河已存在了五千年。熠耀眼神停留在已消失的鐳射幕上,終久不離,凝神動容。

興奮的華人研究人員微微站起指向光幕喘息點頭,輕緩吐出兩個字──秦嶺。一旁有人眼眸晶亮,欲語卻又還休,然後思索,仰首,「是女媧。」

千古之謎終於解開,神的故事原是歷史。在夢工廠裡的海達記憶分析中心,仍有數以億兆計的記憶準備被分析、還原。分析師來自地球聯邦的各角落。

在另一間分析室,古埃及的祭師,伏在夜暗油燈前的木桌,在紙莎草上畫出卡納克神廟的列柱大廳草圖。在祭師混亂交雜的腦海中,大廳原貌出現在一架巨大星空母艦的頂部空間裡,祭師無法分辨腦海裡內的大廳究竟是夢境還是一段未知來源的神奇記憶。祭師撫首捶胸頭迸欲裂。

透過海達人的記憶,無論是東方的女媧或西方的耶和華,原都是海達人在西元一萬四千年前來到地球的歷史,但因當時初化的人類文明無法解釋,經過長久流傳演化,孕育出東西方不同的神話。類似的神話還出現在古希臘、愛琴海和中南美洲。

復活島的巨石是海達人在停留地球期間,星際現地教育留下的藝術品。幾十名身高不到一公尺的海達族幼兒,分成多個小組,在復活島上藝術課,利用簡單的教學機具,依當地人們的臉部外觀刻畫出巨石玩偶。後來當地族人將升天的海達族人視之為神,依海達人編定的組織人力和方法技巧在山間鑿石,再以從海達族人學習而來的滾輪和樹幹,將模仿雕琢出的石像,豎立在海達人幼兒的藝術課人像邊,期待神的再度降臨。

英格蘭直立超過六公尺的的巨石群和橫置其上的楣石,一度曾被認為可能是亞瑟王的魔術師梅林,利用魔法從愛爾蘭移置;或是古代德魯伊德教徒的神秘祭祀場。但在二一0六年,這些分析和學說全都被打破,巨石群充其量只是海達族四歲幼兒面對遙遠的星際故鄉,用機具擺放的玩具積木,成為後世人類的祭祀場。

南美洲納斯卡地上的大幅幾何畫像,是海達族幼兒利用最簡潔的線條勾勒出在地球觀察的蟲鳥走獸。當海達族離開地球,幼兒在太空船窗邊巴望著這顆他們臨時做客的星球留下印痕,卻為後來發展的人類文明留下千百年難解的迷惘。

海達人在地球落腳,留下了簡易而迥異的雕刻、建築、繪畫實體,也嘗試將數學和天文的簡易知識基因,點綴在不同洲區極少數被選定的地球先民身上。這些基因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時間隱現,從中美洲馬雅的金字塔到古代中國文字的演繹,陸續呈露,基礎則完全來自於海達人對地球人微量且經過篩選的基因混交。

「他們借用地球卻不影響地球,提供智慧卻不干涉人類發展,具有高度文明卻不違反演化道德。」

「但他們建造了亞特蘭提斯大機器,是對地球最大的影響。」

「或許從某個角度看,他們的確干涉了地球的自然發展;但是從另個角度看,如果沒有亞特蘭提斯,地球難以保有如此安平的一萬四千年,也不會有如此順利的進化歲月。」

也有人認為,海達人可能是有鑑於原居地星球的環境變化,深刻體會走上星際移民之路的繁忙和辛苦,於是提供地球一個暫時穩定的發展環境;這種做法或許不是為了改造環境,而是穩定環境。「他們希望提供我們一個更可行、更安穩的發展機會,直到我們的環境被破壞,不得不清醒,回過頭來拚命忙於補救……」

千百年來,自大的人類看著鏡中的自己,陶醉在「生物學極致及神的產物」的自我迷思中。人類的確是智慧的產物,卻非極致也不完美;在更深層的遺傳密碼中,變動依然持續,環境爆炸更為演化時程火上加油。只能存活數周到數月的細胞,原本應被新生細胞取代,但催化的變異讓原細胞延長壽命,又讓新細胞加速壯大,二者的無法相容導致體內更多的衝突,衝突帶來了新舊細胞自主性退讓協商,協商是為了共存,共存導致妥協卻也產生變異。

鐳射幕傳來樂音提示,「開始倒數計時……」

夢工廠內,來自聯邦全境的數百名科學家,聚集在如半個足球場般巨大的透明落地窗旁,仰望傑克遜湖對岸遠方天際峻峭的稜線。大提頓山上飄過一片烏雲,然後是兩片三片漸集漸多沾染山巔。大提頓山從淡金黃的明亮轉為銀灰,再暈染為暗紫……所有人驚呼,因為就在不久之後,眼前的每一個水滴都會聚成雲,每一朵雲都會變成雨,讚歎大自然難以訴說的美景。當點點白雪從大提頓山上方落下,揮灑輕柔如綿似絮,有人輕呼有人垂淚,懷抱胸前的雙手緊握,抖動莫名。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除了南北極周邊及喜馬拉雅山脈的聖母峰等少數八千公尺以上的山峰和稜線,地球上其他地區難見飄雪。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冰區,透過七條大河將水源送往下游,一度養活了三十億人,壯觀的冰川幾乎消失殆盡。

「這是夢艙永遠無法比擬。」說話者言語入心,眉宇動容。

「因為可以摸得到。」

有人說得更入心。「因為這是真的。」

還有人向巨大落地窗伸出雙手緊閉雙眼,想像著自己暴露在皚皚白雪之下。

魯士君望著遠方天頂落下的雪花心有所感,和一旁的李建平說:「好不容易,多虧了海達人。」

李建平手中緊握著牛角梳,雖然她再也用不到牛角梳,因為她已經成為變種人。

李建平眼望著白雪,水漫前的正常年代此時在面前展現,如假包換的晶瑩剔透世界,不想放棄眼前的分分秒秒。李建平記得,小時候奶奶和父親帶她去清境農場進入綠室,那裡的樹木是巨無霸的高大,除了針葉林,還有五顏六色美得讓人無法喘息的變葉樹。當時她就期待變葉樹一定要再回來,滿心神往,且一定要站在樹下看枝椏塗上彩妝,體會風吹落葉。當天變冷的時候,她一定要跪在泥土地上種花,看蚯蚓在泥土中扭來扭去。如今,雖然這些幼時的夢想逐一實現,但她也失落了許多。或者這種失落其實只是一種放心不下的感覺,但這種感覺太巨大了,無人能替她找到平衡,只有她自己。

就在兩天前,魯士君請李建平前往夢工廠,目的是解讀更多海達族人的記憶。李建平發現,海達族進化的結果,可以將部分記憶儲存在基因中,這些基因以不自覺的方式,不定時且穩定的在後代顯現,雖然也會在環境中淡化,但這是生物進化的結果,也是繁衍族群發展出的自保之道。

兩天前,李建平剛到夢工廠,當天下午,距夢工廠數十公里外的黃石國家公園,是半世紀以來最熱鬧的一天。一度是黃石公園最大地目標老忠實噴泉,在停止噴發四十年後,重新又恢復了壯碩的生命力。

在那個晚上,魯士君和李建平坐在草地上賞月。月光熒熒如水岸。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亞特蘭提斯開始運轉,穩定地幔密度溫度,降低軟流圈難以捉摸的變異性,讓一度蜂擁而起的中洋脊爬升趨緩,大陸地殼不再下沉,甚至會逐漸被抬起……也由於方向開始逆轉,熱點移動還原,原本噴發漸弱的老忠實也將活力重現,噴發高度持續增加。公園內其他的熱點分布於這處地球的超級火山之上,在沉寂數十年後,如今也將重新恢復生命力,在荒原野地升起一處處白色氣柱,猶如古早在此生存者標放的狼煙。」

解說人員用抑揚頓錯的話語解說眼前曾經消失又漸恢復的美景,說得感性,說得動容。因為,他不只是自然現象的解說員,更和其他所有的人一樣,是地球生命力的見證者。

數千人圍坐在以老忠實為圓中心的半個外側圓周線上,所有人都屏息靜氣,等待著四十年來首次熱情的噴發。當白色水柱衝上藍天,化作一堆雪白霧氣。數千人聽見了地球的呼吸,感受大地之母的心跳,竟是如此優美。圍觀的人首次感覺到,自然需要盡力維護,不分晝夜。因為──地球只有一個。消失太快,卻恢復得太慢,竟是如此不易。

老忠實噴泉旁的解說中心,販賣夢工廠新出爐的記憶囊商品──「火紅的記憶」。夏威夷大島的火山再度冒出白煙;岩漿也在二周前再度滾流入海,持續千萬年來的造陸運動。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