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枚「幸運金幣」目前收藏於美國新奧爾良的「盧西安‧拉比特歷史之家與博物館(The Historic New Orleans Collection)」
美國南北戰爭歷史上最傳奇的遺物
~史上首次擊沉敵艦的潛艇長迪克森中尉的「幸運金幣」
~2025.5.22 陳宗嶽 寫於台北
美國南北戰爭(1861年至1865年)的內戰期間,一名南軍中尉軍官喬治·迪克森(George E.Dixon),因為未婚妻奎妮·貝內特(Queenie Bennett)送他作為「護身符」的一枚美國20元自由女神頭像雙鷹金幣,幫他在1862年4月6日的的夏羅之役(Battle of Shiloh,1862年4月6日-4月7日,又名為匹茲堡登陸戰 Battle of Pittsburg Landing,為美國南北戰爭其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田納西州哈丁縣,最後由美利堅合眾國勝出,雙方參戰人數達111,511人,傷亡人數總計23,746人)之中,為他擋住了一枚擊中他腿部的子彈,救了他的腿甚至性命,使他倖免度過了這場戰場上的死劫。為了紀念這場「幸運」,他特地在這枚金幣上鐫刻了「Shiloh / April 6, 1862 / My life Preserver / G.E.D.」(1862年4月6日夏羅戰役我的救星 迪克森)等字樣,並且被迪克森中尉一直隨身攜帶著,作為「護身符」的「幸運金幣」。
一年半後的1863年11月,身為第21阿拉巴馬步兵團的喬治·迪克森中尉接受了一項新的艇長任命,成為「漢利號潛艇」(H.L.Hunley)的第三任新艇長,在此之前,前二批船員都因演練時沉船而犧牲了。但是,因為當時的北方聯邦海軍對南方邦聯海岸實施的海上封鎖,使南方的棉花對歐洲的出口量驟降至原來的1/20,那些依賴原料出口而致富的南方各州,不僅發現有錢也買不到所需物資,還面臨「棉花美元」的流動枯竭、通貨膨脹等封鎖所帶來的諸多問題,使得海上封鎖成為北方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加上雙方海軍實力懸殊,絕大多數艦船都掌握在北方手中,使得南方幾乎毫無勝算,因此促成南方海軍部長史蒂芬·馬婁裡(StephenR.Mallory)將希望寄託在尋找一種能打破北方封鎖的「奇蹟武器~潛艇」之上。
在喬治·迪克森中尉(GeorgeE.Dixon)被任命艇長之後,儘管當地企業家提供了豐厚的獎金基金~擊沉聯邦裝甲艦「New Iron sides」的艇員可獲得10萬美元,按今日價值約合250萬美元!然而招募志願者還是異常困難,最終只湊齊了7人成員,成員包括:四名來自蒸汽船“IndianChief”的水手:弗蘭克·柯林斯(Frank Collins)、約瑟夫·F·裡奇韋(JosephF.Ridgaway)、詹姆斯·A·威克斯(JamesA.Wicks)、阿諾德·貝克爾(ArnoldBecker);以及三名下士J.F.卡爾森(J.F.Carlsen)、C.蘭普金(C.Lumpkin)和奧古斯都·米勒(AugustusMiller)。新的艇員並非如外界所想的那樣都是鐵桿愛國者,而是重賞的商業因素起到了推動作用。封鎖令南方經濟陷入絕境,打破封鎖的潛艇成為極具吸引力的解決方案。
迪克森艇長上任後首要任務是訓練艇員,目標是延長水下停留時間,訓練都在淺水區進行,並使用帶有蒸汽絞盤的纜繩作安全保障,直到任務來臨。
1864年2月17日晚上,在喬治·迪克森中尉的率領之下,「漢利號潛艇」以一顆130~135磅的黑火藥水雷在敵艦尾部引爆,令一艘在1861年底下水,排水量為1260~1964噸,船身為62×11.5×5米,裝備有11至13門火炮,艦員160人,由查理斯·皮克林(CharlesW.Pickering)上校指揮的「哈烏薩托尼克號」(USS Housatonic),在五分鐘內沉沒,船體後沉並向左舷傾斜,「哈烏薩托尼克號」巡洋艦上有五名船員死亡(包括兩名軍官),其餘大多數人通過船索爬出,或被附近的「卡南代瓜號」(USS Canandaigua)救生艇救起。但是,攻擊的「漢利號潛艇」也消失了,它沒有返回基地。之後的一個多世紀,人們普遍認為這艘潛艇是在「哈烏薩托尼克號」沉沒時,被海水灌入破口形成的水流吸走的。
這艘潛艇失蹤的真相困擾了科學家整整130年。直到1995年5月5日,作家克萊夫·卡斯勒(Clive Cussler)發起的國家海底與海洋研究機構(NUMA),才終於在「哈烏薩托尼克號」沉沒地點約90米遠處的在沙層與貝殼之下發現了「漢利號潛艇」。這艘潛艇右舷著地,傾斜45度,埋在8.5米(28英尺)深的淤泥中,正是這一層厚厚的泥沙保護了它,使其沒有腐蝕嚴重。
2000年,「漢利號潛艇」在查爾斯頓港被打撈出水,這次打撈行動耗資270萬美元。19名潛水夫在水下能見度幾乎為零,環境極為渾濁的情況之下,整整作業了三個月。他們使用手動吸泥設備,清除了25,000立方英尺,約等於115輛自卸卡車容量的沙泥,最後終由「卡裡薩B號」駁船起吊出水。
2000年8月8日,這艘保存良好的潛艇被送至南卡羅來納州北查爾斯頓一所由查爾斯頓造船廠改建的華倫·拉許保存中心(Warren Lasch Conservation Center),並安置於一個36萬升的淡水儲罐中保存。研究者發現:艇內8名成員依然坐在自己的崗位上。還發現了許多船員的私人物品:絲巾(當時代替領帶佩戴)、靴子、硬幣、制服鈕扣、艦長的金懷錶和刻字戒指,還有裝著煙草的煙斗殘骸、瓶子、黃銅煤油燈、指南針等等。另外,研究人員還確認了遇難船員的身份,8名成員中,只有4人出生於美國,其餘4人是來自德國和丹麥的歐洲外籍工人。
2002年,在迪克森中尉的遺骸附近發現了他一直隨身攜帶的「幸運金幣」。這是一枚刻有:「1862年4月6日夏羅戰役我的救星 迪克森」字樣的20美元金幣。根據迪克森家族的傳說,這枚金幣是迪克森中尉的未婚妻奎妮·貝內特送給他作為護身符的。在1862年4月6日的沙伊洛戰役中,迪克森腿部中彈,而子彈擊中了他口袋裡的一枚20美元金幣,吸收了大部分的衝擊力,救了他的腿甚至性命。自此,迪克森中尉在金幣上刻了「Shiloh / April 6, 1862 / My life Preserver / G.E.D.」,並一直隨身攜帶。之後法醫檢測也證實了:迪克森中尉確實有腿傷。所以,證實了這個傳奇故事的真實性!
只是,這枚在1862年4月6日的夏羅之役救了迪克森中尉一命的「幸運金幣」,卻在1864年2月17日由迪克森中尉指揮的「漢利號潛艇」攻擊「哈烏薩托尼克號」巡洋艦的攻擊行動中失去了「護身符」的作用,讓「幸運金幣」的主人迪克森中尉終難倖免。
這枚金幣目前收藏於美國新奧爾良的「盧西安‧拉比特歷史之家與博物館(The Historic New Orleans Collection)」。這枚1860年的美國20美元金幣,是1862年初,迪克森要加入第二十一阿拉巴馬步兵團臨出發前,傳說是他的未婚妻奎妮·貝內特(Queenie Bennett)送給他的,同時跟他說:「這是我對你的愛情信物,隨身一定要帶著,它能帶給你好運氣。」
迪克森見金幣上的自由女神頭像有著和未婚妻奎妮·貝內一樣的捲髮,面貌也同樣的美麗,就將金幣放進了左褲口袋裡。在夏羅戰役的戰場上這枚金幣果真替他擋下了一顆子彈。回到故鄉,他在金幣上刻上了這樣的註記:Shiloh April 6th 1862 My life Preserver G.E.D. (1862年4月6日夏羅戰役我的救星 迪克森)。
這枚1860年美國20美元金幣屬於「Liberty Head Double Eagle」系列,正式名稱為「自由女神頭像雙鷹金幣(「Liberty Head $20 Double Eagle」)」又名「鳳冠雙鷹金幣(Coronet double eagle)」,是1849年開始試鑄,1850至1907年期間為商務流通打造的一種20美元面額金幣,由設計師 James B. Longacre 設計。正面是一位象徵美國自由的「自由女神」(Liberty)頭像,呈側面像朝左,她戴著一頂刻有「LIBERTY」字樣的冠冕,形似古典風格的皇冠或飾帶。頭像周圍環繞13顆五角星(代表美國最初的13個殖民州),並在下方刻有年份「1860」。
背面是一隻展翅的美國白頭鷹,胸前有盾牌,象徵保護與國家力量。左爪抓著橄欖枝(象徵和平),右爪抓著箭矢(象徵戰爭能力)。上方文字「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堅合眾國),下方文字「TWENTY D.」(二十美元),鷹頭上方有一條緞帶,上書「E PLURIBUS UNUM」(拉丁語:合眾為一),1860年版沒有此條緞帶,南北戰爭結束後的1866年以後才普遍出現這一細節。1860年版背面尚未出現「IN GOD WE TRUST」,此語同樣要在南北戰爭結束後的1866年才首次出現。因此若與我個人收藏的一枚1904年的「自由女神頭像雙鷹金幣(「Liberty Head $20 Double Eagle」)」作比較,
這枚迪克森中尉的「幸運金幣」是區劃美國南北戰爭前後,帶有歷史印記與戳印的一枚金幣,相信這樣的金幣在南北戰爭之後幾乎都被聯邦政府銷熔了,故而這枚2002年才被發現的1860年「幸運金幣」格外具有歷史意義。
雖然人事全非,「幸運金幣」猶在,但是,「漢利號潛艇」已經永遠載入美國海軍的史冊~它首次證明了潛艇在實戰中可以有效打擊敵艦的可能性,這是歷史上首次有潛艇成功擊沉敵艦的實例。「漢利號潛艇」對於潛艇作戰的意義,就如同萊特兄弟的飛機之於航空史,它改寫了海軍作戰的進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艘潛艇也是「紀錄保持者」,因為它的三次沉沒,總共帶走了21名艇員的生命。但是,無論生死,「漢利號潛艇」的成員都成為史上首批的潛戰英雄,尤其是對南方的邦聯軍而言。
南方邦聯的人民沒有忘了這些英雄,在「漢利號潛艇」被打撈出水的四年後的一天~2004年4月17日,在南卡州的查爾斯敦城(Charleston,South Carolina)的市内貝特瑞公園(Battery Park)裡,美國軍方為作戰犧牲的潛艇官兵以軍人榮譽舉行了一場莊嚴的安葬儀式。八位潛艇官兵的遺骸安葬在被打撈出水的查爾斯頓港的木蘭公墓(Charleston Magnolia Cemetery),與潛艇前兩任船員的墓穴相鄰。送葬隊伍由數萬民眾組成,其中包括6000名身著「灰色南方邦聯軍裝」和「藍色聯邦軍裝」的歷史重現者,以及4000名身著當年平民服飾的參與者,他們與美國五軍軍種(【五軍儀仗隊】和其他國家的三軍儀仗隊不同,美國在舉行最高級別歡迎活動時出動的是五軍儀仗隊,由陸、海、空、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的儀仗隊組成)的持旗者一同,從查爾斯頓的老岸炮陣地出發,緩步行進至木蘭公墓,以哀悼這些英勇的戰士,葬禮按照當年的「邦聯禮儀」進行,並懸掛了「邦聯旗幟」,相信迪克森中尉和其餘七位英雄可以瞑目了,就是不知他的未婚妻奎妮·貝內特後來如何了?想像中可能會像「鐵達尼號」女主角羅絲·迪威特·布克特(Rose DeWitt Bukater)為愛終身不嫁。
因此再做了有關迪克森中尉與他的未婚妻奎妮·貝內特及「幸運金幣」的探索:
1864年2月17日喬治·E·迪克森中尉(Lt. George E. Dixon)率領邦聯潛艇 H.L. Hunley 執行任務時犧牲,當時約為26歲左右。他的生日年份未有精確紀錄,但據推估,他出生於1837年或1838年,根據當年南軍的徵兵紀錄與生平調查,他在1864年去世時年約26歲。
喬治·E·迪克森中尉的未婚妻奎妮·貝內特(Quinney or Queenie Bennett)的後續命運?這位女子據傳是迪克森中尉的戀人或未婚妻,她在戰前將那枚20美元金幣送給他作為護身符,然而,歷史紀錄對於「奎妮·貝內特」的真實身份極為模糊,迄今尚無可靠證據可以完全確認,因而歸納出以下幾種可能:
1.奎妮·貝內特的名字主要來自口述傳說,未在官方記錄中找到明確身份證明。
2.有說法稱她是伊利諾伊州莫比爾(Mobile)的一位富裕女子,但這點尚未證實。
3.根據傳說,她在得知迪克森在戰爭中陣亡後終身未嫁,但這與十九世紀戰後記錄沒有完全吻合的具體人證。
4.有研究者認為這是「浪漫化的傳說成分」,與事實未必一致。」
總歸是「傳說」與「傳奇」總有那麼幾分模糊與不確定,否則何以稱之為「傳說」與「傳奇」。
※喬治·E·迪克森中尉歷史檔案與考古資料彙編
一、基本軍事背景與隸屬
姓名:George E. Dixon(喬治·E·迪克森)
軍銜:中尉(Lieutenant)
隸屬單位:可能原屬於第21阿拉巴馬志願步兵團(21st Alabama Infantry),後轉入邦聯潛艇部隊。
任務角色:H.L. Hunley 潛艇的第三任艦長,於1864年2月17日殉職。
二、H.L. Hunley 潛艇與任務紀錄
H.L. Hunley 為世界第一艘成功擊沉敵艦的潛艇,擊沉聯邦軍的 USS Housatonic。
迪克森中尉擔任該潛艇第三任艦長,完成任務後與全體乘員一同殉職。
任務成功時間:1864年2月17日。
潛艇於1995年被打撈,現存於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 Warren Lasch 保護中心。
三、幸運金幣與遺骸考古鑑定
在潛艇內發現一枚變形的1860年20美元金幣,上面鐫刻:
"Shiloh, April 6th 1862, My life Preserver, G.E.D."
根據金幣與遺骸位置,考古學者確認主骸骨為迪克森中尉本人。
同時出土物件包括金錶、佩刀、個人物品,進一步佐證身份。
四、軍事記錄分析與推測
根據部分戰場記錄與個人裝備推測,迪克森可能具有機械與數學背景,受命參與潛艇任務。
尚未發現完整的南軍軍籍卡,應屬特殊任命且記錄散佚。
原屬莫比爾(Mobile)防區,可能參與夏羅之役,並由戀人或親人贈與金幣作護身符。
五、傳說人物:奎妮·貝內特
奎妮·貝內特(Queenie/Quinney Bennett)被傳為迪克森的戀人或未婚妻,據傳送其金幣為護身。
無官方歷史記錄可證實其身分,可能屬於戰時傳說或後人附會。
傳說中她得知迪克森戰死後終身未嫁,但缺乏文獻佐證。
六、參考資料
《Rising Tide: The Story of the Confederate Submarine and the Men Who Sank the Housatonic》, Edward T. Murphy.
Friends of the Hunley 官方網站:https://www.hunley.org
南卡羅來納州博物館 – H.L. Hunley 展區與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