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明代的「金蟬玉葉」髮簪
2025/05/02 11:24
瀏覽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明代的「金蟬玉葉」髮簪

~2025.5.2 陳宗嶽 編輯

這件明代的「金蟬玉葉」髮簪出土於1954年,「金蟬玉葉」是一件明代的髮簪飾品,也常被稱為「金枝(知了~蟬)玉葉」,具有極高的藝術與文化價值。發掘地點位於江蘇蘇州五峰山博士塢的明代弘治年間進士張安晚家族墓地14號墓。該墓為一座一男四女的合葬墓,墓主張安晚與其妻及三位小妾合葬於此。  

一、🏺 文物出土背景

發掘時間與地點:1954年,江蘇蘇州五峰山博士塢。

墓主身份:張安晚,明代弘治年間進士。 

合葬情況:墓中共有一男四女合葬,分別為張安晚本人、其正妻及三位小妾。 

文物出土地點:「金蟬玉葉」髮簪出土於其中一位小妾的墓室中,位於其頭部位置,與其他隨葬品如銀笄、金銀嵌寶玉插花等一同出土。 

二、✨ 文物特徵與工藝

金蟬部分:

尺寸:體長約2.4公分,翅膀厚度僅0.2毫米,精細程度令人驚嘆。 

材質:黃金製成,含金量高達95%。 

造型:蝉形象逼真,雙翅略張,三對足部動態自然,展現出工匠高超的技藝。 

玉葉部分:

尺寸:長約5.2公分,寬約3.2公分,厚度同樣為0.2毫米。 

材質:選用上等新疆和田羊脂白玉,質地溫潤細膩。 

造型:葉片呈半透明凝脂狀,雕刻有主脈和支脈,形象生動。 

結構設計:金蟬與玉葉通過銀托連接,形成一體,整體設計巧妙,結構牢固。

三、💎 文化意涵與估值

寓意:「金蟬玉葉」象徵高潔、再生與貴族身份,古人常以此寓意祝福逝者來世美滿。 

估值:由於其精湛的工藝和珍貴的材質,專家對其估值高達9億元人民幣,顯得太過誇張,價值人民幣數百萬元還是有的,堪稱國寶級文物。

四、🏛 現藏與展覽

收藏機構:南京博物院。

展覽地點:南京博物院常設展廳。

文物等級:被列為南京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這件「金蟬玉葉」髮簪不僅展現了明代金玉工藝的高超水平,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女性身份與地位的認知。其作為小妾的陪葬品,體現了墓主對其深厚的感情與尊重。如今,這件文物靜靜地陳列在南京博物院,繼續講述著那段塵封的歷史故事。 

五、【文物解析】

金蟬玉葉髮簪(明代)

1、【文物構造】

材質組合:

葉片為白玉雕刻,質地溫潤,造型仿真

蟬體以黃金打造,細節精緻,雙翅層疊,節肢清晰

造型寓意:

蟬:自古象徵「高潔、再生、脫俗」,在文人心中是品格的象徵

玉葉:象徵吉祥、貴族氣息

金蟬附玉葉:寓意「金枝玉葉」、「富貴再生」、「出塵脫俗」

用途:

為古代貴族女性使用的髮簪飾品,常於盛裝時插於髮髻間,也可能是妝匣中的珍品之一

2、【歷史背景】

時代:明代(約公元14至17世紀)

流行文化:明代金銀玉器工藝極為發達,特別重視首飾在造型與意涵上的表現,如宮廷與富貴人家的女子皆配戴類似髮飾

工藝特色:

明代常見金玉結合技術,稱為「嵌金玉器」或「金包玉飾」,可見於傳世品如妝具、首飾、腰佩等

3、【藝術價值與評價】

被譽為「真正的金枝玉葉」,不僅因其材質珍貴,更因其象徵意涵、工藝精湛

如出現在博物館藏品中,極可能列為一級文物

現今市值若公開拍賣,估值可能達數百萬人民幣以上,視出土地點與保存狀況而定

4、【相關典藏例】

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皆藏有類似的明代金蟬玉葉首飾。

台北故宮亦藏有「玉葉形插簪」「金蟬玉飾」等同類物件,展現明清女性用器的美學精神

五、「金蟬玉葉」在古代的象徵與詩詞中的運用。

(一)、文學與文化意象

1. 「金蟬」的象徵意義:

高潔:蟬飲風露而鳴,不食俗物,古人視其為清高君子之象(如嵇康《養生論》:「蟬蜕於濁穢,以浮游尘埃之外」)。

再生/脫變:蟬蛻殼而生,象徵蛻變、重生,常見於佛道文化,意指靈魂超脫凡塵。

避禍:蟬蛻而遁的「金蟬脫殼」,常被引申為巧妙避禍之象。

2. 「玉葉」的象徵意義:

貴族血統:古代稱王公貴族子弟為「金枝玉葉」。

清麗柔潤:玉葉本身也指植物上的露葉(如荷葉、梅葉等),象徵氣質清新、品性柔美。

(二)、詩詞中的應用範例

1. 以蟬頌品德:

杜甫《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琴聲如蟬,清遠脫俗)

2. 以蟬喻身世:

李商隱《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象徵高潔卻孤寒,正如詩人自喻)

3. 以「金枝玉葉」頌人:

明代常用「金枝玉葉」來形容貴族女子或王孫,也是祝壽詩、賀生詩中常見詞語。

(三)、在古代禮儀中的角色

婚嫁妝奩:金蟬玉葉常作為嫁妝佩飾,象徵女子「出塵高潔、家世尊貴」。

貴族兒童的護符:有些玉葉會刻上「避邪」、「添福」字樣,或鑲蟬作為靈性守護象徵。

(四)、與現代文化的對接

當代藝術與設計界常以「金蟬玉葉」為題,製作高端首飾與文創產品。

此形象也常被借作比喻:如形容女子氣質高雅、品格清潔、或生命力旺盛而脫俗。

六、【明代 vs 清代金蟬玉葉類髮飾比較】

項目 /明代金蟬玉葉髮簪 /清宮玉葉金蟬髮飾(常見於慈禧妝奩)

時代風格 /儉雅寫實,注重線條與材質天然之美 /華麗繁複,偏好重裝飾、嵌寶石、琺瑯彩等

用料 /白玉雕葉、黃金鑄蟬,結構簡約而巧妙 /多以碧玉、翡翠為葉,加嵌寶石、紅藍寶、珍珠

製作技藝 /金工細膩,玉雕流暢,寫實傳神 /錦上添花,強調富麗堂皇與宮廷氣勢

寓意 /出塵脫俗、再生高潔、貴族身份象徵 /富貴吉祥、權勢顯赫,亦含護佑與避邪之義

使用對象 /貴族婦人或士大夫家庭女性 /皇后、妃嬪、格格等宮廷女性

藝術特點 /內斂含蓄,留白多,符合文人審美 /飾物繁密,強調裝飾性與權威性

典型清宮實例:故宮藏有《碧玉金蟬嵌珠玉葉頭飾》,翠綠葉片上立有金蟬,雙目嵌紅寶,屬典型清中期風格。

七、七言絕句古風詩:《玉葉金蟬》

《玉葉金蟬》

白玉輕雕葉上蟬,

金身靜臥不驚寒。

莫言塵世多榮貴,

一聲清音越萬般。

【詩意解釋】:

首句:「白玉輕雕葉上蟬」描寫實物的造型精巧與材質對比。

次句:「金身靜臥不驚寒」暗喻蟬身雖金貴,卻有高潔之志。

三句:「莫言塵世多榮貴」為轉折,指出名利虛浮不必羨。

尾句:「一聲清音越萬般」點出蟬鳴清亮,勝卻萬千浮華,寄托高士之志。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文物類
下一則: 新見《唐實錄》日本寫本殘頁考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