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藝術與人文」課程的人文意涵
2008/01/11 11:57
瀏覽1,935
迴響1
推薦1
引用0

「藝術與人文」課程的人文意涵

教育部先後於民國八十七年九月、八十九年九月公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及「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統整了國民教育階段七大學習領域課程架構:以個體發展、社會文化及自然環境等三個面向,將傳統學科整合為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及藝術與人文等七大學習領域。「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材涵蓋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與綜合藝術的「鑑賞與創作和歷史、文化的關係」;「評價、反思與價值觀的建立」;「實踐和應用生活藝術」,以及聯絡與其他學科等範疇。本領域的整合,徹底打破了傳統分科的教學模式,其變革之劇烈,恐無他國先例可循。

本領域涵蓋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與其他綜合形式的藝術,以培養學生藝術知能,鼓勵參與藝文活動,提升藝術鑑賞能力,陶冶生活情趣,啟發藝術潛能,幫助學生找到感動自己的生活藝術,樂於分享生活藝術之樂趣,觸動人文關懷,促進對藝術專業團體產生同理心與對話的能力。

「藝術與人文」包含藝術學習與人文素養兩要素,以藝術陶冶為過程、以生活實踐為核心、以人文素養為根本。課程綱要中明示:「藝術與人文即為藝術學習與人文素養,是經由藝術陶冶、涵育人文素養的藝術學習課程」。「藝術陶冶」為藝術學習的手段;「人文素養」是藝術學習的目的。

本領域所指的「人文素養」,是指人文及藝術學科的認知,經由學習與內化的過程,進入生命本體,並轉化人的觀念、態度、習性、氣質與行為。「藝術與人文」的學習,必須長期累進、持續發展的,其最終目的,為充實生活內涵,陶冶生活情趣,啟發藝術潛能,落實人文關懷,健全人格發展,彌補社會轉型的虛空,文化變遷的疏離。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中將「藝術」與「人文」併列,強調人文素養,有人質疑:難道「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不要人文嗎?難道「社會學習領域」不要人文嗎?難道其他學習領域都不要人文嗎?

台灣的「經濟奇蹟」在先,政治解嚴在後,造成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明顯落差,比諸西洋文明發展,台灣文化現象仍處渾沌狀態。台灣文化淺盤即興,文化主體性尚未建構,社會價值已被一股強大的物質主義籠罩,或為現實導向;或為名利是圖;或為族群區劃;或為政治鬥爭;或為有我無你。生於斯長於斯的斯土斯民,有生命,沒有生命共同體;有肥沃的土壤,但是遍地看到的皆是政治土石流;並無世界大多數國家對個人、社會、國家定位清楚的條件。是故,在最能發展人文關懷活動的藝術領域,強調「人文」的涵育,具有時空背景的必然,具有教育前瞻的意義。

台灣由於次殖民化的歷史宿命,文化版塊擠壓扭曲,四百年的次殖民文化加上尷尬的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糾結不清,盤根錯節,本土意識型態作祟,水乳難融,人性與人文的扭曲巳成集體的潛意識,使個體人、家庭人、社會人、政治人的位格早已模糊,所談國家、所談民族幾近虛幻概念。人與自己缺少人文關懷、人與社會缺少人文關懷、人與自然亦缺少人文關懷。

藝術植根於人文,「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是涵育人文素養的藝術學習課程,是涵育人文素養的最佳道路,藝術教育強調「人文素養」、藝術與人文併談,才能喚起個體存有的價值、才能喚起個體對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的關懷。

「藝術與人文」的課程意涵,回應了「怡情養性」的傳統定位,符應了「人文關懷」的社會期待。傳統定位與社會期待的「藝術與人文」課程目標,不強調各種藝術知識的灌輸、不強調藝術技術的訓練;而是一種「透過藝術的教育」,透過藝術培養具有脫俗、品味、優雅、磊落、通達、公義、真實、良知、仁民、愛物等理想性的人文素質的藝術教育。國民階段的藝術教育在啟蒙學生的真性、真情、真愛,使其在急功好利、昏暗齷齪、你爭我奪的環境裡,保有一點清明、保有一點活水。

藝術不是上層社會獨享的珍品,它源於生活週遭,每一個人都能去親近它;藝術不是特定階層的玩物,他是人類文化的結晶,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去享受它。國民教育階段的藝術教育,要從耕耘底層的「生活藝術」出發,以「百年樹人」的精神,培育本土文化可長可久的發展,強化藝術基礎人口的量與質,期冀國民能從事多元的藝術表現、珍視藝術文物、熱忱參與藝術活動、盡情享受藝術生活,讓社會的「人文氣息」蔚然成風;讓主體性的新文化萌芽;讓藝術教育的溫床,能開滿燦爛的文化花朵。

藝術不是高不可攀的東西,每一位學生最有可能去參與、去接受、不被拒絕、不被放棄。要學生能體會藝術的情趣,將藝術融於生活,藝術教育需要重新定位,多元的、實踐的、應用的藝術教學方式必須重新思考與探究。每一個人對於藝術,都有不同的學習能力,都有不同層次的感受能力,這些能力都要被重視而珍惜的。每一個生命對藝術,都有不同的覺知能力,人文化的藝術教育,能讓生命交流、能讓生活豐富,而非止於分數的高下,成績的優劣。藝術教育應該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讓學生親近藝術、喜歡藝術、享受藝術,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而不是製造學生恐懼而遠離藝術的教育。

世紀末的十年中,藝術教育的新思維已隱然形成,依據後現代主義的觀點,藝術是文化的產物,藝術教育要透過文化脈絡、文化活動、文化參與、文化體認,從文化的本源,去體驗各種藝術的價值、風格與源流,感知藝術與人文和自然環境的關係,珍視藝術文物,欣賞藝術作品,拓展藝術視野;並能融於生活,實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共享尊嚴的生活,以豐富人們的生活與心靈。

後現代主義的藝術教育,以真實的生活為基礎,培養自我探索、創意表現、解決問題、覺知環境、分析思考、合作學習、身體力行、批判評斷等能力。符合時代脈動的藝術教育,教學型態不囿於媒材多樣的變化,教學內容不只限於藝術技巧的練習,而要包括藝術表現、藝術鑑賞、藝術歷史、藝術美學、文化意涵等面向的學習。後現代主義試圖填鋪「精緻藝術」與「常民藝術」之間的鴻溝,去除兩者之間的界線,以及譴責「為藝術而藝術」的優越感。物質價值的藝術品自有其商場機制;而人文素養的精神價值只能涵存於個體,而顯現於總體的社會現象。

新藝術教育尋求的是藝術與生活本身的關聯性,強調的是藝術與文化和社會的互動。因此,藝術教育要走出「教育藝術」的象牙塔,徜徉在「藝術教育」的海闊天空,享受人文的、人性的、歡愉的、多元的教育平台,國民教育階段的藝術教育,藝術學習強調人文素養,才能跳脫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王國,迎向新世紀新藝術教育的境地。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 :
1樓. 發現的最佳情趣用品網站
2025/02/25 21:08
"私密葉子"真的是我發現的最佳情趣用品網站!這裡的產品種類繁多,從情趣內衣到各種成人玩具都有,讓我每次購物都有新驚喜。我特別喜歡他們的隱私包裝,讓我在收到包裹時不會感到尷尬。網站的購物流程簡單流暢,客服也非常友好,對我的問題回答得很詳細。這裡的產品不僅質量上乘,還能增進我和伴侶之間的親密感。強烈推薦給所有想要提升生活品質的人!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